('
“依照夏制,皇后之玺,金螭虎纽,文与帝同。不过夏后历朝,中宫多用凤印。臣以为,可以让工部按夏朝皇后的金印来给殷内司刻印。”
姚知微颔首:“那便劳烦少言动笔绘一张图纸交由玉府,让他们着手挑选材料。等阿姒想好了刻什麽字,就可以开始动工了。”
“臣领命。”
见她应下,姚知微又望向安静的姚思嘉:“明年于长安城重开春闱的旨意已晓喻十道各州、县,届时本王会亲自出题考校人才。但除了殿试外,本王不会出现,打算想从你和思齐中间选一个做主考官。”
“思嘉,你意下如何?”
姚思嘉摇了摇头,懒懒道:“重开春闱是好事,主考官就算了。思齐肯定乐意出这个风头,他是要做储君的,我才不和他争。”
殷姒讶然:“思嘉,你……”
姚知微轻轻擡手,示意殷姒不要说话。诸葛默扭头,望着身侧大大方方的姑娘欲言又止。
“思嘉,你确定吗?”
“我确定。”
“你知道你放弃的是什麽吗?”
“我知道。”
“皇位嘛,”她耸了耸肩,扯过诸葛默的玉手去摆弄,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我没有兴趣。”
“世人阔论男尊女卑,姑姑终将身自证:女子绝不逊色于男儿。可在我看来,这本就是事实,无须佐证。”
“且人各有志,”姚思嘉散漫道,“姑姑心怀天下,当昭恩威于四海;思嘉无意济世,只盼随心所欲。”
“那九五至尊之位,我既不喜欢,也不渴望。我不想委屈自己,更不想委屈少言姐姐。”
“您不能给阿姒一个真正的名分,我可以。”她擡起头,对上姚知微澄澈的双目,一字一句道,“因为,我不做劳什麽皇帝。”
“天子如日,人皆仰之。一旦我为人君,首先失去的就是自己。”
“良知在,责任和道德就会化作沉重的枷锁,将我压得喘不过气来。”
“到那时,需要我在意的东西太多……”她转过脸去,目不转睛地盯着身畔的诸葛默,嫣然一笑,“我不能保证,自己还会有沖破世俗的勇气,敢顶着异样的目光、臣民的非议,同所爱之人成双入对。”
“让他们接受女人做皇帝一事都难如登天,让他们接受做皇帝的女人是个‘异类’岂不是癡人说梦?”
“所以,姑姑,还是让思齐来吧。”
殷姒错愕地望着她,与之相比,姚知微和诸葛默就冷静多了。但显而易见,二人的冷静并不相通。姚知微沉默着,诸葛默则是缄默着。
该说些什麽呢?
诸葛默感到一阵苦涩,但心中更多的是甜蜜。
古往今来,真正爱美人甚过爱江山的帝王能有几人?
更何况,她不过中人之姿。体弱多病,举目无亲,幸得蜀王收留。后又受其知遇之恩,决定倾平生所学以报。她和姚知微,既是朋友,又是主仆,现在又成了亲戚……
诸葛默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她缓缓调转目光,发觉身侧之人那双潋滟的眸正一瞬不瞬地盯着自己。姚思嘉唇畔的微笑依旧挂着,既不虚浮,也不轻佻。诸葛默恍然大悟,原来每每提及到两人的关系时,对方的态度永远都是认真的。
从无欺瞒,亦不作僞。
爱上了就是爱上了,最起码还在爱的那一刻,无边风月也要为她让步。
第230章 昇耀(二)
这世上最难得的就是真心, 尤其是对姚知微这样的人来说。
泰和三十一年的惨案发生后,她的选择牺牲了少年时所有的畅想。行侠仗义,策马江湖,用双脚丈量大好河山的美好愿景, 全都破灭了。複仇的火焰在心中阴燃, 日夜不休。母亲和两位兄长的面孔历历在目, 出京时那灰蒙蒙的天和四下的哀嚎她记忆犹新……
不能不恨, 不能不怨。
最是无情帝王家, 她要以彼之道还彼之身,让姚元睿也尝尝失去所有的滋味。可惜他现在还有大用,非但不能折磨, 还得想方设法给吊着一口气。好在万家宝可以随意发落,算是替自己和殷姒报了一个小仇。
百转千回的思绪最终在姚思嘉晶亮的目光中归一, 姚知微的声音发涩, 那是她自己也不明白的情感:“既然你坚持,姑姑尊重你。”
“等尘埃落定, 我为你主婚。”
“昭告四海,万民作证:在我治下, 这并非离经叛道,而是为人的自由。”
萝蔔青菜, 各有所爱。
对于姚思嘉来说, 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她不用被过于贵重的身份拘束, 能和心上人光明正大的在一起, 足矣。
二人执手谢恩,此事算是敲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