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第492章 司马懿:没有人能卷得过我!诸葛村夫也不行!(元旦快乐

第492章 司马懿:没有人能卷得过我!诸葛村夫也不行!(元旦快乐(1 / 1)

第492章 司马懿:没有人能卷得过我!诸葛村夫也不行!(元旦快乐)

刘协的命令下达之后,郭嘉和贾诩就各自筹备了起来,首先开始行动的是郭嘉。

他直接对外宣布天子有旨,重启先帝所设立的鸿都门学,并且将其改名为国子监,选拔学子进入学习。

进入国子监的学子将由朝廷免费提供食宿丶书籍丶笔墨纸砚等等,还将学习天子亲自拟定的科目。

这个消息一传开后,瞬间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关注,整个长安都为之震动了。

「鸿都门学?陛下居然要重启鸿都门学?」

「什麽是鸿都门学啊?」

「鸿都门学你都不知道,这是先帝在位时期所设立的一所学校,由先帝亲自选拔学子进入,学习的也不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典籍,而是先帝所着的《皇羲篇》。」

「只要赋作得好,或者画画书法好,便会得到先帝赏识,入朝为官。」

「啊?这不是胡闹麽,我大汉独尊儒术,以儒治国,会作赋画画书法算什麽?」

「是啊,这种人当官能治得好国?」

「我也不懂,陛下乃是千古难见的明君,为何会做出这样荒诞的决定?」

「离经叛道,实在是离经叛道啊!」

「大胆!陛下这麽做自然有陛下的道理,你一介腐儒,安敢私议陛下?!」

「就是就是!陛下乃是堪比高祖丶光武皇帝的圣君,陛下所思所想岂是我等凡俗之辈能够理解的?」

「我丶我不过是就事论事!」

……

长安城门处的告示榜前,一群人在此围观,讨论讨论着就开始吵起来了。

要不是旁边有城防的士卒在。

他们怕是会直接动手打架。

对于鸿都门学,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士子阶层里都存在着不小的争议。

自武帝罢黜百家以来,儒学成为读书人所学的主要科目,更成为了评判一个人是否能当官的重要标准。

而灵帝却另辟蹊径开办鸿都门学,用一群只会作赋绘画书法的人治国,难免会让旁人觉得荒唐。

当年不少人私底下都在骂灵帝昏聩。

但只有少部分洞悉其本质的聪明人才清楚,灵帝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

是为了掌握人才的任用权和上升通道。

但即便知道,他们也不能堂而皇之地说出来,因为这不符合大汉的政治正确和学术正确,更会遭到士族阶层读书人们的攻讦。

儒术你都不学,你学什麽?

所以现在刘协所设立的国子监,也照样不能得到大部分人的理解,只觉得这是和灵帝一样的荒唐行为。

而这个消息也很快被朝中群臣得知了。

忠义侯府。

杨彪看完手中这份邸报以后,一时陷入到了沉思之中,随后他让人将杨修喊了过来。

「父亲有何事?孩儿正准备入宫呢。」

杨修走入书房后问道,今天轮到他去宣室当牛马处理政务了,可不能晚了时辰。

杨彪把手里的邸报递给了他,说道:「你先看看这个。」

杨修有些疑惑,但还是伸手接了过来,只一眼后就愣住了。

「国子监?」

「嗯。」

杨彪点了点头,问道:「你参与中枢事务,难道没听到过关于此事的消息或者风声?」

杨修断然摇头道:「陛下从来没有与我等提过此事,这份旨意是今日刚刚下达的。」

「但由郭奉孝负责这国子监,可见陛下相当重视此事……看来陛下是想效仿先帝啊。」

杨修当然清楚国子监的本质是什麽。

这是天子想把晋升通道抓在手里。

杨彪皱眉道:「这麽重要的事情,陛下居然都不与你们商议?」

听闻此言,杨修苦笑道:「父亲您怕是忘了,如今参与中枢的那群人里面,除了郭奉孝和贾文和这二人以外,有谁的背景不深?」

「这种事情本就牵扯甚大,陛下自然不会与我们商议。」

国子监绕开察举制,让天子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晋升通道,这和世家大族的利益相悖。

天子若是跟他们商议,肯定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的,不如直接做出决定为好。

从人事任命上也能看出这一点。

杨彪听完后眉头紧皱,一张老脸上露出了深深的忧虑之色。

杨修见此不禁问道:「父亲在担心什麽?」

他看得出来自家父亲的心事很重。

杨彪叹息一声,说道:「陛下是个雄才伟略的君主,野心也极大。」

「统一天下让陛下的武功已经足够了,接下来需要的是文治,而文治无外乎改革。」

「从陛下此番设立国子监的举动,可以看出陛下的雄心壮志,日后咱们世家的日子怕是会不好过啊。」

武功就是开疆拓土,统一天下。

文治则是让国家兴盛繁荣。

而国家怎麽样叫兴盛繁荣?

很简单,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朝廷政治清明丶人才济济。

但要做到这一点,必然会触动到世家大族的利益,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从天子不与其他人商议,直接下旨开办国子监的举动就能看出,天子根本不信任士族出身的人。

这麽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争夺晋升权。

多年在朝为官的直觉告诉杨彪,天子开办国子监只是个开始,后面还有更大的谋划没有显露出来。

一旦到了展露出来的那天,恐怕整个朝廷的格局都会产生改变。

杨彪的话让杨修陷入了沉思,他不得不承认自家父亲说的是有道理的,国子监很大可能只是个开始而已。

以天子的性格要麽就不弄,一弄的话肯定是弄个大的,小打小闹不符合天子一向的手腕。

「先静观其变吧,我今日在宫里打听打听,看看是怎麽个事。」

杨修说道,现在没有更多消息,也只能入宫去向其他同僚们打探一下内幕。

……

未央宫,宣室。

今日负责在宫里处理政务的是诸葛亮,杨修,鲁肃三人。

哦,还有一个司马懿。

虽然今日并不是司马懿轮值,但作为朝廷上下公认的内卷第一人,他基本上每日都不缺席。

别人休息他工作,别人工作他还在工作。

真正践行了什麽叫做呕心沥血。

杨修到宫里的时候已经是卯时了,所有人都已经开始了今日的忙碌。

司马懿一如既往地顶着黑眼圈在工位……哦不,在桌案后面奋笔疾书。

诸葛亮丶鲁肃两人就显得悠闲多了,虽然也是笔耕不辍,但没有司马懿那样忙得飞起。

两人时不时还会聊聊天,喝口茶。

杨修走入宣室后先是向二人打了个招呼,接着又看了一眼郭嘉丶贾诩两人空荡荡的位置,问道:「大司马和大司徒今日都没有来?」

「没有。」

诸葛亮摇了摇头,然后笑道:「郭司徒如今正忙着办学,为国子监招揽学子,怎会有空来此。」

「那大司马呢?」

「这我就不知了,大司马最近也很忙,听闻在着手去做一件陛下交给他的重要差事。」

诸葛亮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一旁的鲁肃说道:「各自都有各自的责任,咱们也不能懈怠了。」

「对了诸葛中丞,陛下昨日从中山王手底下要来了两个人,一个叫徐庶,一个叫庞统,过段时间将会从益州调到中枢与我们共同处理政务。」

「陛下将他们都并入了御史台,还吩咐中丞您多照顾照顾,磨练磨练他们,说这两人都是大才。」

鲁肃想起了昨天天子过来后吩咐的事情。

昨天诸葛亮没来,所以不知道此事。

天子这麽做也不是第一次了,诸葛亮就是被天子直接从一介布衣直接提拔到中枢的。

但事实也证明了天子的眼光没错,诸葛亮的才能的确配得上这一位置。

诸葛亮点头道:「好,我会留意的,多谢提醒。」

听到二人之间的对话,杨修心中微微一动,开口说道:「此前天下未定,陛下提拔人才进入中枢还情有可原,可如今天下一统,陛下还是这样随意提拔人才,传出去难道不会引起非议吗?」

选拔官员,是有选拔官员的制度的。

即便是天子也不能随意把人安插到朝廷的官员体系之中去,因为这是规矩。

要是得到天子赏识就能轻松坐到高位的话,那书也不用读了,全去讨好天子就行了。

选拔机制也就成了摆设。

之前天下未定,人才是稀缺品,天子随意调动任命官员倒是没有谁会觉得不对。

毕竟都乱世了,原本秩序崩塌,靠着察举制那一套慢慢选拔人才那得筛选到猴年马月去。

这也是为什麽乱世容易一步登天,只要有才就有很大可能被上位者赏识,立功成名。

但治世不行,治世讲究规矩,天子的权利也不能凌驾于规矩之上。

因为规矩是皇权的重要稳定因素。

现在天下已经一统,天子要是还跟以前那样,随便把人从底层提拔到朝廷中枢里面来,必然会招致朝野上下一片骂声。

「可能……陛下有自己的打算吧。」

鲁肃有些尴尬地说道,他其实也觉得这种做法有些不太妥当,但他也不好说。

因为他本身也是被天子提拔上来的受益者。

原本的他可是从逆的罪臣。

原本在奋笔疾书的司马懿此时抬起头来,淡淡说道:「徐庶和庞统都有军功在身,夺取益州丶击败曹洪曹休,他们功不可没。」

「原来如此。」

杨修这才恍然大悟,接着又问道:「你们说陛下开办国子监,会不会就是打算改变现有的选拔机制?」

提到这个话题,宣室里为之一静。

这个问题着实有些尖锐了。

诸葛亮淡淡一笑,说道:「具体如何我不清楚,但听闻陛下让郭司徒着重从寒门子弟中挑选士子进入国子监。」

「不过他听郭司徒聊过,国子监学习的内容并非先帝开办鸿都门学时的所着的《皇羲篇》,也不是诗词歌赋,儒学经典,而是一些更务实的科目。」

杨修愣了愣,疑惑地问道:「务实?」

「对。」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暂时只设立了刑律丶数算丶工冶丶政治这四大科目。」

「刑律主要学习的就是律法,如何判案断案等,以及寻找律法的漏洞;数算比较特殊,包含天文丶易经丶数术等一系列繁杂且需要计算的科目。」

「工冶要学习的就更多了,墨家机关术,奇门遁甲,以及挖河筑堤丶修建工事。」

「政治就是学习如何治理地方事务。」

「进入国子监的学子可以选择任意一门科目学习,或者兼修。」

诸葛亮把国子监设立的四大科目简单给杨修说了一遍,后者听完后大为震惊。

因为天子在国子监设立的这些科目,完完全全是最契合国家发展需要的!

刑律丶数算丶工冶丶政治!

若是能统一教导,那麽很快就能筛选并培养出一群擅长不同领域的人才!

「朝廷真的要变天了……」

杨修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复杂之色,难怪诸葛亮会说天子设立的科目很务实。

刑律对应朝廷律法;数算和工冶是同一领域,对应农事和冶造局;政治则是直接培养治理地方的人才。

这根本就是和独尊儒术的主旨相悖!

天子莫非是要打算推翻祖宗成法?

就在杨修心情复杂之际,司马懿抬起了头,皱眉向诸葛亮狐疑地问道:「你怎麽知道的这麽清楚?」

国子监今天刚刚宣布成立,诸葛亮却把设立的科目都给摸清楚了,这有些不太寻常。

「是郭司徒告诉我的。」

诸葛亮没有隐瞒,笑着说道:「郭司徒说我在数算和工冶丶政治上颇有造诣,所以想请我去国子监担任讲师,对学子们进行授课。」

「国子监有利于国,对朝廷来说是好事,我已经答应郭司徒了。」

话音落下,司马懿的呼吸顿时开始变得急促了。

心脏隐隐有抽搐的痛感传来。

为什麽……又有诸葛村夫,而没有他?

他也可以过去授课啊!

鲁肃察觉到司马懿的脸色不太对,不禁问道:「司马中书,你怎麽了?」

司马懿捂着心口趴在桌案上缓了好一会儿,直到抽痛之感退下后,才长长呼出一口浊气。

随后他搁下手里的笔,直接站起身来,一言不发地往宣室外走去。

只留下面带微笑的诸葛亮,还在震惊中的杨修,以及一脸懵逼的鲁肃。

(ps:诸位爱卿元旦快乐,今天来长沙橘子洲头了,在这里跨年,瞻仰了一下伟人。)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把发小的弟弟画进黄漫掉马后(1V1) 每个世界都在被觊觎[快穿] 穿越之女扮男装太子爷 夏天开始的初恋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 全息网游之不完美男神 少将军滚远点 宠妻撩人 情不自禁:安先生与路千金 特摄世界:从变身暗黑迪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