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让伏皇后为质!伏完的图谋!
贾诩受伤昏迷,是谁都没想到的。
如今长安城内大小事都由贾诩负责,他这一昏迷,让不少人都感到震惊和慌张。
这种关键时候,缺少了贾诩这位主心骨坐镇,那长安还守得住吗?
未央宫,承明殿内。
群臣们都齐聚于此,个个脸上都带着深深的忧虑之色,不时抬头看向此前本该由贾诩站着丶如今却空缺的位置。
虽然他们一直嘴上说贾诩如何如何,但谁都不得不承认,要不是贾诩的话,长安早就被攻破了。
现在贾诩倒下,谁来主持大局?
杨彪丶伏完丶崔琰还是董忠?
就在群臣商议之际,法正走进了承明殿,群臣见此纷纷围上前去,七嘴八舌地询问起贾诩的情况。
「法御史,中书令如何了?」
「是啊,中书令的伤情还好麽?没有大碍吧?」
「我家中有西域灵药,治疗外伤一绝,若是用得上的话尽管拿去给中书令。」
「中书令不能有事啊。」
……
法正刚刚从贾诩的府邸回来,心情本就不太好,听到群臣的声音后更感烦躁。
不过面对群臣的关切,他也不好摆什麽脸色,只能耐心说道:「华太医已经为中书令诊治过了。」
「中书令虽然中箭,但并未伤及肺腑,性命无虞,只是需要好生修养一些时日。」
「如今中书令因为失血而昏迷了,在昏迷前曾吩咐,让我来代为主持大小事务。」
法正简单说了一下贾诩的情况。
说实话,贾诩在没有穿甲胄的情况下中箭,能保下性命真的是上天庇佑了。
这情况太过凶险了一些。
法正说完后,群臣非但没有放心,反而更加忧虑了——昏迷不醒的贾诩和死了又有什麽区别?
还是没办法站出来主持大局啊!
虽然昏迷前让法正代为处理事务,可法正这麽一个年轻人,哪来的能力抗的起这麽重的担子?
当然,虽然心里这麽想,不过群臣在嘴上自然是不会说出来的。
不过法正看他们的脸色便知到他们的心思了,十分平静地说道:「诸位放宽心便是,虽然中书令受伤昏迷,但并不会影响城防之事,长安依旧固若金汤。」
「我看未必吧。」
法正话音刚落,便有人开口反驳。
说话之人正是崔琰。
只见他微微眯起眼睛看着法正,说道:「我这几日也曾在战后去城墙以及军营中巡视过一二,据我所见,如今长安城的守军已经所剩不多了。」
「许多四五十岁的百姓都穿上甲胄充当士卒上城墙杀敌,甚至不乏身有残疾的老卒。」
「这就是法御史所说的,长安城依旧固若金汤吗?」
长安城兵力本就不多,但这麽长时间来,贾诩却始终对群臣声称兵力充足,城外的敌军不足为虑。
崔琰不是傻子,怎麽会一直相信。
所以他暗中调查了一番。
而结果和贾诩告诉他们的完全不同——长安城的情况已经非常危急了!
此言一出,群臣纷纷变了脸色。
然后将目光集中在了法正身上。
杨彪眉头紧皱,沉声道:「法御史,长安城的情况真如崔中郎将说的那样吗?」
他的这句话问出了群臣的心声,若是这样,那简直在把他们当傻子来骗!
法正万万没想到崔琰会突然说出这番话。
面对杨彪的询问,以及群臣灼灼的目光,法正沉默了,忽然感觉心中有些疲惫。
他抬头看向崔琰,反问道:「崔中郎将,你如今问这些到底有何目的呢?」
「知道了真相,难道会对局势有利吗?」
贾诩之所以会把真相隐瞒起来,就是为了稳定人心,避免产生慌乱,但崔琰却戳破了这层遮羞布。
法正的这句话等同于承认了。
崔琰脸色阴沉,语气冷硬地说道:「局势不利,法御史还有中书令可以与我们一同商议,而不是一瞒再瞒!」
「我等也是汉臣,难道就这麽不值得你们信任吗?」
「难道法御史和中书令会觉得我们身为大汉臣子,得知局势不利后,就会开城向马超那逆贼投降?!」
「未免太小觑了我们!」
崔琰的语气饱含怒火,此前贾诩隐瞒马超来袭的消息,为了防止他们弃长安而逃也就罢了。
如今他们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却还对他们隐瞒,这不是在看不起他们又会是什麽?
他岂能忍得了这样的羞辱!
法正不想和崔琰争辩什麽,平静地说道:「诚如崔中郎将所言,长安城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
「今日一战,马超出动精锐,令我军伤亡极大,西面城墙几近失守。」
「若不是凭藉十连发强弩之利击退了敌军,今日长安城恐怕已经被攻破了。」
法正把长安城的恶劣局势一一道出,最后说道:「若是接下来马超继续出动精锐攻城,而陛下的援军依然未至,则长安城必破无疑。」
你们不是想要真相麽。
我就告诉你们真相!
说出这些话后,法正感觉心里一阵轻松,肩头的重担也仿佛卸下去了。
这大半个月的时间来他和贾诩都背负着极大的压力,还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生怕被发现,心里早就疲惫不堪。
如今说出来后反而感到轻松了。
法正的话说完,承明殿内都陷入到了一片寂静之中,不少大臣的脸上都浮现出了惊恐之色。
长安……竟已到了这般地步?
崔琰也没料到真相会是这样,长安城的局势比他想像得还要更加恶劣,一时不知该说些什麽。
沉默片刻之后,他才开口说道:「等马超下次攻城,我会带上族人一同上城头杀敌。」
「纵使身死,也不负陛下丶不负大汉!」
城破了无非一死而已。
他又不是没这种觉悟!
更何况为了守城而死,即便身死也是死得其所,名流千古,日后被天子选入凌云阁第二层是跑不掉的。
而且他崔氏根基在冀州清河郡,便是长安这一脉都死了,也不影响家族的延续。
「望崔中郎将能言出必践。」
法正闻言神色并无太大波动,不轻不重地刺了崔琰一句,顿时令崔琰心中大怒。
就在他准备开口回怼之际,杨彪开口了:「都别吵了,如今这般局势,当众志成城丶齐心协力才是,怎可继续内讧?」
「既然法御史已将长安的情况如实告诉了我们,那我们该想办法拖些时日,直到陛下援军赶至。」
「否则……」
杨彪的话还没说完,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忽然从大殿外传来,所有人纷纷往殿门口望去。
只见走进来的人正是庞德。
看见庞德,法正上前一步,询问道:「庞将军,出什麽事了?可是敌军再度发动攻城?」
庞德负责镇守南面城墙,一般不会进入宫中,如今突然过来,定是有要紧事。
这句话也让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法正刚刚说的可是很清楚,长安现在的兵力已经严重不足,只要马超再出动所有精锐大举进攻,长安则必破无疑!
「没有,敌军没有进攻。」
庞德摇了摇头。
法正和群臣闻言都松了口气,然后他接着问道:「那是何事?」
庞德稍作犹豫,然后道:「就在刚刚,马超派人来到城外喊话,称只要愿意我们交出皇后作为质子,再交出三千车粮食财帛,他们就退兵。」
「如果我们不答应,他们明日便继续发动进攻。」
庞德把马超派人传来的消息如实道出。
众人听闻此言,纷纷一愣。
交出皇后和三千车物资……就退兵?
一时间,大殿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但很快法正就回过神来,怒声骂道:「这贼子简直是痴心妄想!」
「他要来攻,就让他来攻好了!」
若只是交出三千车粮草也就罢了,为了长安的存亡,暂时忍气吞声也不是不行。
但交出皇后作为质子,这简直是说笑!
皇后,天子之妻,后宫之主。
交出皇后简直就是对整个大汉的羞辱,对天子的羞辱,更是在打朝廷的脸!
这断然不可能!
不止是法正,其他大臣们在听到马超提出的条件,也全都义愤填膺,怒骂不止。
「马超小儿竟敢猖狂至此!」
「不妥协!绝对不能妥协!」
「势于长安共存亡!」
「即便是死也不能答应!」
……
身为汉臣,最起码的骨气还是有的,这麽荒诞的条件他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答应。
否则他们必然会遗臭万年!
不过……唯有一人例外。
伏完眉头紧皱,听着身边群臣的叫骂声,他并没有附和,一双浑浊的老眼微微转动,似乎若有所思。
等到群臣的骂声暂歇之后,他才拄着拐杖走出来,缓缓说道:「诸位,老夫以为……并不是不能答应这个条件。」
伏完的话音落下,所有声音再度戛然而止。
众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他身上。
一个个的眼神中都带着错愕丶惊讶丶愤怒以及难以置信。
「伏国丈,你莫非是老糊涂了?!」
崔林率先开口道,言语丝毫不客气,脸上更是有着愤怒之色。
「将皇后交出去,这是对陛下丶对朝廷的羞辱!古往今来安有此例?」
「更何况皇后乃是你的女儿,你怎能忍心将女儿亲手送入虎口?」
崔林的语气充满了恨铁不成钢之意。
在他看来伏完简直是贪生怕死,为了活命,竟然愿意答应这麽荒唐的条件!
不止是崔林,其馀人等如法正丶崔琰丶杨彪丶董忠等人,也都对伏完投去了异样的眼神。
「唉……」
伏完神色黯淡,闻言长叹一声。
「诸位,老夫今年六十有七了,已经是半截身子埋入黄土的年纪,又岂会贪生怕死?」
「当年在许昌之时,老夫敢指着曹贼的鼻子唾骂,如今面对马超难道就怯懦了麽?」
崔林冷冷道:「既然伏国丈不是怕死,那为何要答应这麽荒谬的条件?」
「难道要让陛下和皇后蒙受此等羞辱吗!」
面对崔林的质问,伏完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色,又三分痛苦丶三分不忍以及三分无奈,还有一分悲壮。
他缓缓说道:「老夫做出如此选择,并非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长安丶以及长安城内的万万百姓啊!」
伏完的语气沉痛无比,流着泪说道:「法御史已经说了,长安城如今无力再抵挡马超的全力进攻。」
「若不答应马超的条件,那等长安城破,无数百姓岂不是要生灵涂炭?陛下后宫的其他后妃岂不是也要遭难?」
「皇后是老夫的女儿,是我伏家的血脉,我岂能不心痛?但若能牺牲我女儿一人而换取长安得以保全,我觉得值!」
伏完一边说,一边老泪纵横。
他抬手擦拭着眼泪,但心中却异常冷静,不断思索着其中的利害关系。
伏皇后被天子所厌,迟早要被废,这一点他心里一清二楚,所以他才会把小女儿送入宫中当后妃。
本来他对皇后之位都不抱太大希望了,毕竟有吕玲绮和甄宓在,这两人才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但如今吕玲绮没有生出儿子,而甄宓因为甄氏涉嫌谋反一事而遭受牵连,丧失了争夺皇后位的权利。
这麽一来皇后之位就再度空悬了。
「只要让寿儿为了保全长安而甘愿以身饲虎,作为质子被马超所俘,那麽这个消息一传开,我伏家将收获前所未有的巨大声望!」
「皇后之位,也必将落入我伏家之手!」
「只要让寿儿出城为质后再自尽,那陛下无论是为了做给天下人看,还是为了安抚人心,都得将皇后之位许给我伏家!」
伏完心中激动至极,差点笑出声来。
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机会!
所有人都不能说答应马超条件这句话,但他却有这个资格说,因为他是国丈,皇后是他的女儿!
最主要的是他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从为了长安百姓和后宫安危的角度出发,无人能指摘他什麽!
压下心头的激动之后,伏完继续露出沉痛之色,说道:「若是诸位觉得我伏完是贪生怕死,那不妨去问一问皇后的意见吧。」
「若是皇后也愿意出城为质保全长安,那就无话可说了,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