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诸葛亮参战!兵分三路,南下讨贼!
司州,长安。
在百姓们的积极响应之下,大汉烈士陵园已经开始了动工,一块又一块墓碑在皇陵后山上被竖立起来。
不过这立起来的不仅仅是墓碑。
更是大汉军民们的爱国之魂!
刘协的这一举动不说赢得了天下百姓之心,但至少赢得了全军将士以及那些军属们的心。
要知道古往今来,从未有哪朝哪代的帝王能做出如此具有大胸襟丶大气魄之事,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无数将士都因此而激动万分!
在这样热烈的气氛之下,出征之日也很快临近了,同时水师的建立也接近尾声。
长安,渭水之上。
一艘艘楼船连绵数里,浩浩荡荡看不到尾。
大大小小的船只停泊在渭水河畔,楼船上又一面面大汉龙旗迎风飘扬,将士们手持武器在船上肃立。
好一支威武水师!
在为首的一艘体型最大的战船上,刘协正在孟阳以及周瑜二人的陪同下,视察水师。
「陛下,如今水师中战船共有一百二十一艘,战船根据大小不同分为龙丶虎丶豹三个级别。」
「其中龙级有战船五艘,虎级战船有三十八艘,豹级战船七十八艘。」
「龙级是最大的艨艟战舰,一艘战舰可载三千的士卒,而虎级战舰可载一千士兵。」
「豹级则是五百左右,此类船只都是由普通商船改成的战船,所以防御力和作战能力都有限,只能作为运兵运粮之用。」
孟阳详细给刘协介绍水师的战船规模。
这段时间来冶造局为了建造水师的舰船,可谓是昼夜不休丶加班加点,总算是赶在交付期限前完成了。
说实话这个数量不算多,而且碍于时间限制,大部分船只都是徵召民间的商船然后改成的战船。
以冶造局的能力,如果多给几个月的时间的话,打造出来的战船绝对能有更多的载人量。
比如龙级战船,能甚至能达到三千人!
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数字。
听完孟阳的介绍后,刘协点了点头,说道:「短短三个月内便能打造出这样一支舰队,已经很不错了。」
「朕在舰船上看见了不少十连发强弩,你们冶造局怎麽把它也给搬上舰船了?」
刘协指了指摆在舰船一侧的弩床问道。
这玩意是用来守城或者平原作战使用,没想到冶造局把它们给安装在战船上了。
孟阳说道:「陛下,舰船上缺乏攻击武器,十连发强弩的杀伤力非凡,所以臣自作主张将其搬上了舰船。」
「除此之外,臣还将抛石车也搬了上来,若是日后两军在水上交战,便可用抛石车将火油投掷到敌方舰船上丶烧毁敌方的舰船。」
孟阳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传统的水上作战,就是双方互射弓箭,然后等到船只靠近直接跳到敌方的船上进行肉搏战。
而经过他们冶造局的众多工匠们一番讨论后,觉得可以增加一些武器用于水上作战,所以就有了将抛石车还有床弩搬上战船的想法。
刘协称赞道:「这想法很不错,如此的确可以增加舰船的水上作战能力。」
冶造局的这群人能在没有他的提醒下就想到这些,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创新力,而这正是他想看见的。
得到天子认可,孟阳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紧接着刘协又向一旁随侍的周瑜问道:「周将军,如今三月之期将至,水师训练得如何了?」
战船现在是足够了,但要是士卒还不熟悉水上作战的话,那这水师也就是个空架子。
周瑜微微躬身,恭敬地道:「启禀陛下,由于时间紧迫,臣从各军之中挑选了六万士卒进行轮番训练。」
「如今所有将士均已熟悉如何在舰船上作战,虽然没有达到精锐的地步,但绝对是一支可战之师。」
三个月让六万大军能够熟悉水上作战。
这已经是周瑜的极限了。
一支真正精锐的水师不是靠训练就能得出来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实战,就和步卒军队要靠战火淬炼一个道理。
对于周瑜交出的这个答卷,刘协还是比较满意的,笑道:「看来朕没有看错人,将水师交给周将军来训练是个正确的决定。」
周瑜闻言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一颗悬着的心落下了。
就在他准备开口谢恩之际,又听到眼前的天子说道:「不久之后南下讨伐曹贼,周将军可愿随军出征?」
让周瑜训练水师是检验他的能力,而让他随军出征,那就是真正打算要启用了。
刘协自是不可能放着周瑜这麽一个能力出众的统帅不用的,尤其还是擅长水战的统帅。
这正是他目前需要的人才。
毕竟兵不嫌多,将不嫌广。
周瑜稍稍愣了一下,随后心情大为激动,当即单膝下跪,低头抱拳道:「臣愿由陛下差遣,万死不辞!」
聪明如他,哪里会不明白天子让他随军出征的意义有多大?
代表着他真正得到了认可!
刘协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他起身,而后又视察了一圈,便起驾回宫了。
宣室内。
刘协将郭嘉丶诸葛亮等人召来,说道:「水师已经打造完毕,接下来就该确定出征的路线了。」
「朕打算采用张辽将军兵分三路的建议,一路兵马前去益州驰援,一路兵马往扬州而去,还有一路兵马直接南下荆州,届时三路大军合围曹贼。」
「不过,此番朕会御驾亲征,亲临前线。」
其实身为天子,麾下又有诸多精兵强将,刘协完全没有御驾亲征的必要。
但这是他和曹操的最终一战,意义非凡,讨伐的还是伪帝,所以他思来想去后还是决定亲自随军出征。
此言一出,众臣皆是大吃一惊。
贾诩第一个开口,满是焦急地道:「陛下,您乃万乘之躯,怎可以身涉险?」
「战场多变,您若是有了什麽闪失,臣等该如何是好啊。」
他的这份担心不是多馀的,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要是运气不佳,一支流矢说不定就能要了人的性命。
这种事谁都说不准。
如今大汉一统在即,要是在这紧要关头,身为天子的刘协不幸殒命,那大好局面顷刻间就要崩塌。
天下也将再度陷入混战之中。
司马懿也劝说道:「陛下,中书令所言极是,为了江山社稷的安稳,您还是留在长安等候捷报吧。」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出言劝说。
不过刘协心意已决,说道:「不必再劝了,朕已经决定要御驾亲征,势必要破曹贼丶擒伪帝!」
「朕今日要商议的是领兵出征的人选,诸位爱卿以为各路兵马都派谁来统领为好?」
刘协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和他们多言,拍板决定了下来,转而问起派谁领兵的事。
群臣都知晓天子的性格,见规劝无用,也只好息了心思。
郭嘉道:「领兵驰援益州,臣以为派张辽将军前去更加稳妥;至于南下扬州,当由驻兵兖州的黄老将军领兵最为适合。」
「直取荆州的这一路兵马就不用多言了,陛下既要御驾亲征,那当由温公领兵。」
目前军中有能力独当一面的将领,唯有张辽丶黄忠丶吕布三人,这麽分配是完全没错的。
郭嘉的想法和刘协不谋而合,他心里也是这麽打算,于是点了点头后继续问道:「那诸位爱卿愿随哪一路大军出征?」
将领是有了,军师自然也得有。
麾下这麽多的顶尖谋士留在身边不派出去打仗,未免也太过浪费了。
群臣闻言,一时面面相觑。
因为讲道理如果天子御驾亲征,他们自然都想跟随在天子的身边出谋划策,这是最能表现自身能力的。
但问题是……所有人都这麽想。
总不能都跟在天子身边吧?
群臣互相对视一眼,最终还是由郭嘉主动说道:「江东一直难以攻克,黄老将军此番南下攻打江东并非易事,臣愿随黄老将军出征。」
他和黄忠有过联手的经验,双方也算配合得当,所以要选的话他还是想跟黄忠配合。
至于不能跟随在天子身边表现……身为凌云阁第三层的第一人,他已经不需要再天子面前表现什麽了。
不如多立一些功劳,为大汉一统效力。
刘协颔首道:「也好,那奉孝你便去协助黄老将军吧,朕相信有你相助,必能攻克江东。」
郭嘉拱手道:「臣领命。」
在郭嘉说完以后,司马懿看了诸葛亮一眼,稍作犹豫后说道:「陛下,臣愿随张辽将军出征,助张将军击退进犯益州的曹贼兵马。」
虽然他很想在天子面前立功表现,但考虑到跟随在天子身边的谋士必然不少,到时候他未必能抢到机会。
所以还是去益州捞功劳比较好。
不过他最关心的还是诸葛亮,这家伙此番会不会出征?还是说打算留守长安?
「善。」
刘协应允了司马懿的请求,接着又将目光投向贾诩等人,挑眉问道:「那卿等都打算随朕一同出征麽?」
贾诩闻言摇头说道:「陛下御驾亲征,长安不能没有人留守,臣愿留守长安,同时管理后勤等一应事务。」
他这一大把年纪,早就没了立功表现的心思,还是安安稳稳的最好。
法正丶杨修丶鲁肃三人跟贾诩不同,闻言当即道:「臣愿随陛下出征!」
无论是法正还是杨修,都希望能通过这次决战,让自己的名字在凌云阁上更进一步。
不奢求能达到第三层,能到第二层就足以!
至于鲁肃……他只想名列凌云阁。
所有人都各自请了命,唯有诸葛亮一人没有安排,于是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他。
「孔明打算留守长安还是随军出征?」
刘协笑问道,诸葛亮这麽长时间来的表现一直都很恬淡,只是默默做好分内之事,这也符合其不争的性格。
这次莫非还是和往常一样?
诸葛亮眼神微微一动,闻言抬起头来,正色道:「臣愿随陛下出征,讨伐曹贼!」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坚定之意。
尽管他对名利并不热切。
但……不能名列凌云阁,他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这次他要证明自己!
「好!」
刘协大笑一声,他就等着诸葛亮的这句话!
他早就在凌云阁为诸葛亮备好席位了。
只要诸葛亮这次随他出征,那等讨贼结束,他就能名正言顺地让诸葛亮进入凌云阁!
因为必须有足够的功劳傍身,他日后才能对诸葛亮委以重任,让其和郭嘉一同负责改革的种种事宜。
出征的人选分配完毕,刘协接着道:「十日后便是出征之日,在此之前……」
「报——!」
就在刘协说话之际,一道声音从殿外传来,打断了他的言语。
高览匆匆跑入宣室,跪地道:「启禀陛下,司州传来急报,大批带着武器的流民进入了司州境内!」
「这批流民自称是反抗伪帝,从荆州逃亡而来!」
听到高览的话,殿内群臣都是一惊。
从荆州逃亡过来的流民?
刘协整个人更是一愣,伸手将高览手中的密报接了过来,细细翻阅。
而随着观看这封密报,震惊和喜色一点点爬上了他的眉梢,难以掩盖。
「哈哈哈哈——!」
刘协看完密报后猛地大笑了出来,畅快无比地说道:「曹贼想和此前迁徙兖州丶豫州百姓一样,把荆州百姓迁徙离开,却未曾想引起了百姓的暴动!」
「此乃上天襄助于朕!」
这封密报里的消息对刘协而言是一个大大的惊喜,百姓反抗伪帝造反来投一旦传开了,就能让伪帝和曹操进一步丧失民心,他接下来南征也会更加容易!
殿内群臣听到刘协之言亦是感到十分震惊。
郭嘉反应过来后,满面欣喜地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百姓反抗伪帝来投,可见伪帝根本不得人心,陛下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贾诩眼中精光闪闪,提议道:「陛下,这批百姓一定要妥善安置,好彰显陛下仁德爱民之心!」
凡事最怕比较,伪帝暴政,而真正的天子贤德,这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
刘协自然也明白这一点,当即下令道:「传令下去,好生安置这些来投的百姓,绝不可轻慢!」
「同时将此事大肆宣扬,并且告知天下百姓,只要伪帝和曹贼苛待他们,他们都可以来投朝廷!」
「朝廷有能力丶也有决心将他们安置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