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启用墨家,巨子孟阳!
在司州战事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远在冀州邺城的刘协,也在着手收拢外放给甄氏的权力。
在朝会过后,刘协将贾诩召来宣室,询问道:「文和,朕此前让你去找寻的墨家巨子,你可找到了?」
贾诩点头道:「启禀陛下,臣已经按照您的吩咐找到了墨家巨子,他如今恰巧就在魏郡。」
「竟有此事?」
刘协闻言顿时一喜,当即道:「速速将墨家巨子召入宫中,朕要亲自见他!」
听到刘协的话,贾诩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说道:「陛下,恕臣直言,这墨家巨子还有墨家子弟都是一群怪人。」
「臣三番两次派人去找这墨家巨子,但他都避而不见。」
「此人平日里隐居乡野,带弟子无偿帮助百姓修筑房屋丶堤坝以及水车,在百姓之中威望颇为不浅,故而臣不好强来。」
要不是因为顾忌朝廷的声名,他早就让绣衣使者强行将这位墨家巨子给绑来了。
「如今竟还有墨家子弟留存麽?」
郭嘉闻言感到有些惊奇。
墨家起源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主张「兼爱」丶「非攻」丶「尚贤」,与儒家观点尖锐对立。
但在战国之后墨家便开始衰微;后来武帝定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更是让墨家一蹶不振。
此外墨家本身的艰苦训练丶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并非人人可达,以至于治墨者越发罕见。
郭嘉本以为墨家思想以及学说早已经失传,未曾想竟然还存在于世,而且就在冀州。
「这墨家子弟秉承所谓的兼爱丶非攻的思想,简直迂腐可笑,不知陛下召见墨家巨子所为何事?」
郭嘉对于墨家是很不屑的,他好奇的是天子为什麽突然想要召见墨家巨子。
对于自己的意图,刘协也并没有隐瞒,直接道:「朕欲创办冶造局,上可研究投石车丶陌刀丶弓弩等武器;下可研究建安机丶建安犁等有利于民生的技术。」
「墨家子弟精通冶炼以及机关之道,让他们入冶造局再合适不过。」
甄氏如今不仅掌握着朝廷财政,更是拥有大量熟练工匠,而这些工匠有许多都是甄氏一族的人。
这些工匠也是可以吸收进冶造局的,但冶造局不能由他们来主导,所以他需要扶持新的人。
墨家子弟就是刘协所选中的对象。
虽然墨家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就随之衰落了,但墨家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他们手中掌握的学术知识以及技术知识。
能载人的飞鸢丶连弩车……你能想像古代竟然能有齿轮这种东西的存在吗?
而且墨家学派的《墨经》是华夏历史上最接近于科学启蒙的着作,它比阿基米德掌握杠杆原理要早两个世纪,与欧几里得一样对几何学进行了朴素且严密的定义。
可是它并没有取得《几何原本》在西方科学史上那样彪炳史册的地位,它也没有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科学革命,这不能不令人嗟叹。
墨子谈兼爱,可惜生在战国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版图吞并时代,统治者只看中他的守城术。
墨子谈科学,可惜人们宁愿相信虚无缥缈的蓍草龟甲;墨子崇尚技术与发明,可惜在夸夸其谈的仕人眼里,这些不过是「匠人之作,奇技淫巧」。
但刘协不会忽视墨家的重要性,所以他很早之前就让贾诩暗中寻找墨家子弟的下落。
「原来如此。」
郭嘉闻言这才恍然,虽然他看不起墨家的思想,但墨家在奇淫巧技这方面确实是在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
天子曾梦中得高祖授《天工开物》这种仙书,从而发明出了「建安机」「建安犁」等等物品,青睐墨家也是正常的。
「文和,你命人带着朕的旨意前去,务必要将墨家巨子请入宫中,不得怠慢无礼。」
刘协对贾诩叮嘱道。
好不容易才找到墨家巨子的下落,他可不想自己打造古代版「国家科研所」的想法还没付诸行动就失败了。
「臣领旨。」
贾诩心中苦笑,叹息一声后领命。
……
得到刘协的命令后,贾诩很快就再度派出绣衣使者前去寻找墨家巨子,传达天子召见的消息。
墨家子弟确实是一群很难让人理解,但是颇具侠义精神的人。
他们追求平等丶兼爱丶非攻,反对战争,帮助弱者抵抗强者,简单来说就是谁弱我帮谁,大家和和气气的不要打架。
不过自从天下一统后,他们的非攻理念也就无用武之地了,因为中原诸侯乱战争霸那都是华夏内部的事,最终都会趋于一统,不可能再出现之前诸国并立的情况。
所以墨家自从秦朝之后就不再参与俗世的纷争,而是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知识去各地无偿帮助百姓和穷人,因此才说他们具有侠义精神。
魏郡,某山脚下的村庄。
墨家巨子如今就隐居在这个村庄内,便带着一众墨家子弟在此协助当地百姓兴建水利设施丶改善民生。
墨家在民间还是颇具名望丶受百姓爱戴的,虽然上至皇帝下至官员都很不屑他们那种迂腐的理念,但是看在他们还算老实的份上,也对他们不管不顾。
贾诩派出的绣衣使者进入村子里后,客气地朝村口一名晒太阳打盹儿的老者问道:「老丈,请问墨家巨子眼下在何处?」
「你说啥啥?」
这名老者看起来七十多岁了,耳朵有些背,一开始并没有听到他说什麽。
于是这名官员又客客气气地问了一遍,并且道:「我们是来找墨家巨子的,能否麻烦老丈指个路?」
「墨家巨子?」
老人先是一愣,随后恍然道:「你是说孟阳那后生吧?之前听人说他是什麽巨子来着。」
不过他话刚出口就注意到了这几名绣衣使者腰间别着的刀,瞬间警惕了起来。
「你们找孟阳何事,不会是来抓他的吧?」
墨家子弟到处行侠义善事,有时候会替百姓出头,所以偶尔会遭到官府抓捕惩治。
绣衣使者笑了笑,朝邺城方向拱了拱手说道:「我等是奉天子之命,来请墨家巨子入宫觐见的。」
「天丶天子?」
这老者闻言吓得差点跳起来,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人竟然是天子派来的使者。
听闻此言后他不敢怠慢,连忙拄着拐杖上去领着他们朝村子里走去。
如今大雪刚过,许多人都在路上扫雪。
老者带着绣衣使者来到村内后,指着路上扫雪的一人道:「那个便是孟阳了,你们要找的墨家巨子。」
「他就是墨家巨子?」
绣衣使者见状一愣,实在没想到堂堂墨家巨子居然会亲自动手帮村民扫雪。
吃惊归吃惊,绣衣使者并未忘记这次来的使命。
他谢过老者后便走了过去,恭敬地问道:「敢问足下可是墨家巨子,孟阳先生?」
后者闻言抬头看向了他。
孟阳是一个看起来有些文弱和书生气的年轻人,很难想像这麽个年轻人就是传闻中的墨家巨子。
「是我。」
孟阳坦然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随后又看了一眼对方便服之中隐隐露出来的华美绣衣,叹息道:「你们三番五次来找我,到底有何贵干?」
「我似乎没有触犯大汉的律法吧。」
这群绣衣使者已经不是第一次过来这里找他了,此前来找过好几次,他都没有和其见面。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没来,他本以为对方已经放弃了,没想到如今又找上了门。
虽然对方在入村前就有村民过来向他通风报信,但他这回懒得再躲了,他倒是要看看这传说中的绣衣使找他有什麽事。
绣衣使者微微一笑,道:「我等是奉天子之命,来请巨子入宫觐见。」
「天子?」
听闻此言,不仅是孟阳,就连他身后的众多村民以及墨家子弟都大吃一惊,纷纷用惊讶的目光看向了孟阳。
当今天子亲自派人来召入宫中觐见。
这是何等的殊荣!
孟阳也没想到绣衣使者找他,竟然因为天子要召见他,一时也有些慌了神。
「这丶我……我不过是一介布衣,陛下为何召我入宫觐见?」
孟阳不复刚刚的从容,略显紧张地道。
他墨家巨子的名头听起来很大,但实际上在朝廷的眼中什麽都不是,更别说天子了。
那可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绣衣使者笑道:「先生携墨家子弟四处行善丶帮助百姓兴修水利,陛下闻之龙颜大悦,故而召许先生入宫觐见。」
「但最主要的是……陛下对你们墨家感兴趣,具体我就不方便透露了,待先生入宫后自然便会知晓。」
听到前面的话还好,但听到后面的那句话后,孟阳眼神不禁为之一动。
「陛下难不成对我们墨家理念感兴趣?」
「若真是如此,那麽这将会是我墨家理念发展壮大的好机会,我墨家或可再度振兴!」
想到这里可能性,孟阳心里忍不住浮现出激动之意,毫不犹豫地对绣衣使者说道:「请使者带路!」
……
天子召见本来就没有他拒绝的馀地,再加上这可能是他们墨家振兴的好机会,所以孟阳更不可能会放弃了。
这位年轻的墨家巨子向村里的村民们交代完事情后,很爽快地跟着绣衣使者前往邺城觐见天子。
邺城皇宫,宣室。
孟阳朝刘协恭恭敬敬地行大礼参拜,并道:「草民孟阳,叩见陛下。」
「他便是墨家巨子?」
刘协打量了孟阳两眼,有些讶异于这位墨家掌门人的年轻,但很快便收敛神色,淡淡笑道:「起来吧。」
「朕闻墨家子弟向来不拘礼法,摈弃繁文缛节而重,为何巨子见了朕还要依礼叩拜?」
他这话存了一点刁难和考验的意思,想看看这位墨家巨子的胆识如何。
随孟阳入殿的那几位墨家子弟闻言都有些不安,但孟阳本人倒是镇定,说道:「陛下误会了,我墨家子弟只是摒弃繁文缛节,但并非不拘礼。」
「礼既为规,亦为矩,我墨家子弟行事亦要遵循规矩二字,无规矩则不成方圆。」
「觐见天子时行礼,此为面圣之矩,理应遵守。」
孟阳从容不迫,侃侃而谈。
这般淡定的模样让诸葛亮丶鲁肃等人都不禁为之侧目,便是郭嘉看向孟阳的目光也带上了一丝奇特。
刘协笑道:「如此善谈,看来巨子乃是墨辩出身。」
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为「墨辩」;从事武侠者,则称之为「墨侠」。
孟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墨家已经隐世百年,而且声名不显,但从天子刚刚的语气来看似乎对他们墨家十分了解。
一时间,孟阳心中的好奇之意更甚了。
刘协接着询问道:「巨子可知朕今日召你入宫,所谓何事?」
这句话顿时将孟阳的思绪拉了回来,只见他微微挺直腰杆,恭敬地道:「回禀陛下,草民已经猜到了一二。」
「哦?你猜到了什麽?」
「草民一开始听闻陛下要召见草民,本以为陛下是对墨家学说感兴趣。但草民仔细想了想,陛下实非常人,更注重事功,让大汉变得更加强盛。」
「而且陛下此前还发明过建安机丶建安犁等利于百姓的造物,因此草民斗胆猜测陛下是对我墨家掌握的技术感兴趣。」
孟阳如实回答道。
他在来的路上想了许多,越想越觉得天子不可能会对他们墨家的思想感兴趣,或者说换做任何一位帝王都不会感兴趣。
然后再结合天子此前曾发明的造物,他就明白天子召他入宫的目的了——天子真正感兴趣的是他墨家的技术!
「有意思。」
刘协对孟阳的好感越发浓郁了,问道:「你既然知道朕对你墨家的技术感兴趣,此番为何还会入宫觐见?」
按照墨家一根筋的个性应当是跑的远远的才对,不可能入宫觐见,但孟阳却愿意送上门来。
然而孟阳的回答颇出乎刘协的意料,只见他正色道:「我墨家起于春秋,昔日历代君王之所以拉拢我墨家,是想要靠我墨家所掌握的技术强大军队,用于杀伐,此非我墨家之所愿。」
「但今时不同往日,天下无有诸侯纷争丶国家倾轧,唯有天下一统才能让百姓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
「此外陛下乃是心怀百姓的仁君,似陛下这般君主,值得我墨家相随,我墨家愿献出一份薄力任陛下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