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如若不从,只好请陛下驾崩了
见刘表中毒倒地,汉献帝不由得失声惊叫,脸色当场就吓得煞白一片,手中的酒樽像是烫手一般被他丢了出去。
紧接着他开始弯着腰扣自己嗓子眼,想赶紧把刚喝下去的酒水吐出来。
可任凭他如何乾呕却依然吐不出来。
恐惧加慌张之下,汉献帝甚至觉得肚子已经隐隐传来了疼痛,忍不住坐在地上大哭道:「朕要死了,朕要死了……」
「别嚷了,你的酒里无毒。」蔡瑁忽然开口说道,看向汉献帝的目光中满是鄙夷和不屑,「如此胆小,真不知道你是哪里来的胆子冒充天子。」
倒在地上的刘表和刘琦二人在听到蔡瑁的话后,脸上都浮现出了惊怒之色。
「是你!」
刘表盯着蔡瑁,眼中洋溢着震怒和难以置信的神色,「伱竟然在酒里下毒,你怎麽敢如此!」
他不敢相信这居然是真的。
蔡瑁是他的妻弟,离了他绝无可能在荆州拥有如此地位,无论是从亲缘方面还是各方面来说,都不可能毒害于他。
可蔡瑁刚刚说出天子酒中无毒这种话,再加上这副镇定的模样,毫无疑问就是下毒之人!
「我们也是迫不得已。」
蔡瑁没开口,说话的是蒯良,他用复杂且怜悯的眼神看着刘表,叹息道:「主公想让人取代我们,我们只能自保。」
「而且主公你老了,想当年你单骑入荆州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但现如今却变得畏手畏脚。」
「你迎了这伪帝入城,不肯杀他,又不肯借天子名号行事,这样下去我们最终只会沦为乱臣贼子,被王师讨灭。」
「眼下这个局面,变则生,不变则死。」
「我等既不想被取代,亦不想被打上叛贼的名号。」
蒯良心中也并不想对刘表动手,但刘表活着只会成为威胁和阻碍,为了家族的利益,他不得不选择杀死刘表。
「子柔,你——!」
刘表闻言大怒,他万万没想到连蒯良也参与其中,盛怒攻心之下再度吐出一大口黑血,直接气绝身亡。
「父亲!」
刘琦挣扎着向刘表爬去,不顾自己口鼻中也溢出鲜血,伏在刘表的尸身上痛哭不止。
直至此刻,他终于明白了那日与诸葛亮临别之前,对方跟他说的那句话的含义是什麽。
申生在内而死,重耳在外得生。
诸葛亮是在劝他早日离开襄阳,如此才能活命,但他却没有听懂这一层含义。
「孔明先生,原来你已经料到了麽……」
刘琦脸上涕泪横流,凄然自语道。
这时他感觉自己眼前的视线越发模糊了,在生命最后的弥留之际,他用尽力气对蔡瑁丶蒯良等人厉声道:「你们这群弑主之徒!你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我在地下等着你们!」
说完这充满怨毒和恨意的一句话后,鸩毒发作,刘琦七窍流出黑血,就此毙命。
汉献帝被这一幕吓傻了,他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地望着刘表父子的尸身,想哭却哭不出来。
这究竟是怎麽回事啊!
蔡瑁上前去检查了一下刘表和刘琦的尸身,确认二人都死亡后,才对庞季说道:「调兵封锁府邸,把府上的人都处理掉。」
「确保不要让任何消息传出去。」
刘表父子之死,只能是暴病而亡,决不能让其他任何消息流露出去,否则他们就完蛋了。
庞季点头离去。
蔡瑁又将目光投向汉献帝,脸色变得冷漠了起来,说道:「该怎麽做你应该清楚,不需要我教你吧?」
汉献帝此时六神无主,颤声道:「朕丶朕不知道,你想让朕做什麽?」
蔡瑁眼角抽了抽,压下心中的不耐,说道:「拟一道旨意,称刘表刘琦父子暴病而亡,让其子刘琮出任新的荆州牧。」
「你这伪帝身份还有些用处,只要你老实听话,刘表给你什麽样的待遇,我也同样会给你。」
「如若不从……」
蔡瑁冷笑一声,将刘琦桌上那一壶毒酒拿了起来,眼神不善地看着汉献帝。
「那只好请陛下驾崩了。」
汉献帝大惊失色,终于哭了出来,一边摆手一边道:「朕照做丶朕全都照做!不要让朕驾崩!」
蔡瑁连刘表都敢鸩杀,多杀一个他根本就不在话下,他好不容易才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他不想这麽快就死!
见到已经被吓得魂不附体的汉献帝,蔡瑁眼中的不屑更甚,随手丢下酒爵,与蒯良等人一同离开了宴厅。
刘表父子死了,他们要处理很多事情。
宴厅内只剩下汉献帝和两具尸体。
他看着刘表父子那死不瞑目的尸身,犹豫再三后,强忍着心中的恐惧,起身帮他们合上了眼睛。
然后他才踉跄起身,返回自己的居所。
这时府内已经有大批甲士闯入,正在对府里的仆人们展开血腥屠杀,到处都是惨叫声。
「陛下,救我!」
在汉献帝经过一处走廊时,一名侍女跑了过来,摔倒在他脚下,抓着他的衣摆哭诉。
正是之前为汉献帝更衣的侍女。
汉献帝刚想开口说话,这名侍女就被后面追上来的甲士一刀枭首,美丽的头颅滚落在地。
脸上犹带着绝望和恳求的神情。
那甲士看了汉献帝一眼,向其微微躬身行了一礼,然后便转身继续去杀其他人了。
汉献帝脸色苍白,不忍再去看那侍女的尸体,一路跑回住处躲进被子里,想把自己和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司空,朕想你了……」
汉献帝在被子里流着泪自言自语道。
经历了这麽多事情后,他越发觉得在许县的那段时日才是最美好的,曹操对他其实真的算十分恭敬,也没有加害他的想法。
若不是杨彪丶伏完丶董承他们在私底下搞事情丶背叛了他,曹操也不会认为他是伪帝。
这一切都怪杨彪他们!
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他肯定选择老实待在许县,每日就吃喝玩乐什麽也不想。
可惜他再也回不去了。
……
许县。
自从曹操和孙权议和并且联盟之后,就将部署在江北一带的兵马撤了回来。
而孙权则是将大量的兵马部署在了广陵郡还有丹阳郡,为进攻徐州做准备,双方摒弃前嫌丶共同对敌。
如今开春在即,周瑜作为代表前来许县和曹操会面,并且商议具体的作战计划。
「这个月的月底,我们便会对徐州发起进攻,以雷霆之势拿下徐州全境,随后围绕徐州建立防线,图谋青州。」
「司空在兖州的兵力部署得如何了?」
周瑜将他们对徐州的进攻方略详细阐述了一遍后,便开始问起了曹操这边的情况。
曹仁闻言,代替曹操回道:「我们的主力大军已经调到了官渡,以防备朝廷大军的攻势。」
「凭藉着地利,将朝廷的军队拖住三个月不成问题,虽然最终还是要退回豫州,但我想三个月的时间,应当足够公瑾攻下徐州了。」
在整体战略上,兖州必然是要放弃的,最后的防线就是豫州和徐州,不过在此之前需要拖延一阵子。
毕竟孙权带兵打下徐州也需要时间。
周瑜颔首道:「徐州兵力不多,我们此番准备充足,三个月的时间绰绰有馀。」
朝廷现在的大军都在并州和冀州一带,如果三个月的时间还打不下一个兵力空虚的徐州的话,那也不用说什麽对抗朝廷了。
直接回家等死得了。
待到周瑜还有曹仁两人商议完毕,曹操起身笑道:「公瑾,你难得来许县一趟,我不尽一尽地主之谊可不行。」
「我已经命人备下了宴席,稍后好好款待你,为你接风洗尘。」
曹操的语气和态度很是热情。
但周瑜闻言却直接拒绝了,说道:「多谢司空美意,但宴席就不必了,我还有要事在身不能久留,告辞。」
说完就带人离开了大堂。
目送周瑜远去,夏侯惇有些不满地说道:「主公盛情邀请,这厮居然这副态度,真是无礼!」
「而且大老远跑来一趟就为了讨论这点事?我看他真的是吃饱了撑的!」
周瑜虽然表面上很客气,但谁都能感受得到他客气之下的冷淡,根本不给面子。
此外怎麽出兵这种事情直接在书信里说不就好了,何必千里迢迢从扬州来到许县面谈?
「非也。」
荀攸摇了摇头,说道:「前来商议出兵只是表象而已,周公瑾此行的真正目的,是确认我们有没有将兵力部署在兖州。」
「他对我们的防备可极深啊。」
如果只是商议出兵之类的事,周瑜完全没必要跑这一趟,之前都已经确认过了。
周瑜是打着这个由头过来,同时暗中放出探子到豫州丶兖州各地打探他们的兵力部署,看看他们是否真的部署好了大军。
当然了,这种事情他们也在做。
双方都对彼此有着深深的防备。
「这很正常。」曹操对此不以为意,将目光投向曹仁,「我吩咐你的事情都办好了没有?」
「主公放心,已经安排妥当。」
曹仁点了点头,回答道:「我在各地驻军处都建立了大量的营寨,伪装成大军驻扎的模样,绝不会让他们看出破绽。」
「眼下我们的主力大军已经全部部署在了庐江郡附近,只待主公命令,就可横渡长江直取江东!」
曹操微微颔首,放下心来。
他根本没打算在兖州抵御朝廷的大军,他只想着拖到孙权攻打徐州后,带兵直取江东。
所谓的兵力部署和计划都只是个幌子丶做出来给周瑜和孙权看的而已,不然怎麽能让他们安心出兵。
兖州现在就是个完完全全的空壳子。
物资丶人口等等,基本上都被他迁移到了豫州,只有不到五千的军队在做表面上的样子。
别说拖住朝廷大军三个月了。
三天他都不打算拖!
只要见到朝廷大军打过来,他在兖州的兵马就会直接撤退,绝不和对方正面交锋。
「司空,此举会不会不妥?」
荀彧眉头紧皱,有些担忧地说道:「若我们趁孙权和朝廷大军交战之际取了江东,他恐怕会调转矛头来打我们。」
他已经能够想像得到孙权到时候会有多麽愤怒,很大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江东,或者进攻豫州。
「他没这个精力。」
曹操并不认可荀彧的话,淡淡说道:「以江东的兵力,如何能在抵抗朝廷大军的同时再与我开战?」
「况且兵不厌诈,此举并无不妥。不信你可以问问仲德的看法。」
一旁的程昱忽然被曹操点名,不由得愣了下,沉吟片刻后说道:「司空的计策并无不妥之处。」
「我认为夺下江东后,最好趁机与朝廷的兵马夹击孙权,一同将其歼灭。」
程昱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又道:「上次我提议的将战死士卒的尸身做成肉乾之事,主公考虑得如何了?」
「此举可是能大大减少粮草的损耗,而且只要做得隐秘些,士卒们也无法发现,我已经想好了……」
「打住!」
曹操断喝一声打断了程昱兴奋的发言,但马上又觉得自己的语气有些过了,和颜悦色对他道:「军中粮草目前并不短缺,此事日后再议吧,仲德费心了。」
他一直觉得自己的性格算是残忍无情的了,但和自从上次听到程昱给他提的肉乾之事后,他就觉得自己和程昱比起来简直称得上是圣人。
「好吧。」
程昱颇有些失落地叹了口气。
曹操收回目光,接着对荀彧说道:「不取江东,我就要直面邺城天子的军队,以我目前的实力肯定是打不过的。」
「文若难不成希望我败给他?」
在说出这句话时,他紧紧盯着荀彧的脸庞,观察着他的表情变化。
荀彧闻言一惊,连忙拱手道:「司空误会了,我只是担心孙权会报复而已,主公既然有自己的打算那自然无事。」
「原来如此。」
曹操意味深长地看了荀彧一眼。
一旁的荀攸见气氛不对,主动转移话题问道:「司空,许子远的病如何了?到现在还没有好转吗?」
许攸三个月前忽然告病在家,随后就再也没有露面过了。
曹操淡淡说道:「他病得不轻,不过目前没什麽大碍,只是需要静养而已,无需挂念。」
说完他便直接离开了大堂。
……
另外一边。
前往荆州的绣衣使三人,已经悄然护送着诸葛亮进入冀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