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狗托的钱如数奉还
皇榜告示处。
杨彪丶伏完丶崔琰丶甄氏族老丶董氏家主丶审荣丶沮宗等等来自各个世家大族的代表们,齐聚一堂。
伏完丶杨彪两人的脸色一片阴沉。
其馀众人也是你看我丶我看你,眼中都带着警惕和提防,谁也没有率先开口说话。
尴尬,实在是太尴尬了。
之前一个个都说不打算捐献丶也不去争夺大汉首善的名号,结果都偷偷摸摸卡点前来捐献。
这就好比一群人相约不再去青楼,结果晚上却在青楼碰头了,而且还点了同一个红牌花魁!
所以……现在该怎麽办?
皇榜周围,许多百姓们都在围观,用好奇的目光看着这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大人物们。
至于那负责统计的官吏则是在旁边瑟瑟发抖,他一个芝麻大点的小官,哪里见过这麽大阵仗?
在场这些人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需要他仰望的存在!
犹豫半晌后,官吏还是鼓起勇气道:「敢问……诸公是来捐献的,还是有其他贵干?」
「若是要捐献的话那可得抓紧时间了,这还有不到半个时辰就要日落,而且今天是捐献的最后截止日。」
刚刚伏完和杨彪的大手笔捐献以及那番争吵,让他意识到一件事——这群贵人们恐怕都是过来争夺「大汉首善」名号的!
但是现在快要日落了。
而按照天子下达的旨意,第十五日日落后的捐献不算入捐献总榜之中,所以他才会出声提醒。
免得到最后误了时间,这群贵人们找他的麻烦,那他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他这话总算让局势产生了变化。
「唉……」
甄氏族老微叹,抬头看向众人,开口道:「既然大家都想要捐献钱粮丶为陛下分忧,那就堂堂正正地捐献吧。」
「我先来,我甄氏除了负责安顿三万流民之外,另外捐出五千石粮草丶一万贯钱!」
事已至此,没什麽好装的了。
各凭本事去抢首善名号!
甄氏族老起了个头,众人也不再保持沉默,崔琰跟着说道:「我崔氏捐献粮草两万石丶羊七千只,安置两万百姓!」
他直接提高了原定的价码。
因为如果按照原来的价码,他是绝对抢不过甄氏的,必须要加价再度超过甄氏才行。
虽然互相竞争丶加价是他最不愿意看见的场面,可现在已经无法避免了,总不能临阵退缩。
崔琰话音落下,董氏家主便道:「我董氏捐献粮草三万石,柴一万斤!肉食两千斤!」
又是极为阔绰的手笔!
对于董氏而言,拿到大汉首善的称号不只是为了名声这麽简单,还是向天子表忠心。
所以他们出起价来也是不遗馀力!
甄氏丶崔氏丶董氏三家报出来的价码,让旁边的审荣和沮宗二人都有些慌了。
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这几家也太他娘的狠了,为了大汉首善的名头,上来就直接玩这麽大!
咬了咬牙,审荣说道:「我审氏捐献粮草两万石,柴五千斤丶布三千匹!」
他已经放弃争夺大汉首善的名头了,以他审氏的底蕴,肯定争夺不过甄氏和崔氏还有董氏,所以他现在只想占据前五名。
如此一来的话也不算亏。
沮宗也抱着同样的打算,不甘示弱地说道:「我沮氏捐献粮草两万石,柴六千斤丶布三千匹!」
刚好压了审荣一头。
审荣闻言急了,忍不住骂道:「沮宗你什麽意思,故意跟我对着干是吧?」
别的和他一模一样,就比他多出一千斤柴,这不是故意压他是什麽?
「各凭本事而已!」
沮宗这时候可不会跟审荣客气,直接开口怼了回去。
审荣气笑了,说道:「好好好,伱不仁休怪我不义了!我再加三千石粮草,我看你跟还是不跟!」
沮宗冷笑道:「怕你不成!跟!」
此时此刻场面已经隐隐有些失去控制了,围观的百姓们听着众人不断加价,一个个目瞪口呆。
他们深刻认识到了何为世家大族!
张口就是上万石粮草,要麽就是几千斤肉丶上万斤柴,随随便便的一次加码都是以千为单位!
这已经超乎了他们的想像!
那负责记录的官吏更是忙得飞起来,这边刚加几千石粮草,那边又加几千斤柴丶肉丶或者布匹,一个比一个多!
至于杨彪的表情分外阴沉。
他本以为两万石粮草已经足够夺得捐献总榜榜首,但如今在场随便一家给出的筹码,都要远远超过他!
「我真是信了你们的鬼话!」
杨彪气得简直想骂人,之前一个个哭穷,现在捐的一个比一个起劲,这叫穷?
旁边的伏完此时也不淡定了,虽然他准备的十万贯钱确实不少,但众人的轮番竞价,让他也有了危机感。
「我再加两万贯钱!」
伏完忍着心痛道,直接提了一半!
杨彪也不打算继续沉默下去了,不然肯定要跟大汉首善的名头失之交臂,当即说道:「我弘农杨氏,再多出两万石粮!一万斤柴丶一万匹布!」
这一价码,直接碾压全场!
伏完丶董氏家主丶崔琰还有沮宗等人纷纷看向杨彪,一个个脸色颇为不好看。
这就是你说的杨氏没什麽底蕴了?
唯有甄氏族老依然面色不变,平淡地道:「我甄氏再捐粮两万石,盐五千斤,再接收一万流民。」
「诸位若要继续跟,我甄氏奉陪到底。」
言语之中,充满了极度的自信。
甄氏作为冀州第一豪族,在财力这方面绝对是傲视群雄,尤其手中还掌握着细盐提炼术这棵摇钱树,谁人能比?
有钱就是有底气!
面对甄氏族老这番霸气十足的宣言,无论是杨彪还是伏完,亦或者是崔琰丶董氏家主,全都沉默了。
心里都把甄氏族老给骂了一百遍!
之前不是说接收三万人已经是甄氏的极限了吗?
结果现在又增加了一万,还给出了这麽多钱粮物资!
但虽然骂归骂,他们却没有能力再继续加注了。
甄氏出的价码已经超出了他们能承担的范围,要是继续跟下去的话,即便能拿下大汉首善的名头,也得伤筋动骨。
「还丶还有要捐献的吗?」
那官吏握笔的手都已经有些抽筋了,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向众人询问道。
这回没有人再开口了。
官吏松了口气,取来一张新的绢帛贴在皇榜上,然后准备把各大家族捐献的钱粮物资按照排名写上去。
「等一等!」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忽然传来。
袁熙策马飞奔而至,翻身下马后径直穿过人群,来到官吏面前说道:「我也要捐。」
杨彪丶甄氏族老等人纷纷看向他。
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袁熙怎麽也跑来掺和一脚?
甄氏族老眼中光芒微闪,淡笑着问道:「我甄氏目前捐献了两万五千石粮草,五千斤盐,一万贯钱,并接收四万流民,还能继续再捐。」
「不知司空打算捐多少?」
他这话是在提醒袁熙,这大汉首善的名头,他们甄氏算是要定了,出价的话记得掂量掂量。
「不多。」
袁熙笑了笑,谦虚地道:「论钱财,我袁氏肯定是比不上甄氏的,但我也想为陛下安置难民出一份力。」
「所以,我打算捐了袁氏所有族产,为朝廷略尽绵薄之力。」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
所有人包括甄氏族老丶杨彪丶崔琰在内,都是齐齐变了脸色,心中满是震惊和难以置信。
袁熙……要捐了袁氏所有族产?!
「司空莫要说笑!」
反应过来后,甄氏族老眼神锐利地看着袁熙,显然不敢相信他这话是真的。
那可是整个袁氏的家产!
捐出所有族产,意味着房屋丶钱财丶粮食丶各种赚钱的产业,甚至是最重要的土地都一并捐出去!
什麽都不剩下!
若袁熙真要把袁氏捐出去,这大汉首善的名头定然归袁熙和袁氏所有,就算是甄氏也抢不了。
因为袁熙都把整个袁氏给捐出来了,甄氏再有钱,能出得了这个价格?
「他疯了吧!」
杨彪等人心中也是震惊不已,大家抢这个名号是为了以后好为家族谋取利益,结果你把家族捐了?
一个名头而已至于拼命麽!
袁熙充满悲悯地道:「袁绍犯下的罪孽实在深重,我不知该如何才能弥补,只能如此行事。」
「我对大汉丶对陛下忠心耿耿,这些家产不过是一些身外之物而已,既然陛下有需要,我又怎会吝啬?」
「只要能多救一些百姓就好。」
袁熙的语气格外真诚,这一番话落在周围围观的百姓耳中,冲击力不亚于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巨石!
所有人瞬间就沸腾了起来!
「袁公子真乃忠臣也!」
「犬父虎子矣!没想到袁绍那样的大反贼,居然能培养出袁公子这样的良善忠心之辈!」
「慷慨!太慷慨了!」
「整个袁氏的族产全都捐了,只为了报效朝廷丶救济百姓,袁公子实乃至善至忠之人!」
「袁公子被袁绍那奸贼拖累了啊!」
「没错!我看大汉首善丶大汉第一忠臣,非袁熙袁公子莫属!」
「这般慷慨,无愧于大汉首善!」
……
百姓皆是发自内心的赞叹!
这和袁氏财富价值多少无关,所有人敬佩的是袁熙这份心胸气度,还有对天子的忠诚丶对平民百姓的善心!
人性都是自私的。
不说袁熙这样出身高贵的世家公子了,哪怕换做一个普通人,让他捐出所有家产来救济流民,看看有几个会愿意?
袁熙感慨了一番后,对甄氏族老等人说道:「诸位继续,我还有点事,先告辞了。」
说完再度翻身上马,飞奔而去。
此时夕阳刚好落下山头。
为期十五日的捐献就此结束。
……
皇宫,宣室。
刘协看着手中的捐献统计册上的数额,简直笑得合不拢嘴,抬头笑道:「你们这次做得非常好,让那些世家们捐献出这麽多的钱粮物资,你们二人功不可没!」
在他面前站着的正是袁熙与甄氏族老。
这次捐献,除了袁熙之外,甄氏也是他计划中的一环,类似于狗托那样的存在。
作用就是通过不断拔高价码,刺激那些世家大族们不断出价,直至加无可加,然后再让袁熙去收尾,夺得大汉首善的名头。
名和利,全归他所有!
甄氏族老躬身道:「臣只不过是依照陛下的吩咐行事罢了,陛下的计策才是最英明的。」
袁熙也连忙道:「臣附议!」
刘协此时的心情非常好,放下手中的册子,对甄氏族老道:「甄氏捐献的那些东西朕会暗中退还给你。」
豪绅的钱三七分帐。
狗托的钱如数奉还。
对于刘协而言,甄氏本来就是他的钱袋子,而这个钱袋子是要用在军队上的。
甄氏族老道:「陛下哪里的话,那些钱粮既然已经捐出去了,又岂有回收之理?而且这麽做容易露出马脚,让他人怀疑。」
「我甄氏乃是陛下最坚实的后盾,只要陛下在钱粮方面有所需要,我甄氏定然会竭力满足。」
这番忠心表的十分漂亮,听的刘协心中大为舒心。
「朕说要退就是要退,你甄氏供给军队已经消耗颇大了,朕又岂会不知你们的功劳?」
「况且朕让你们研制的天子犁丶天子机也需要批量制造,正是用钱的时候。」
国库是国库,内帑是内帑。
这一点刘协岂能拎不清楚?
甄氏的钱财,就相当于他的内帑。
甄氏族老闻言只好点头应是。
刘协又看向袁熙,道:「这个大汉首善的名头你可要好好利用,等到流民到了邺城之后,你届时随朕一同去慰问百姓。」
「袁氏的声名可以藉此大大改善,甚至一举扭转,这个机会能不能把握的住就看你自己了。」
听到刘协语气中的叮嘱之意,袁熙心中感动,抱拳道:「陛下如此为臣着想,臣不胜感激!」
「请陛下放心,臣会好好把握机会的!」
刘协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此时,张合走入宣室,禀报导:「陛下,镇北将军张燕以及忠烈侯之子公孙续已经抵达邺城,在宫外求见!」
「益州传来消息,高干与张鲁议和并率兵退回并州,刘璋在麾下人的怂恿之下,已经与荆州牧刘备决裂。」
「此外,田丰暗中联络了乌桓以及退回关中的马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