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动员,也不需要废话,大军护着李泰出府。
魏王府外面街道上空荡荡的,一支禁军封锁各大路口,街巷,不允许任何百姓靠近,李泰在死士护卫下匆匆赶路,没多久来到玄武门。
玄武门进去就是宫城。皇宫分皇城和宫城两部分,皇城是文武百官办公的场所,宫城是李二办公和居住的场所。
玄武门将士吓了一跳,纷纷张弓搭箭,准备射杀,守城将领却微不可查地笑了,喝道:“没有命令谁也不许动手,都给老子将弓箭收起来。”
守门将士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放人进去可是形同造反的死罪,动手同样是违抗将令的死罪。
安抚好手下将士,守城将领赶紧下城楼。
早有心腹守着城门,得到允许后迅速打开城门,守城将领满意地笑了,快步迎上去,恭敬行礼道:“末将参见魏王!”
“你很不错,本王很满意。”李泰拍拍对方肩膀,一脸欣赏表情。
守城将领赶紧说道:“全靠魏王栽培,当年没有魏王出手,末将早已成路边骨,活命之恩永世不敢忘。”
“知道接下来怎么做吧?”
“知道,末将定当死守城门,不让任何人通过。”
“哈哈哈,好,事成后本王不吝赏赐。”李泰满意地笑了,大踏步朝前走去。
玄武门进来是后宫,没有禁军内卫,只有御马监一群太监,哪里是黑衣死士的对手,一路轻松杀进去,沿途寝宫纷纷紧闭门窗,吓得不敢出来,途经杨贵妃寝宫时,李泰想到了什么,喝道:“来也,去几个人将杨贵妃看好,别死了。”
这时,寝宫正门打开,杨贵妃站在门口,漠然说道:“魏王,你果真还是走了这一步,还让人看好本宫,好算计,恪儿去了西边,一旦得到汉王赏识,重用,本宫要是死了,你没法跟汉王交代。”
李泰莫名一慌,冷声问道:“杨贵妃果然深藏不露,居然猜到本王计划提前布局,那你能不能猜到我那三哥能走到汉州?”
“既然知道你狼子野心,自然有所准备,你在恪儿身边肯定藏了谍子吧?恪儿孤身上路,事先没规划路线,你的人怎么追?”杨贵妃漠然反问,前朝公主,本朝贵妃,历经两朝,能活下来无论心智、眼光还是手段,都不俗。
“你?”李泰脸色大变。
杨贵妃冷笑道:“只要我死了,无论自杀还是被杀,过错都将算在你身上,哪怕陪葬,不如你我做个交易,你保我不死,将来我说服恪儿不杀你,如何?”
“好算计!”李泰脸色发寒,被一个后宫女人算计如何能忍,可仔细一想,李恪用兵深得父皇亲传,又有李靖指点过,一旦投靠汉王,必被重用。
要是杨贵妃死了,无论自杀、他杀、陪葬皇陵,都是因为自己兵变引起,李恪肯定将这笔帐算在自己头上,交易于自己有利。
把人控制在手,说不定将来还能威胁李恪。
一番权衡,李泰憋屈地说道:“留下几个人看好她,其他人,走——”
说着大踏步而去,脸色阴沉的可怕。
杨贵妃见算计成功,暗自松了口气,能活着谁想死?
李泰成功,李二必死,贵妃就都要陪葬,有李泰保着,可免一死,要是李泰失败,李二暂时不会死,也就不用陪葬,活下来。
李恪也是看到这点,所以匆匆离开。
宫城分为三部分,太极宫居中,西边是掖庭宫,宫女居住和犯罪官僚家属劳动之处,东边是东宫,太子居所。
太极宫北门有两道,玄武门和兴安门,玄武门通往太极宫和掖庭宫,兴安门通往东宫,玄武门进来是天子的各位妃子寝殿,亭台楼阁,假山流水,湖光粼粼,格外别致,俗称后宫。
第791章 :夺位
穿过后宫就到了太极宫。
太极宫是天子办公、会客和休息之所,甘露殿居中,西边是孔庙,东边是神龙殿,还有一间佛光寺,三清殿、凌烟阁等,再往前是公主居所及其他配套用房,一路往南,出了两仪门就是中书省、太极殿、门下省、弘文馆等等。
李泰心怀大事,没心情欣赏沿途景致,一路急行,大部队很快穿过后宫,来到紫薇殿附近,一名内侍急匆匆而来:“奴才参见魏王。”
“父皇呢?”
“刚下朝不久,在甘露殿歇着呢,赶去示警的人已经被奴才拦住,其他守卫也被奴才支开,一切正常。”内侍赶紧说道。
“很好,没辜负本王费尽心思将你送上现在这个位置。”李泰喝道,意气风发,两眼发光,匆匆向前而去。
紫薇殿距离甘露殿已经不远,沿途不少人见李泰带着人杀气腾腾而来,没人上来阻拦,甚至都不敢多问一句,反而远远的躲着,这一带的内卫禁军将领也在昨晚接到某些人命令,早就带兵去其他地方巡视,不见踪影。
很快,李泰带人来到甘露殿,想到大事可期,兴奋得浑身都在颤抖。
“站住,什么人?”
一声断喝,贴身保护李二安全的护卫首领带兵冲上来。
“杀光他们!”李泰兴奋地喊道。
黑衣死士迅速出手,弩矢飞掠如雨。
贴身保护李二安全的护卫并不多,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倒下,护卫统领大骇,万万没想到有人能避开重重阻拦杀到这儿,见大事不妙,掉头就跑,连滚带爬地冲进甘露殿喊道:“圣上,有人兵变!”
“放肆!”
正在休息的李二大吃一惊,噌地起身走来,那么多大风大浪都经历过,自然不慌,无惧,快速思索着能避开宫城外禁军拦截,玄武门阻挡,还能避开太极宫内无数内侍、守卫忽然杀到这儿,此人身份绝不简单,难道是?
一个肥胖的身影闪过脑海,李二不由得加快速度,煞气冲天。
匆匆来到大门口一看,贴身护卫已经全部被杀,鲜血满地,李二目光迅速落在一人身上,上前喝道:“是你,饶朕这些年来如此宠爱,没想到是你。”
“儿臣参见父皇!”李泰冷笑连连,目光阴沉的可怕。
“你是如何办到的?”李二忍不住追问道,不搞清楚死不瞑目。
李泰讥笑道:“南衙禁军大将军的女婿是孔家的人,孔家本就支持儿臣,儿臣承诺事后取孔家嫡女为妻,封为皇后,孔家自然全力支持,让大将军协助一二。”
李二喝问道:“逆子,你这是要自掘坟墓,就算禁军支持,你又如何到此?”
“自然是走玄武门,说起来还得感谢父皇。”李泰冷笑道。
“玄武门?这不可能。”
李泰笑了,带着几分讥讽说道:“是不是觉得玄武门守将林将军忠心耿耿,他本姓王,王世充嫡子,战败被俘后,儿臣找了个模样相同的人替死,将其收留,改名换姓送入军中,并安排机会接近,取得父皇信任,当初可是父皇提议皇爷爷杀王家满族,这等大仇,岂能不报?”
李二脸色一僵,如遭雷击。
当年,自己发动玄武门兵变,杀进宫城,威逼老子,夺了皇权,而今自己亲生儿子居然效仿,杀进来逼宫夺权,这是历史的重演。
更讽刺的是,当初自己强攻进来,九死一生,差点失败,而今却有仇人之子里应外合,打开城门,逆子轻松杀进来,这是耻辱,滔天的耻辱!
特别是那句“说起来还要感谢父皇”更如一记重重的巴掌,扇得李二脸色火辣辣生痛,羞愤难当,悔不当初。
“哈哈哈!”
忽然,李二笑了,带着几分歇斯底里,几分癫狂,怒斥道:“当年,朕不得不发动玄武门兵变,但朕有一帮信得过、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你呢?看看你身边都是些什么人?”
李泰不明所以,看看身边众人说道:“都是本王信得过的心腹勇士。”
“心腹勇士?朕看是死士吧,你打算靠一帮死士掌管天下?还是说你背后支持的世家?”李二不屑地讥笑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