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言。
周勃跟吕泽对视一眼。
眼神颇为凝重。
他们眼下也听明白了。
扶苏那番话就是专门说给樊哙等人的。
容许他们进入到秦军,并借着秦军的体系去读书识字,五年后再出来合情合法的出来为吏,而樊哙有推荐信,则是可以缩短一定时限。
无论是三年,还是五年,即便樊哙没有斩获军功,但他都能从中学会一些基础的文字,到时就算出来为吏,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对,还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不至于为人诟病。
这种解决之法无疑很高明。
只是他们之前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过。
因为秦军是由秦人构成的。
他们内心都没有把自己视为秦人,自然不会考虑到这些,而听到樊哙的话,他们也陡然惊醒过来,现在身份变了。
他们是秦人。
或许还有这新老秦人之分。
但的确是秦人。
这同样也意味着,过去秦人适用的东西,他们其实也能慢慢得到机会,而扶苏似有意将这次的‘求贤’,变成一次新老秦人的‘融合’。
千金买马骨。
樊哙等人就被许诺了千金。
等他们日后从军队转职出来,对天下的影响力跟轰动性,不亚于商鞅的徙木立信。
也会让天下很多人改观。
若是原本专属秦人的一些特权,陆续放宽限制,容许他们关东秦人进入,只怕会有不少关东人跃跃欲试,因为秦人的体制,从某种程度而言,更利于底层。
想到这。
周勃跟吕泽都面露肃然。
他们脑海中都不约而同浮现了一个词语。
蚕食。
现在秦廷的种种举措,就是在不断的蚕食关东,将原本关东的民怨民愤,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化解,并悄无声息的放开限制,让越来越多人参与到天下的变革之中。
让越来越多人获益。
久而久之。
世人对秦的偏见将会越来越少。
甚至会对秦生出夸赞。
到那时。
就算六国贵族跟士人继续在暗中招摇诽谤,恐也没有多少人会相信了,因为秦廷是真心实意的‘让利’了,也真心实意的让关东底层获利了。
这是六国贵族跟士人给不了的。
在大秦朝堂步步为营,井井有条的针对下,大秦对天下的控制,将会逐步加强,直到彻底掌控,到那时,六国贵族跟士人再也掀不起任何风浪。
天下大势彻底定下。
想到这。
两人心中生出一抹骇然。
因为这是他们之前根本没有意料到的。
也根本没有察觉到的。
只是经过樊哙的事,再结合自身遭遇,这才由此推出。
他们这时也明白过来,为何扶苏会分批次的请他们赴会,为的便是尽可能让他们知情的少,如此也便于日后更好推进。
一通百通。
理清楚了这个事实。
他们很多事情都豁然开朗了。
为什么扶苏没有急着跟他们见面,而是故意多等了一段时间,恐未必真的是政事繁忙,而是有意为之,为的便是尽可能的劝退更多人,让很多意志不坚定,或者很容易满足的人退出,因为扶苏迟迟的不出面,无疑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让人误以为是自己才能不够。
亦或者扶苏心有不满。
在这种焦虑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到最后的,除了有真才实学的,大多都是已孤注一掷的人,而对于这些人,扶苏则表现的十分的诚恳跟亲和,也给出了相对应的应付之法。
让这些已陷入困兽之境的人,渐渐从困兽的状态走了出来。
并最终成了秦廷的拥趸。
这都是计划好的。
周勃深吸口气,额头已溢出了冷汗。
他伸手擦了擦冷汗,唏嘘道:“我们全都小看了殿下,这位素有仁义之名的储君,恐根本就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仁厚,反而更是精于算计,只不过算计的手段太过高明,就算我等明知被算计了,也依旧甘之如饴。”
“这般手腕权谋实在惊人啊。”
“怪不得萧何刘季,最终选择升迁了,恐这才是主要原因。”
“现在的天下,早已为秦廷织了一张罗网,只是这张罗网,还并未引人注意,也没有多少人察觉,但已经笼罩到了整个天下上方,随着时间推移,这张罗网,会一步步收紧。”
“最终……”
“将整个天下彻底收入其中。”
“就是不知暗中谋划这场方略的是何等人物。”
“实在令人毛骨悚然。”
周勃抬起头,望着洁净的天空。
在他的眼眸中,天空分明出现了一张无边大网,正在缓缓降落,而天下的所有人,都在这张罗网的网罗范围内。
他回过神,神色很庄重的看向樊哙,肯定道:“樊哙兄弟,你做的决定很正确,大秦的确有着非凡的魄力跟胆识,更有着我等无法想象的手腕跟手段,我等现在只是殿下布局天下的棋子,只要我们能做好棋子的本分,秦廷又岂会亏待我们?”
“六国贵族跟士人终是成了过眼云烟。”
第355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三日后。
咸阳城已清净许多。
半月前前来的人,已走的差不多了。
城中的任命告示,也张贴出去有数日时间了。
对于这份任命告示,城中市人情绪不高,只是简单看了几眼,就各自忙活自己的事去了,毕竟这是关东人的任命,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丞相府。
杜赫跟冯去疾相向而坐。
两人的身前,都摆放着一碗清茶,上面飘着淼淼白烟。
杜赫今日是来送各郡县前段时间呈上来的租赋税文书的,各郡县征收的租赋税数据在这段时间,都已经归纳整理好,只待丞相府进行最终核定了。
冯去疾端起茶碗,淡淡的品尝了一口。
面上不动声色。
他自是看得出来,杜赫是心中有事,不然以他的身份,不至于亲自送文书过来的,而能让杜赫如此不安的,多半还是扶苏殿下弄得这‘求贤会’。
对于这半月来的‘求贤会’。
他有所耳闻。
只是了解的越多,越是感到有些不敢置信,因为扶苏借着这次‘求贤’,做了太多事了,而他作为大秦丞相,对很多情况竟毫不知情。
这其实让冯去疾也有些不安。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眼下扶苏却跳过了自己。
这又如何让冯去疾不心生紧张?
只是他自不可能表露出来。
见冯去疾一副品茶模样,杜赫眉头微微一皱,还是决定主动开口:“冯丞相,你对殿下一手,借着这次求贤,暗中做一些自己的布置,有何看法?”
冯去疾淡漠道:“求贤令,本就是以殿下的名义颁行的,自然当由殿下一人完成。”
“殿下有自己的想法跟见解这是好事。”
“我又岂会有意见?”
杜赫冷哼一声,不置可否道:“这次求贤的确是殿下一手促成的,但很多事都是咸阳大小官府去做的,而今这些名声都落到了殿下头上,这固然是理所应当的,只是冯丞相,你其实对殿下的所作所为,之前也是不知情吧。”
冯去疾目光微阖,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他漠然道:“你这是何意?”
杜赫轻笑道:“我又哪有那么多想法,只是觉得殿下太过冒失了,自作主张,直接跳过我等大臣,擅自做主,给我等平白增加了不少事务,若是日后出了差池,陛下还会怪罪于我等。”
“杜赫心中多少是有些情绪的。”
“而且……”
“殿下的心思似太过深沉了。”
“在求贤之前,我等就颇为微词,只是殿下特意召见我等,让我等好生配合,而当时殿下是如何给我们说的?只是因为这些人满腔怨恨,愤世嫉俗,所以要多加安抚,我等身为臣子,自当遵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