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东伸手指了一下里面的人,“这里好多人,可能来了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住就走了,好不容易留下一些,也培养出来了,却又发生杜院长你说的这种情况。
找不到对象,或者有对象的也黄了,然后一个个的又全调走或者直接辞职。哎,难啊!”
杜衡颇有同感的点点头。
就自己现在看到这一幕,让自己市妇幼儿科的那些医生来,别说一个月,他们要是能干上三天不跑,杜衡都能觉得他们给自己涨了面子。
这个话题稍微有点沉重,杜衡便指着病区里的婴儿床说到,“病区的床位很紧张吗?”
梅东顺着杜衡的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全省的孩子都往这里送,而且周边省也会时不时的送来孩子,这里的床位怎么可能不紧张?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三个患儿一张婴儿床,这些都是已经处于观察期和恢复期的孩子,他们现在这个阶段,最多在这里观察两到三天,情况如果稳定,他们会立马被送出去,必须给后面病重的孩子腾地方。
抢救室、治疗室那边,情况稍微好一点,有些孩子可以单独有1张婴儿床,但是大部分也都是两个孩子共用一张婴儿床。”
听着这个病源数量,杜衡的羡慕可不只是在嘴上说说,他是真的打心底里羡慕。
如果自己有这么多的病源,他绝对可以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医生。
毕竟医生这个职业,是一个动手能力大于理论能力的职业,没有大量的病源做基础,就是抓来个博士,没两年也得荒废了。
杜衡羡慕的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不停的看着病区里的婴儿和婴儿床。
当然那些准确的说也不能叫婴儿床。
这个病区应该是为了充分的利用空间,能尽可能的多摆放机器设备,让医护有腾转挪移的空间,并没有放普通病房的那种大病床。
里面婴儿用的病床,就是那种普通病区护士用的,那种长八十公分,宽五十公分的送药车加护边而成的。
有些上面确实如梅东所说,有三个孩子。
但是有些病床上,放着四个孩子。
而最神奇的是,里面的护士很清楚自己负责的宝宝放在哪,里面来回穿梭的她们,并没有发生抱错孩子的事情。
当然了,可能有抱错,只是杜衡没有看出来。
绕着病区走了一大圈,杜衡被带到了梅东的办公室里。
梅东也说了很多,都是关于为什么邀请杜衡来会诊的话,算是和杜衡好好的客套了一番。
同时,梅东也在不动声色之间,完成了对杜衡的初步试探,他必须得知道,杜衡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杜衡当然也能听的出梅东言语间的试探,但是因为梅东表现的不明显,也不过分,所以杜衡也没有什么反感的情绪。
很快就说到这次要治疗的孩子本身,杜衡听梅东说完情况后,没有立马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说到,“梅主任,如果方便的话,我想给孩子做个全面的检查。”
梅东不意外杜衡的提议,要是杜衡没有这个提议,那才让他意外呢,“行,那就麻烦杜院长换个衣服。”
杜衡点头答应。
至于换衣服,其实就是个简单的说法。
要进到里面的重症病区,要经过全面的消毒和清洗,才能进入到里面。
当杜衡做好一切,随着梅东迈进病房。
这个时候,杜衡才猛然发现,他刚才在过道里听到的那些声音,和现在一比,完全就是小儿科。
刚刚进门的瞬间,他的耳朵就有了刹那间的失聪,而后脑袋里就是不断的嗡鸣声。
尤其是此起彼伏的婴儿哭声,说点难听的,让杜衡居然产生了强烈的身体不适。
也是这个瞬间,他更加清晰的体会到了,在这里工作的医护,她们的坚强的不容易。
这工作,真他妈就不是一般人能干下来的。
尤其是没有极强的心理素质,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绝对会崩溃的。
杜衡轻轻晃了一下脑袋,微微适应之后,听着耳边的啼哭,杜衡突然想到了刚才外面听到的那对双胞胎。
“……梅主任,我能去看看那个双胞胎姐姐吗?”杜衡把刚才外面听到的情况说了一下,然后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你说的这对双胞胎我清楚,在这边呢,跟我来。”
梅东没有犹豫,带着杜衡转个弯,便来到了一个单人小床前。
只一眼,杜衡便问道,“这对双胞胎是因为早产,从而心肺发育不完善?”
梅东点点头,“早产四十五天,还是双胞胎,刚送来的时候,每一个都只有两个巴掌大小。”
说着便叹息一声,“刚送来的时候心肺发育不全,很多检查做了都不准确,但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算是把两孩子拉回来了。前天的时候看孩子稳定了,我们便给孩子做了一个检查。
谁知道妹妹先天心脏无隔膜,加之心肺发育不全,根本没办法手术。”
废了老牛鼻子劲,最后却是这样一个结果,哪怕是已经见惯生死的梅东,还是忍不住的难受。
“其实这孩子要是心脏隔膜缺损,她都能等到心肺发育完全,然后给她手术治愈。
或者说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心肺发育是好的,我们也能帮她搏一把。
但是现在,什么机会都没有,为了不让她们家再花冤枉钱,便让直接出院了,已经没有治疗的意义了。
哎,这孩子早上还是我给签字给办的出院。”
原来不是医院故意多收钱。
杜衡原本就是不相信,梅东他们会为了钱这么做,现在有了答案,心里就更踏实了一点。
作为医生,他一怕不学无术的庸医有名气,二怕有名气的医院没良心。
不过话说回来,就这个病源量,他们也真的没有必要挣这个丧良心的钱。
“杜院长要不也看看这个孩子,有什么好方子,给这孩子也用用?”
杜衡摇摇头,“梅主任客气了,你们的治疗很好。这一眼就能瞧出来,这个孩子肺部发育已经纠正,心脏的发育也已经步入正轨,我就不胡乱插手了。”
不论是医生,还是病人,最忌讳的都是半路上车。
一个医生一个治疗思路,一个治疗思路就是一种不同的治疗办法,还有不同的用药。
只要病情在减轻,身体在恢复,一直治疗下去就好,千万别想有其他想法。
这半路换车,真的是害人又害己。
梅东当然也清楚这个忌讳,他说这句话,既是客气也是又一次的试探。
杜衡要是真信了,那就说明这人缺心眼,即便水平很高,开药之后,梅东也会思虑再三。
但是更大的可能,是梅东不会把杜衡说的话当回事了。
见此反应,梅东笑笑不在多说什么,而是直接带着杜衡往这次的目标而去。
“杜院长,这就是这个孩子当时的情况,今天是第四天了,孩子肌张力异常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是吸吮反射还是没有改变,现在还是需要插管送,他自己根本没有吸吮的意识。”
杜衡对着面前的孩子检查了一番。
小男孩,和自己治疗过的那个孩子的症状,能有百分之八十的重合。
而重合的这一部分,有一些比较的轻,但是有一些却又非常的重。
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这个孩子,就在检查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两次抽搐。
再加上到现在没有吸吮反应,也就是说这个孩子的某些伤害,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如肌体的神经控制。
就像我们以前常见的脑瘫患儿长大后的样子,身子走路发生测斜,面部肌肉无法控制等。
而现在唯一没办法确定的,那就是对智力的伤害有多大。
但是有了第一次的治疗打底,杜衡现在对自己的那套治疗方法,是非常的有信心的。不敢说完全治愈,但是能最大程度的纠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