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竟潮音文化只有运营偶像团体一个盈利点,方舟文化是影视歌三个领域全部制霸。
这差距太大了。
贺宏图每次在娱乐新闻、电影电视上看到方醒的时候,心情都有点复杂。
因为,六七年前。
方醒差一点就签进潮音文化了。
那时候,方醒还在参加《明日之星》。
本来是去当炮灰的,录一两期就会自然淘汰。
可是谁能想到,方醒在淘汰PK环节,直接上了两首歌《野鸟》和《夜曲》。
这两首歌直接让那一季的《明日之星》成为无法超越的现象级选秀。
那个时候。
潮音文化准备签方醒,但开的合同是标准的练习生合同,分成比例低,所有版权公司全拿。
而且,那个时候潮音文化非常强势。
毕竟当时潮音文化已经是偶像团体方面的巨头公司,拿捏一个还没出道的新人,不是手到擒来?
谁能想到,方醒宁愿退赛也不肯签约。
而当时的佟菲,看到了方醒身上的热度,在节目的制作上和潮音文化产生的分歧。
潮音文化想签艺人,然后压榨、吸血。
佟菲则是想做现象级选秀。
一个是为了签艺人,一个是为了做红节目。
双方的目标不一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潮音文化要求佟菲用淘汰方醒,来威胁他签约。
佟菲却为了节目能火,力保方醒继续参赛。
最终。
方醒每一期都拿出一首现象级歌曲,在节目里乱杀,到了无人能敌的地步。
直接把潮音文化原本人气断层第一的回锅肉选手干成糊咖。
贺宏图回想起当年的事情,总是不可避免的要叹口气。
当年的潮音文化已经是娱乐巨头,而方醒只是没出道的新人。
现在的潮音文化,还是那个潮音文化,方醒却已经是影视歌三领域制霸的娱乐教父,想捧红谁就捧红谁,根本不需要跟对手打招呼。
这种落差感,让贺宏图经常感觉不可思议。
他偶尔会想,要是知道方醒这么强大,当初就应该用最优厚的顶级合同去签方醒,什么条件都答应,甚至是直接给公司股票都不亏。
只是,他不是先知。
这个世上,没有哪家公司大老板,会给一个没出道的新人发股份。
所以,这种事情也只能想想。
……
原本路人、网友以为,极光少女已经很火了。
没想到在《欧若拉》霸榜两个月,准备结束霸榜期的时候。
方醒对极光少女的表现很满意,又奖励了两首歌单曲《热带雨林》和《半糖主义》。
这两首歌发布之后,又掀起了一波热度,接替《欧若拉》《痛快》继续霸榜。
而这两首歌,也直接把《逐星之光》的总决赛成团夜给干哑火了。
很多网友、乐子人都开始心疼潮音文化和前荧光少女成员了。
【下手太重了。原本以为《欧若拉》就已经挺狠的了。把《逐星之光》的热度干没了一半,没想到人家准备直播成团夜,竟然还出两首单曲,把成团夜也干下去了。】
【确实下手太重,是这货的风格。】
【心疼周雪妍一分钟,人家曾经也是被调教过的,竟然还这么狠。方醒,真有你的!】
【看样子,女团想要一直红,还是得看作品。不然就只能靠综艺刷脸。】
【不只是女团,娱乐圈都靠作品说话,不管是演员还是歌手。没有作品,靠综艺刷脸确实也能红,但只要没了资源,人气立马直线下降。】
【潮音文化也没拿出一两首能让《逐星之光》限定团大火的歌,从头被方醒踩到尾,这挖人砸钱砸了个寂寞。】
粉丝看到极光少女越来越红,而《逐星之光》成团夜结束之后,热度开始持续下降。
前荧光少女组合的粉丝开始担忧她们的偶像。
原本周雪妍、任倩倩离开光芒娱乐,签约潮音文化的时候,这些粉丝都在狂欢,现在看到方醒又捧了一个一线女团出来,又开始担忧偶像越来越糊。
甚至有粉丝开始讨论,周雪妍、任倩倩能不能回光芒娱乐。
事情变化太快,简直让人适应不过来。
第681章 新电影立项
“这是我们特效团队最新渲染的电影画面,方总看看,是否满意。”
孙建奇去年就和星云特效签了长约,而且拿了副总裁职位的期权。
合约签了,和星云特效的利益、命运自然就绑定在了一起。
目前星云特效正在做的项目,是一部国外科幻电影的特效。
这是孙建奇从国外带回来的项目,他在国外待了十几年,在特效圈也作出了成绩,自然有资源和人脉。
因此,他带了一些项目到星云特效制作。
方醒看着电脑屏幕里,是一片无垠的深空,一艘飞船在行星大气层外飞过,那画面有种惊心动魄的美。
看完这一段三秒钟的特效镜头,方醒点头称赞道:“不错,这个镜头做得很不错。”
孙建奇接着说道:“方总,这个项目大概还需要三个月就能完成,完成之后,暂时没有其他项目可以做了。
“我听一些同事说,方总可能会有新项目上马,所以想问一下,是否需要做特效。
“如果特效镜头需求量不大的话,我考虑飞一趟国外,再拉一个项目回来做。”
目前。
需要用到一流水平特效的项目,基本都是特效大片级别的电影。
而国内现在每年制作的特效片其实并不多,投资能达到5亿的特效片,数量更少。
而在这些投资达到5亿的特效片里,一部分会去找国外的特效公司做特效,还有一部分会找英博特效这种国内的老牌特效公司制作。
星云特效现在的技术水平虽然达到了国内一流,世界准一流水准,但刚刚崛起,资源和人脉还不够多。
所以,如果想要做大项目的话,孙建奇需要去国外找以前的人脉接项目。
方醒又看了几段特效镜头,说道:“大项目就先别接了,既然特效水平上来了,也是时候尝试拍一部特效片试试水。”
孙建奇听到这话,基本就懂了,追问道:“是今年就要做特效?还是等到明年?”
一般一部特效大片,从筹备到拍摄,再到后期特效,经常要两三年时间。
特别是筹备阶段,时间没数的。
毕竟特效大片,动则3、5亿的投资,甚至还有投资7亿的。
这种投资规模,如果没有影视投资公司看好,光拉投资就要很长时间。
不过,以方醒的拍电影的速度,一向很快。
只要立项,投资立马到位。
因为到目前为止,方醒拍的电影,基本都是方舟文化主投,没人愿意投,那自家公司直接全投。
这和其他影视公司不太一样。
一般的影视公司,在筹备一个项目,需要经过很多次商讨,确定剧本,然后影视公司评估剧本,定一个评级,估算大概要多少投资,然后才开始拉投资。
影视投资公司看到项目计划书之后,也要进行评估,确定是否有投资价值。
这样一番拉扯,几个月就过去了。
要是影视投资公司不看好这个项目,那么主创团队可能就要主动去找影视投资公司谈,到处“化缘”拉投资。
期间,还要不断的修改剧本,修改计划书,以此获得投资人的青睐。
这么一套流程下来,大半年就过去了。
然后还有试镜演员,如果演员档期不合适,还得等档期。
等一切都协调好之后,才能开机拍摄。
拍摄完之后,还要看剩下多少钱,再去找特效公司谈特效制作。
如果投资不够,拍摄阶段又花钱太多,不够钱做特效,这个阶段还会卡柱,或者降低特效水平。
总之,一部电影从立项到拍出来,要经过很多难关,关关都得过,最终才能把电影拍出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