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上台,站在幕布前,开始讲串场词:
“感谢音乐剧表演专业的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舞台。
“接下来,是一场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
“而且,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是我们东海音乐学院的骄傲。
“因为它曾经登上过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让世界听到了我们华夏的声音,听到了我们东海音乐学院的声音。
“没有错,接下来表演的小提琴协奏曲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表演嘉宾相信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因为他们都是我们学校的骄傲。
“他们就是指挥何兆林,首席小提琴陆湘儿,钢琴方醒……”
在东海音乐学院,方醒和陆湘儿的名字,已经成了学校的传奇。
一个拿了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的金奖,一个常年霸占音乐风云榜,电视剧热播榜。
甚至有很多大一的新生,就是因为方醒的名字,才报考东音的。
因此,大礼堂的学生,听到方醒和陆湘儿的名字,顿时欢呼起来。
欢呼声震耳欲聋。
坐在第一排的校领导,以前都没见过学生这么激动。
“这群小子,还是喜欢大明星。”副院长李卫东笑着说道。
“我们学校现在哪个学生不知道方醒和陆湘儿的名字?一些学生愿意花两三千元去看一场演唱会,可是方醒没开过演唱会,想看现场都看不到。现在晚会可以看到现场演出,激动是正常的。”陈朝楠也十分感慨。
……
以方醒的歌曲数量,完全够开演唱会的。
甚至有很多歌迷,每天都在网上问,方醒什么时候开演唱会?
毕竟,看现场和听CD,体验完全不同。
可是,方醒到现在,都没有开过一场演唱会。
这也导致,绝大部分的粉丝、歌迷,都没有机会看现场。
现在,东音的校庆晚会,能看到现场版的《梁祝》。
而且是陆湘儿、方醒,和东音第一交响乐团合作的顶配版,这可是花钱都看不到的演出。
第422章 《梁祝》再奏,如泣如诉
大礼堂舞台的幕布已经拉上。
主持人站在幕布前讲串场词,而幕布后面,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的布置舞台。
今晚校庆晚会的每个表演节目都是根据需求安排好的。
主持人的串场词要讲多少句,也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
因为串场词就是用来创造时间,来布置舞台。
交响乐相关的节目,所需要的准备时间是最久的。
因为有一百多件乐器需要安排,其中最难搞的就是钢琴。
钢琴的搬运要求很高,任何的撞击都有可能导致钢琴音阶失准,所以搬运的时候要非常小心。
东音毕竟是国内顶级音乐学府,在搬运、调校乐器方面,自然是专业的。
主持人的串场词已经讲到最后两句。
负责现场指挥的老师,打着手势,示意交响乐团加快速度。
等说完原本设计好的最后一句串场词之后,主持人侧头看了舞台一角的老师。
老师打了个手势,示意交响乐团还没有准备好。
主持人保持着微笑,临场发挥,继续接话。
即便一开始设计好了串场词,但有时候时间对得不准,这个时候就需要主持人的发挥了。
这也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基本功,在任何情况下,只要需要就要把串场词接下去。
“这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取材自民间传说,如泣如诉、婉约缠绵的曲调,总能让人沉醉在那优美的旋律里……”
主持人自由发挥,讲了一段关于《梁祝》的背景,等到老师打手势示意交响乐团准备好了。
他才将最后一句串场词说出来:“现在就让我们来聆听这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说完这句,他转身走向舞台一侧。
幕布也随着他的脚步,从中间想两边分开。
幕布拉开,露出了后面的东音第一交响乐团。
一百多位交响乐团的乐手,已经就位。
两组小提琴,两组中提琴,还有大提琴,大号、小号、长笛,都是东音第一交响乐团的顶配。
不过,还有几个位置的首席乐手还没有上场。
这几位首席,基本都是东音的教授。
还有陆湘儿这位小提琴首席,以及负责弹钢琴的方醒。
幕布拉开之后,各组乐器的首席才从舞台一侧上场,来到他们的位置上,拿起乐器做好准备。
方醒、陆湘儿和指挥何兆林一起上场。
方醒坐到钢琴前,略微调整了一下凳子的距离。
何兆林站到指挥台上,拿起指挥棒,伸手将乐谱夹正。
陆湘儿则是站到指挥台旁边,和何兆林交换一个眼神,表示已经准备好。
何兆林点了点头,陆湘儿便将小提琴架到肩膀上,准备就绪。
交响乐团全部就位。
大礼堂里有上千名学生,但整个大礼堂却安静得落针可闻。
这种情况很少见。
通常这种校庆晚会的观众,都是从大一、大二里抓学生过来看。
晚会演出通常会有点无聊,所以大礼堂多少都会有点吵闹。
可是,《梁祝》这个节目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能坐在这里的学生,每一个都是通过艺考脱颖而出,而且文化课成绩也要很好才行。
能考进东音的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水平都不会太差。
越是专业的人,就越明白《梁祝》代表着什么。
即便有个别学生比较懒散,开口说话,也会被旁边的同学制止。
今晚的《梁祝》,是花钱都看不到的现场演奏。
对音乐有向往的学生,清楚其中的意义,都带着虔诚的心态安静的聆听。
……
舞台上。
何兆林高高举起指挥棒,向下一划。
首先是定音鼓和低音提琴的声音响起,第一段是弱奏,微弱的琴声缓缓传出,如同大地般沉稳厚重。
紧接着,竖琴轻轻拨弄,弹拨出由中到高的五个音阶,琴声由沉稳厚重,走向清脆高远,仿佛要将听众的思绪从大地带向天空。
悠扬的琴声从舞台上传出,通过舞台的特殊扩音设计,在大礼堂上方回荡。
现场很多学生都不由自主的微微张嘴,赞叹这美妙的琴声,同时也是本能的想要听得更真切一些。
虽然人的听觉靠的是耳朵,但张开嘴的时候,可以让耳蜗听的声音更清晰,更响亮。
因此,人在专注听一个声音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张开嘴。
曲子继续演奏,突然,一阵清脆活泼的笛声传出,就像是天空突然传来了鸟儿的啼鸣。
这是长笛的高音区演奏。
而长笛组的首席,是东音长笛专业的博导倪月生。
因此,这段长笛一出,顿时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大师级的演奏,笛声一出,就非同凡响。
台下的大一新生,只觉得震撼,觉得这场演奏水准超过了他们的认知。
虽然在场的大部分学生,都听过《梁祝》的音频,但听音频和现场交响乐团的演奏,完全是两个概念。
因此,现场听到长笛博导倪月生的笛声,怎么能让人不心生赞叹。
大一的新生只是觉得赞叹,知道这场演奏好,但不知道到底有多好。
在场还有很多读研的学生,乐理知识更完善,音乐素养更高,听到倪月生的长笛啼鸣,纷纷摇晃着脑袋赞叹不已。
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顶级的享受,一场器乐演奏领域的盛宴。
随后,双簧管、单簧管等乐器陆续进入。
不同乐器的音色交叠在一起,让曲调层层递进,创造出灵动的音符,在空间中回荡,勾勒出了一幅鸟语花香、风和日丽的优美画卷。
而且,每一组乐器的首席,都是东音的教授,有些甚至是博导。
水准之高,已然是国内天花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