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兴业看一眼孙子,问道:“这个节目不是快录完了吗?还有什么大支出?”
陈文翰低着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陈立鹏接话道:“主要是宣传方面的支出,上个星期我才签了一笔两千万的宣传经费。
“这个项目是文翰在负责,我不希望自家人相互掣肘,所以也没有细查资金去向。”
这话听上去就有点意味不明了。
万一被陈兴业怀疑是挪用公司的资金,再解释就难了。
所以,陈文翰连忙解释道:“爷爷,这两千万是《潮流天团》的宣传经费,都是正当用途,每一笔都有账可以查。”
陈兴业自嘲般笑笑,问道:“我也没见这个节目收视率增长啊,宣传经费都花哪了?”
陈文翰脸色有点难看。
他确实没有挪用这笔钱,这笔宣传经费,确确实实花了出去,但《潮流天团》的收视率非但没有增长,反而还一路下跌,眼看就要跌破1%了。
而且,以他的身份,想用钱也没有必要挪用公司的资金。
陈母见儿子被逼问到哑口无言,赶忙帮腔:“《潮流天团》收视率不好,也不是文翰的责任。
“节目的制作团队没把节目做好,观众不喜欢,所以收视率起不来。
“文翰已经尽力了,况且一个节目收视率是高是低,就算是金牌制作团队,也不敢打包票。”
陈兴业用手指关节敲敲桌子,冷哼道:“我是要听你们的解释吗?我要的是结果,《潮流天团》投了2.5亿,如果连投资都收不回来,那今年第四季度的财报有多难看,你们心里清楚!”
陈立鹏考虑一会儿,说道:“爸,《潮流天团》的收视率确实不算高。不过,还是有办法减少亏损的。
“首先就是收回宣传经费,已经花出去的就没办法了,没花出去的,应该收回来了。
“公司计算过《潮流天团》的宣发投入和收益比,不太理想。
“我们也派团队收集过观众的反馈,观众普遍认为《潮流天团》只适合粉丝看,对普通观众的吸引力不大。
“所以,继续投入宣发,没什么用了。
“不过,节目在粉丝经济方面,还是有潜力的。
“如果加大人气榜的效果,吸引更多粉丝为她们的偶像投票打榜,应该能收回一部分投资。”
陈兴业考虑片刻,同意道:“就这么办吧。宣发经费全部收回,节省这个项目的支出。想办法赚取更多粉丝经济,多让那几个人气选手拉票。”
陈立鹏点头答应道:“我已经让公司团队制定计划了,现在人气榜第一是周宁齐,而且拉开第二名票数太多。
“这种情况不利于挑起粉丝的投票热情。
“所以,我和公司讨论过,准备扶持第二、第三名,让他们的票数跟上来,逼迫第一名的粉丝继续投票。”
“就这么办吧。《潮流天团》这个项目,必须要收回成本,否则会直接影响到威利建工的项目。”陈兴业表情十分严肃。
威利建工在宁云文化产业园的15亿项目,一直卡在刘健安那里,过不了审批。
刘健安压着威利建工项目的理由,就是威利建工背后的控股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存在很大风险。
因此,鹏程资本急需作出一个盈利的项目。
原本《潮流天团》开播时的收视率很好,如果能一直保持下去,盈利不成问题。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砸了2.5亿的S+选秀,收视率一路下跌,使得广告商失去了信心,纷纷撤掉广告。
导致《潮流天团》项目,跌到了收回成本都很难的境地。
不过,好在这个节目请的选手、嘉宾,都是国内顶流,粉丝经济充足。
只要加大力度收割粉丝的钱,还是有希望将亏损补上的。
饭桌上,陈家人从《潮流天团》聊到威利建工的15亿项目。
陈立鹏考虑这件事很久了,说道:“爸,威利建工那个项目,问题还是出在刘健安身上。
“我们要不要请他吃顿饭,试试看能不能走通他的关系。
“他确实在意官声,但没有人是密不透风的,总有办法找到他的软肋。”
陈兴业沉吟片刻,道:“那你就试试看吧。多给他些甜头也可以。只要他肯收,以后的事情就都好办了。”
安排完威利建工的事情,陈兴业又看向孙子,哼一声,教训道:
“你管好《潮流天团》项目,尽快把成本收回来。不要再想什么拉升收视率了,是个人都看得出来,这个节目已经没救。
“现在你最该做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尽可能保住收视率,不要降太多。
“同时从粉丝那里,把投资收回来。
“这群粉丝的钱最好赚,多让那几个人气选手站台吆喝就行。
“还有你,别再让我听到关于你的和哪个女明星的新闻,否则小心你的腿!”
陈文翰被教训了一顿,脸色很难看,但他不敢争辩。
《潮流天团》这个项目,确实是他负责的。
而且,刚接手这个项目的时候,他还信誓旦旦的要求增加投资,要打造成国内最火爆的偶像选秀。
现在,这个节目已经被放弃了。
这是他第一次负责S+项目,结果成了这样。
他心里很不服,但事实就是如此,没有办法争辩。
他呼吸几口,答应道:“爷爷放心好了,我肯定能够收回投资,不就两个多亿嘛。就算光靠粉丝经济,也能收回来。”
“先别夸这么大的海口,还是先保住收视率,稳住广告商。如果收视率跌到1%以下,恐怕还会有广告商退出。”陈兴业呼出一口气,最近对这个从小就被称作音乐天才的孙子,越来越不满。
他顿了顿,又说道:“我早就说过,让你继续读博,好好练小提琴,你在小提琴演奏上有天赋。你偏偏不听,非要进娱乐圈。”
陈文翰握了握拳,说道:“爷爷你放心,《潮流天团》就算再怎么差,也不可能跌破1%,我有办法保住收视率。”
……
与此同时。
方醒正在准备《中国好声音》终极考核的录制。
《中国好声音》从第七期到第十期,是四位导师的组内考核。
每一期播完一组导师战队的考核,决出组内四强。
到了第十一期,则是终极考核。
继续组内PK,决出组内冠军。
第十一期决出两个组的冠军,第十二期决出另外两个组的冠军。
方醒正在给组里的四强学员准备歌曲。
四强学员里,沈蒹葭刚刚签了合约。
另外三个学员,已经有经纪公司。
不过,方醒之前给节目定的规矩,就是不用合同卡学员。
如果他们唱得好,一样可以晋级。
方醒也根本不担心其他经纪公司的学员夺冠之后,影响自家公司的利益。
事实上。
《中国好声音》有个神奇的现象,导师比学员容易火。
学员即便夺冠,都未必能大火。
所以,方醒制作《中国好声音》的时候,就想好了,一切为了节目的热度服务。
只要学员演唱实力强,表现好,能够吸引观众,那就给他公平的晋级环境。
当然。
沈蒹葭签到方舟文化旗下,多关照一些是必然的。
终极考核是独唱。
方醒根据她的嗓音条件,安排了一首新歌,上个星期已经发给她,让她先把歌练好。
距离第十一期终极考核还剩两天。
方醒抽空发信息询问:“歌练得怎么样了?如果觉得音太高,可以考虑降一两个音。”
沈蒹葭:“我已经练熟了,不过音太高,我有点担心唱现场的时候出错。”
方醒这次给她安排的歌,高音确实非常高。
即便是学花腔的,都不敢说唱现场能够百分百不出错。
方醒:“别着急,明天过来公司,我们排练一遍看看。我看过效果之后,再考虑怎么调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