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终,能到方舟文化和企鹅影业手里的,大概会是40%左右,也就是10个亿。
在这10个亿里面,优先抵扣1个亿宣发经费,然后企鹅影业的分账票房10%的发行代理费。
梁鲸工作室是制作方,但在动画制作上,他们已经拿过钱。
《千与千寻》的制作费用是3000万。
这3000万就是用来制作动画的,其中大部分是梁鲸工作室制作动画的工资,包括绘画费、着色费等等。
所以梁鲸工作室在这个项目上,是没有分账,只有方醒额外给的三个点的奖励。
扣除掉所有的分成之后,最终方舟文化可以拿到的钱大概会是6亿左右。
一部动画电影赚6个亿,3000万的投资,20倍的回报率。
这简直就是影视投资领域的超级案例。
在《千与千寻》上映之前,很多资本公司,给方舟文化的估值只有三五亿。
可是,方醒先用一张专辑,创下1.2亿的销量。
接着又用一部动画电影,创造25亿票房的神话。
一部电影就能赚6个亿,可是在电影上映前,投资公司却只给5个亿的估值。
徐广毅作为企鹅集团投资部总经理,看到《千与千寻》的票房逆袭之后,才终于明白方醒一开始说的,等电影上映结束之后,再谈注资是什么意思。
两个月前。
方醒和张长峰、徐广毅讨论发行、投资合作的时候,方醒坚持要砸一个亿的宣发。
按照当时的预估,方舟文化很难赚回一个亿的宣发成本。
按照投资的策略来说,当一个公司即将出现项目亏损的时候,最佳策略就是等到亏损出现,公司估值下降再进行投资。
因此,徐广毅也觉得等《千与千寻》上映结束之后,再谈投资的事情更好。
只是,现在情况并没有按照他们的预想的剧本发展。
《千与千寻》逆袭成了国庆档的票房冠军,最终票房有希望突破25亿。
这也就意味着,方舟文化的估值要暴涨,而且是翻好几倍。
……
时间进入十一月。
企鹅集团希望可以在今年就完成对方舟文化的注资,稳住这个内容制作公司。
只要把方舟文化一路走来出品的内容数一数,就知道这个公司有多大的价值。
歌曲不讲道理的霸榜,而且是不需要和其他唱片公司商量,想怎么霸榜就怎么霸榜。
方醒新专辑发售一个月达到1.2亿销量,连麦林唱片的当家天王都被斩落马下。
现在,方醒制作、演唱的歌曲,已经占据企鹅音乐平台榜单的半壁江山。
而且,歌曲的长线收益非常高。
歌曲火了之后,KTV点唱,音乐平台收听,歌手翻唱等等,都有稳定的收益。
除了歌曲之外,方舟文化还有两部电视剧,其中一部现在还在喜剧分类榜第一的位置上。
已经播完一年半了,还能稳居喜剧分类榜第一,根本不讲道理。
现在,又出了一部动画电影,狂揽25亿票房。
这样一个内容输出的公司,价值可想而知。
因此。
《千与千寻》还没有下映,徐广毅亲自带着团队,到方舟文化总部,谈注资的事情,并且给出了新的注资方案。
两个月前,企鹅投资部给的投资方案是,注资1个亿,占方舟文化20%的股份。
当时,投资行业给方舟文化的估值是5个亿。
可是,《千与千寻》上映之后,事情就不是这样了。
徐广毅主动提高估值,给出了新的注资方案,想要注资两个亿,收购方舟文化20%的股份。
方醒没有同意这个方案。
经过几轮谈判之后,最终方醒和企鹅影业达成合作,进行交叉持股。
企鹅影业成为方舟文化的第二大股东,持有6.7%的股份。
方舟文化则持有企鹅影业2.1%的股份,成为第四大股东。
在合同上有附加条款,企鹅集团不参与方舟文化的经营管理。
这项投资达成之后,方舟文化贴上了企鹅的标签。
使得投资行业的资本公司,不敢轻易耍手段。
……
鹏程资本、鼎盛资本这些资本公司,知道已经很难注资方舟文化。
不过,他们发现了新目标,那就是梁鲸工作室。
制作出《千与千寻》的梁鲸工作室,是一个独立工作室,由梁鲸和几位动画制作师创立的工作室,不属于任何一家影视公司。
《千与千寻》火了,梁鲸工作室的价值也就水涨船高。
因此,很多资本想要收购梁鲸工作室,而且开的价码都不低。
毕竟是制作出25亿票房动画电影的工作室,价值自然暴涨。
梁鲸工作室虽然用梁鲸的名字命名,但工作室是五个人一起创立的。
因此,其他创始人不同意的话,梁鲸也没办法一意孤行。
两个月前。
方醒就和梁鲸谈过,希望注资5000万,收购梁鲸工作室80%的股份,然后将梁鲸工作室发展成为一家动画公司。
当时,梁鲸是愿意的,但工作室的其他创始人不同意。
因此,这件事就搁置了下来。
《千与千寻》上映一个月之后,梁鲸工作室也凭借这部电影,成为了风口。
很多投资公司,通过各种渠道,找到梁鲸工作室的几位创始人谈合作。
不过,梁鲸还是希望能和方醒继续合作。
他更在乎制作动画本身,而《千与千寻》的剧本是方醒给的。
他知道《千与千寻》能够成功,方醒有多重要。
梁鲸工作室的其他四位创始人,当然也不排斥和方醒合作,毕竟成功合作制作出了《千与千寻》。
有成功的项目在前,如果能够继续合作,当然是最好的。
当然,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钱要到位。
在鹏程资本、鼎盛资本等几家资本公司,找梁鲸工作室的几位创始人谈过之后。
十一月三号这天。
梁鲸工作室五个创始人,一起来见方醒,想要谈后续的合作。
方醒对梁鲸工作室还是有兴趣的,就看能谈成什么样。
“方总,我们几个商量过几次了,这次一起过来,想和方总谈谈收购的事情。”梁鲸主动发起话题。
“说说你们的想法。”方醒让他们先聊。
其中一位主要负责着色的动画师,抢先说道:“是这样的,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已经有十几家找我聊过,开出的收购价码已经超过一个亿。”
另外一位创始人接话道:“当然,我们还是希望可以和方舟文化合作的。”
梁鲸见几位同事一开口就把钱聊得太直白,连忙解释道:“方总,我们更想制作出好的动画,收购的方案,可以再谈。如果是方舟文化收购,会比其他资本公司低很多。”
方醒嘴角噙着笑意,不置可否的点头:“还有呢?”
那位名叫王宏远的着色师立即接话道:“其实一个亿的收购价格并不多,我们几个人也就分一两千万。
“以《千与千寻》的成绩,多的是投资公司愿意给这个价格,而且那些投资公司还承诺收购之后,还会给我们期权。
“所以,方舟文化如果想要收购我们的工作室,还是应该多点诚意。”
事实上。
在两个月前,梁鲸工作室还一文不名。
那个时候的梁鲸工作室,说是估值3000万,那是因为《千与千寻》的投资就是3000万。
当时,方醒就准备收购梁鲸工作室,并且开出了翻倍的价格,5000万收购80%的股份。
当时开出的这个价格,已经是很高的溢价。
和梁鲸谈的时候,梁鲸是愿意的。
但梁鲸工作室的其他创始人不愿意,觉得价格低了,想要赌《千与千寻》上映后,工作室的估值会跟着涨。
事实上。
方醒心里很清楚,《千与千寻》上映之后,梁鲸工作室的估值必定水涨船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