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过就知道了,说是动画影史前三,可能会被人质疑,但我还是要说,今年动画电影NO.1,贺岁档算明年的,所以今年不可能再有对手了。】
……
微博上,无数网友讨论《千与千寻》一票难求的话题,出了好几个热搜。
【我还是第一次经历,想看一部电影,买不到票的情况。以前就算是贺岁档,不说中间位置,旁边一点的位置还是随便买。】
【真一票难求,院线搞什么东西?不能多放映几场吗?别告诉我,电影还搞饥饿营销。】
【我看了一眼猫眼上的排片,《千与千寻》2号的排片是8%,只比1号多了3%。第一天76%的上座率,第二天才增加3%的排片,这特么什么瞎比操作?】
【院线出来挨骂。对,上帝要想骂你!】
【真难受。我都快被同学剧透完了,想看想得我心痒难耐,结果只能订到5号的票。真特么服了。】
【果然唱歌的搞电影就是不行,连排片都拿不到,真没牌面!】
【真没牌面+1】
……
第二天的放映结束,到了10月3号上午。
各大院线的票房数据汇总之后,猫眼APP上显示出了2号的数据。
《战神传》票房1.3亿,排片占比32%,上座率30%,比前一天的上座率低了一个点。
《摇滚探案2》票房1.2亿,排片占比27%,上座率37%,和前一天基本持平。
《侠之大者》票房9500万,排片占比20%,上座率35%,因为排片略有下降,所以票房也有所下滑,但上座率稳定。
票房前三的电影,各方面数据都算平稳。
《战神传》的情况稍微差一些,上座率开始下降,而且日冠都有危险。
票房排第四的,依旧是《千与千寻》,票房8200万,排片占比8%,上座率78%。
排片增加之后,上座率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两个点。
票房增长幅度高达60%,从第一天的5000万,狂飙到8200万,势头凶猛得让人咋舌。
10月3号上午。
张长峰看到2号的票房数据时,表情有点复杂。
因为《战神传》的表现,不如预期,排片降低之后,上座率还在降低。
继续这样下去,票房日冠,甚至有可能被《摇滚探案2》夺走。
喜的是,《千与千寻》的表现依旧抢眼。
排片增加之后,上座率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还涨了。
张长峰也有点后悔,要是前一天,就把《战神传》的排片降到30%,把那2%的排片给《千与千寻》,说不定数据会更好。
只是,那样的话,《战神传》的票房日冠就没了。
现在,企鹅影业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到底要不要保《战神传》的票房冠军?
如果要保《战神传》,那就必须增加宣发力度,进行观影活动,拉动观众观影热情。
这些手段都是有效的,但投入会很大。
正当张长峰沉思的时候,《千与千寻》宣发组负责人敲了敲总裁办公室的门,急切的说道:
“张总,我建议大力度增加《千与千寻》的排片。还记得方醒一开始提的要求吗?
“我记得一开始谈合作的时候,方醒要求的排片是20%。
“当时大家都觉得他是在开玩笑,现在看到《千与千寻》的上座率,我觉得他的要求是对的。
“《千与千寻》配得上20%的排片,不能再犹豫了,不然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第326章 票房反超,《千与千寻》的强大后劲
企鹅影业高层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商议《战神传》和《千与千寻》的排片问题。
《千与千寻》第二天的上座率78%,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
增加排片是必然的,但两部电影的排片如何分配,就是一个需要商议的话题。
如果可以,张长峰当然是希望两部电影都能拿到高排片。
问题是,其他电影发行公司也是这么想的。
《摇滚探案2》和《侠之大者》的票房都不低,特别是《摇滚探案2》第二天的票房已经逼近《战神传》。
在这种情况下,《摇滚探案2》的发行公司,也在积极争取排片。
《摇滚探案2》第三天的排片不涨就算不错了,想压它的排片,根本不可能。
因此,《千与千寻》的排片,只能从其他地方挤。
而最先被挤压排片的,就是《战神传》。
从第二天的票房数据来看,《侠之大者》的排片会略微下降,但下降幅度肯定不会太大。
因此,《千与千寻》想要大幅度提高排片,必然会挤压到《战神传》。
对企鹅影业来说,两部电影都是他们发行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很难取舍。
更何况,《战神传》已经拿了两天的日票房冠军,现在降低排片,就相当于把十一档期的票房冠军让出去了。
对一个电影发行公司来说,能拿到一个重要档期的票房冠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战神传》的演员阵容很顶,企鹅影业为了拿下《战神传》的发行权,投入了很多资源,不可能随便放弃。
而且,在影片后背,还有更多复杂的关系网。
《战神传》所代表的,不止是这部电影本身,还包括背后的制片公司。
《战神传》是映像传媒出品的大制作,投资3个亿。
映像传媒是电影行业的巨头公司,在电影圈能排进前五,几乎每年都会投资大制作上映。
企鹅影业和映像传媒是深度合作关系,现在砍《战神传》的排片,映像传媒肯定会有意见。
如果处理不好,甚至会影响到两个公司未来的合作。
因此,《战神传》所代表的是映像传媒的脸面。
事情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不仅如此,《战神传》的投资方不止一家公司,而是十几家影视公司。
企鹅影业也投了《战神传》。
也就是说,《战神传》是企鹅影业的亲儿子。
《战神传》赚得越多,企鹅影业可以分到更多利润。
《千与千寻》主要的投资方是方舟文化,企鹅影业只能拿到发行分成。
而且,企鹅影业一开始和方醒签的是保底2000万+5%的发行代理费。
看现在《千与千寻》的势头,票房轻松超5亿。
按照合同,4.5亿票房的分成,就超过保底了。
也就是说,企鹅影业最终只能从《千与千寻》这个项目里,拿到5%的发行分成。
就算《千与千寻》票房能到10亿,企鹅影业能拿到的分账不会超过5000万。
因此,企鹅影业在《千与千寻》身上,赚不了多少。
……
其实,看到《千与千寻》第二天票房数据的时候,张长峰是有些后悔的。
一开始就应该签10%分成的代理合同,那样的话,在《千与千寻》上至少能赚一个亿。
甚至,如果当初谈合同的时候,企鹅影业愿意垫付一个亿的宣发费用,完全可以把发行分成谈到15%。
只可惜,当时企鹅影业的审片部,对《千与千寻》的票房预估都不高,能到两三亿就算是黑马。
毕竟动画电影想要高票房,难度很大,而且还是2D动画。
没能想到《千与千寻》的势头这么猛,第一天76%的上座率,第二天增加排片后,上座率不降反升,到了78%。
这让企鹅影业内部分歧很大。
张长峰也不能怪别人,怪只怪自己眼光还不够准。
商业经营就是这样,高回报必然附带着高风险。
企鹅影业不愿意承担一个亿的宣发费用,自然拿不到《千与千寻》的高回报。
对于一个电影发行公司来说,赚钱才是第一目标。
《战神传》票房高,企鹅影业能够拿更多,所以高层还是更倾向于保《战神传》。
而且,拿下十一档期票房冠军,对公司来说更重要。
……
另一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