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这次的发售的是数字专辑,一首一首按顺序发。
不过,发歌顺序是可以进行调整的,顺序安排得当,会专辑销量影响很大。
“方醒那边的第一首主打歌,肯定是中国风的《菊花台》,要不要把我们的中国风也放出去,压一压方醒新专辑的销量?”麦林唱片的市场总监提出这个想法。
这个策略,在商业竞争上是可行的。
竞争对手推出一种产品,最好的对抗手段,就是立即推出一款同类型产品。
如果推出的同类型产品,在质量、口碑上能够压制竞争对手,那么在市场销售上就能占据优势。
即便推出同类型产品,和竞争对手相比略逊,也可以打破竞争对手对这类产品的垄断。
总之,在商业竞争中,推出同类型产品,挤压竞争对手,是最常规,也是最必要的手段。
只不过,这种竞争手段,放在唱片行业,就不一定合适了。
谭志冠听到市场部总监的提议,眉头皱了皱:“这个不能这么着急做决定,需要在讨论讨论。”
唱片行业和其他商品不太一样。
一旦两位歌手,同一时间,发布同类型歌曲,就必然会被拿来做比较。
而被比下去的一方,肯定士气大受打击。
一旦谭志冠的中国风发布之后,在听众眼里,比不上《菊花台》,反而会成为《菊花台》的垫脚石。
到时候,非但压制不了方醒新专辑的销量,还帮加了一把火。
不过,麦林唱片高层的观点分歧很大。
做市场的,都希望推出同类型歌曲,直接和方醒的新专辑形成竞争,以此压制方醒新专辑的销量。
但是,以许商言为首的音乐制作部门,则表情比较凝重。
谭志冠不希望自己的任何一首歌,被方醒比下去,所以他看向许商言,希望听听他的建议。
在音乐制作方面,还是许商言比较有话语权。
“许总监,你什么看法?”
陈立鹏听了市场部的意见之后,决定再听一听许商言的意见。
许商言和谭志冠对望一眼,神情有些严肃,缓缓说道:“星期六的时候,我就听过方醒那首《菊花台》了。
“综艺节目里唱的现场,而且是个搞笑综艺,歌曲质量确实不错。
“按照我的估计,录音棚的版本,声音质感,应该会更好。
“用我们的中国风和《菊花台》,正面较量,难度比较大。
“所以,我还是建议把我们的中国风往后放一放,发第二首主打歌。
“保证我们的销量,只要在销量上,压住方醒,这一仗我们能赢。
“这次是发新专辑,方醒或许能火一首歌,但比整张专辑的质量,我还是有信心的。”
陈立鹏听完许商言的话,已经明白这话背后的含义。
说白了,就是许商言承认了《菊花台》的质量,知道他制作的那首中国风,不是《菊花台》的对手,所以要运用策略进行避让。
其中,这样做的是对的。
况且,方醒在中国风这个类型上,风格早已经成熟。
正面硬碰硬,麦林唱片确实不占优势。
陈立鹏沉吟片刻,决定道:“既然如此,我们的中国风就往后放一放,先发另外一首主打歌,和方醒竞争专辑销量。”
……
中午12点。
到了方醒新专辑《不服》的发布时间。
歌曲早已经传给各大音乐平台,音乐平台设定好了发售时间。
8月2号中午12点,试听、购买渠道同时开启。
很多预购了《菊花台》的听众,早早就把这首歌放进了歌单,只是没到时间还不能听。
快到12点的时候,很多听众都打开音乐APP,等着听《菊花台》的正式版。
时间一到,各大平台音乐APP给预购了《菊花台》的听众发去通知。
全国各地的听众,同一时间播放《菊花台》。
那唯美伤感的歌声,从耳机中传出来: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躺
北风乱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
东海音乐学院的宿舍里。
一名躺在床上准备午休的女生,听到《菊花台》的歌声之后,坐起来对室友说道:“《菊花台》可以听了,正式版的声音细节更棒,我们这位学长,真是厉害。”
原本准备睡觉的室友,听说《菊花台》可以听了,也立即翻出手机,插上耳机,准备先听一遍这首歌再睡。
这时候,坐在电脑前的室友,已经用音箱播放出了这首歌,还跟着哼:“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
“讨厌,你们这是诱惑我也买。”宿舍里,还没有预购《菊花台》的女生听着室友外放的歌声,有些哀怨。
“我还有一张会员六折券,你要买的话,给你了。”坐在床上的女生决定把自己的打折券分享给室友。
“赶紧的,六折的话,这个可以买。”
《菊花台》一发售,很多人忽然发现,身边的朋友、同事、同学,全都在听,时不时就能听到那婉约唯美的歌声,忍不住也想点开音乐播放器。
第310章 全网刷屏,三天销量破百万
《菊花台》一经发布,从音乐平台火到微博热搜,又从微博热搜火到短视频、直播平台。
各大平台的乐评人都动了起来,开始试听、点评这首歌。
以前,方醒出新歌的时候,会有很多自以为资深的乐评人,觉得方醒是个新人,肆无忌惮的进行恶意差评,一副“点评你是给你面子”的表情。
可是,这些乐评人被打脸次数多了之后,开始学乖了,点评起来都“公正”了很多。
乐评人也是要恰饭的,很多大公司对乐评人有着影响力。
毕竟娱乐圈的大公司,掌握着很大的资源。
比如各大卫视、视频平台的音乐综艺,经常会邀请乐评人参加录制,这是乐评人知名度暴涨的机会。
大公司往往有这些音乐综艺的推荐名额,因此很多乐评人喜欢和大公司合作。
特别是潮音文化、普象唱片、麦林唱片这种人脉广、资源多的公司,旗下歌手发新歌的时候,乐评人的点评起来,通常都比较委婉。
唱得烂的,就说未来可期。
唱得不错的,就直接吹爆。
如果是小公司的歌手,出道一两年的新人,那这些乐评人就不客气了,一顿痛批,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
知名乐评毒舌杰弗森就是这种类型的乐评人,没有给他带来效益的歌手,有一万种方法批判。
乐坛很多出道不久的新人,都曾经遭到过他的痛批。
很不巧,方醒也不过是出道两年多,严格来说其实还算是新人。
以前的歌,没少被杰弗森拿来批判。
只不过,每次杰弗森把方醒的喷完之后,转头这首歌就登顶热歌榜,而且无一例外。
甚至这还让杰弗森获得了另外一个外号,从毒舌乐评人,变成了毒奶乐评人。
不过,随着方醒的国民度越来越高,敢差评的乐评人也越来越少。
甚至是有唱片公司,花钱找乐评人恶意贬低方醒的新专辑,很多乐评人也不敢接。
毕竟,《菊花台》前几天就在湘江卫视的节目上唱过。
基本上圈内的乐评人都已经听过,《菊花台》的好不好听,这些搞乐评的心里清楚得很。
这个时候逆风输出,到最后肯定会被打脸。
因此,《菊花台》发布之后,圈内乐评人的点评,观点非常一致,都评价这首歌是中国风类型的又一座大山。
像杰弗森这种拿了钱的乐评人,也只敢不咸不淡的提了一句《菊花台》,然后转头去夸谭志冠新专辑的歌曲,不敢对《菊花台》进行恶意点评。
因为《菊花台》还没有正式发布,就已经火了。
圈内的乐评人只是想恰钱,不是蠢,第一次在湘江卫视听到这首歌,这些乐评人心里就知道,这首歌肯定会霸榜,就看和谭志冠的新专辑相比,谁更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