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目前唱的六首歌,都是在节目上唱的,没有出录音棚版本,所以还没有正式上音乐风云榜。
方醒考虑了一下,道:“那就出《夜曲》《野鸟》的编曲版吧。出单曲就行,两首够了。”
所谓的发单曲,并不是只有一首歌,可以是一到三首。
EP则是迷你专辑,通常有五到八首歌。
专辑通常要十首歌以上,多的甚至有二十首。
运营部负责人补充道:“距离成团冲刺夜不到两周了,单曲发行之后,还需要时间发酵,所以这两首歌最好是尽快录好。”
方醒取出新买的笔记本电脑,笑道:“这个不难,两首歌的编曲我都已经做好。录音棚里一句句抠细节的话,两个小时一首,一个下午就能录完。”
其实,如果不追求一句句扣细节的话,方醒完全可以一遍过。
不过,既然是录音棚版本,还是应该稍微抠一抠细节。
一说到录音,梁宇松就来兴趣了。
作为音乐人,他其实不喜欢开会,更喜欢泡在录音棚里。
“那就这么定了,先出单曲,具体的运营策划,你们负责。走,我们现在就去录音棚,让我听听《夜曲》的编曲版本。”梁宇松一拍方醒的肩膀,就拉着往外走。
剩下的事情,交给松石唱片的运营团队就行。
方醒和梁宇松径直去了录音棚,开始录编曲版的《夜曲》。
原版《夜曲》的编曲,是编曲三巨头之一的林迈可做的,所以编曲也是这首歌的精髓之一。
即便是原唱歌手,也很少会特意去记编曲,所以《夜曲》的编曲,方醒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不过,方醒本身就会编曲,不记得的地方,可以自己补上。
梁宇松听完之后,对编曲版的效果很满意。
松石唱片的编曲大拿刘子铭听完编曲版《夜曲》,也觉得编曲不错,没有做调整,直接开录。
方醒站在录音棚里,开始演唱第一遍。
唱完之后看向棚外的两人,问道:“可以吗?”
梁宇松竖起大拇指,道:“声乐功底太扎实了,一遍过都行。”
地球上就存在录音一遍过的歌手,比如蔡琴、林志炫这几个顶尖唱将。
方醒还是希望可以再抠一抠细节:“要不再来一遍?抠一抠细节。”
“可以,再来一遍。”刘子铭示意可以开始,然后播放伴奏。
最终,不到两个小时,录完了两首歌。
实在是想抠细节也没什么可抠的。
特别是声音方面,怎么唱都是一遍过的水准。
只能在感情投入方面体现差别。
“录完了,剩下的工作交给后期就行。”梁宇松揽着方醒的肩膀,一起离开录音棚。
方醒想起一件事,问道:“梁总知道东海有什么地方能修小提琴吗?手艺稍微好一点的。”
梁宇松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事了:“上次打坏人家小姑娘的小提琴,心里过意不去?”
“是东音的同学,能帮就帮一下吧。”方醒回道。
“你小子不会是看上人家小姑娘了吧?”梁宇松一脸老不正经的样子。
“怎么滴?合同里可没有条款限制这个。”方醒跟他怼了起来。
“修乐器的地方我还真知道,跟我去趟办公室吧。我把名片找出来给你。”
梁宇松说着便回了办公室,从抽屉一大盒名片里,找出一张印有“知音琴行”字样的名片。
他把名片递给方醒,道:“这个琴行的老板以前是做手工琴的。不过,你得找那老老板,小老板可不太行。到了那里,就说是我介绍来的,他应该会帮忙。”
“谢谢。”
方醒接过名片看了看,然后塞进口袋里,转而聊起另外一件事情:“那嘉宾帮唱环节怎么弄?”
梁宇松想了一下问道:“你有人选吗?是在公司里找?还是在外面找?”
嘉宾帮唱环节,如果自己有人脉,可以请到知名歌手,自然是最好。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人脉,节目组也会帮找。
只不过,如果是节目组帮忙找的话,大概率是找上一届成团的天空少女成员。
“我也没想好。”
方醒确实没想过这件事。
梁宇松接着问道:“成团冲刺夜要唱的歌,你都已经准备好了?”
“差不多了。”方醒答道。
“要不这样,你把要唱的歌,录个小样发给我。我看公司里哪个歌手能唱。要是公司里没有合适的,那到外面去找。”梁宇松提议道。
“可以,小样明天发给你。”方醒答应下来,晚上回去,把编曲的最后部分编完,然后就给队员和梁宇松都发了一份。
第78章 蹭一节器乐合奏课
队员拿到歌曲的小样之后,开始埋头苦练。
方醒则是抽空回了一趟学校。
这段时间,时不时的会想起那个爱哭的小提琴女孩。
这种感觉就像是那首歌里唱的那样: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人就是这么奇怪,当某一刻内心被击中的时候,总想要去再看一眼。
到学校的时候,学校的广播正在播放《起风了》。
这首歌确实很有校园的味道,而且特别适合音乐学院。
尤其是其中那句:“我曾将青春翻涌成她,也曾指尖弹出盛夏。”
为了防止被人认出来,方醒戴上口罩才进校门。
走进教学楼,站在一楼的电子屏前,抬头看着电子屏上滚动的课表。
这个电子屏里,滚动显示每间教室的课程表。
方醒在电子屏上,找到管弦系二年级的课程表。
今天管弦系有一节器乐合奏课,在3楼的303教室上。
只在三楼,方醒也不坐电梯了,直接走楼梯上去。
303教室是一间大教室。
因为器乐合奏课是管弦系几个专业一起上课,确实需要在大教室上。
方醒走进303教室的时候,还没到上课时间。
教室里只有七八个人,三三两两的散落在教室里。
有的带乐器了,有的没带。
没带乐器的几个学生正在埋头自习,应该不是来上课的,只是随便找了间教室自习。
方醒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角落的位置坐下。
整个过程没有人关注,仿佛教室进来个人,和他们无关。
快到上课时间的时候,管弦系的学生陆续进到教室,找座位坐下。
方醒不是管弦系的,但坐在教室里,也不会有人来过问。
东海音乐学院和其他大学一样,不是本校的学生,也可以进来旁听。
距离上课还有五分钟的时候,两个女生背着乐器盒,一边说话一边走进教室。
其中一个正是那天被打坏小提琴的女生,听群里的同学说过她的名字,叫做陆湘儿。
另外一个女生没见过,背的乐器比较大,应该是个大提琴。
方醒坐在最后一排,歪着头盯着第一排的陆湘儿看,感觉她的侧颜有种莫名的亲切感,有那么一点仙剑游戏里灵儿妹妹的感觉。
……
管弦系二年级的学生陆续到齐,差不多有80人。
而且这80人,分成了十几个专业。
有的专业甚至只有一个人。
等学生到齐之后,方醒粗略数了一下,乐器很齐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单簧管,双簧管,长笛,萨克斯等等,该有的都有。
小提琴专业的学生是最多的,足有二十人。
最少的是大号,就一根独苗。
管弦系这80多人,差不多能组成一个交响乐团。
上课的预备铃响了之后,合奏课的老师走进教室,打开电脑,先播放了一个视频。
赫然是《少年中国说》的视频。
合奏课老师宣布道:“这首歌可能会在今年的各种晚会上演奏,所以大家要仔细听,回去先熟悉熟悉旋律。”
“什么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