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4章 公私两套帐
听到这个消息,连李云也有些愕然。
这会儿是正月天啊!
京城的朝廷都在休沐之中,要上元节之后,才会停止休沐,开始工作,你一个外派的刺史,地方上的首宪,一个衙门的最高领导!
打卡都不用打卡的人,正月初十都没到,骑马到各县视察去了?
李云「啧」了一声,感慨道:「真他娘的敬业啊。」
听到他这句话,一旁的刘博拍了拍李正的肩膀,对着李正挤了挤眼睛,笑着说道:「看吧,我就说二哥知道了,得骂一句脏话,你还说二哥改好了,不骂脏话了。」
李云瞥了他们一眼,没好气的说道:「老子这是语气词,没有骂人。」
说到这里,他回头看了看孟青,咧嘴一笑:「小子,这几天给你累的不轻,伱先回去歇着罢,给你放几天假。」
孟青低着头,情绪有些低落:「是…」
李某人笑呵呵的说道:「过了十五,再来找我,以后你跟孟海一起,在我这里跑跑腿。」
孟青闻言大喜,深深低头行礼,然后欢天喜地的去了。
李正看着孟青跑远的背影,笑着说道:「看得出来,二哥挺喜欢他。」
「这小子,有灵性。」
李云想了想,继续说道:「还有心气,胆识也不错,我带几年,将来说不定会有一番成就的。」
孟青这个人,李云是记得的。
没记错的话,当初在石埭县县衙门口,用棍子活生生打死石埭县丞的,应该就是他。
这个少年人,因为河西村的,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而且他很是有胆色,能瞧出来一股子英雄气。
好好培养一番,将来说不定就能成器。
不过这个时候,不管是李正刘博,还是李云本人,都没有太把孟青这个少年人当一回事,毕竟这个时候,孟青在他们眼里,还只是一个小家伙。
即便是李云,也只是先让他给自己当当跑腿,观察观察而已。
打发了孟青回去之后,李云带着一众人,来到了自己的住处,进了屋子点了炉子之后,李云脱下了身上厚厚的外衣丢在一边的椅子上,然后伸展了一下身体,开口道:「我不在越州这段时间,越州可有什麽变故?」
「那个姓杜的,都干了些什麽事?」
说到这里,李云看向刘博,又问道:「你们没有难为人家罢?」
一连三个问题,让众人都愣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条理比较清晰的刘博咳嗽了一声,回答道:「这十几天时间,越州百姓都在忙着过年,越州城没有什麽太大的事情,哦对了…」
刘博想了起来,开口道:「二哥你临走之前,让人贴出来的告示,就是把无主的田地租给佃户种的告示,年前年后不少百姓到衙门里来,说要租种这些田地。」
李云「哦」了一声,开口道:「这不奇怪,一成的租税,就等于是官府白白给他们种的,自然没有不种的道理。」
说到这里,他问道:「这个事情虽然不大,但是很麻烦,开春之前要全部弄好,不能影响了春播,你们办的怎麽样了?」
刘博抬头看了看李云,挠了挠头之后,开口道:「二哥,这事在衙门这里,已经基本上办好了,该发的文书都发了下去。」
李云有些诧异,然后很是欣慰的笑了笑:「看来,人都是被逼出来的,老九你长进不少啊,这麽繁复的事情都办的这麽利索,我还以为这事要我回来才能办下去。」
刘博神色更加古怪。
他看向李云,提醒道:「二哥,是那个杜刺史,到了越州之后,把一应的文书都接了过去,用了几天时间,就整理的差不多了,我拿过来看过…」
「都弄的很有条理。」
刘博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他昨天到各县去,好像也是因为这个事,说要去县里看一看,看看这些田地是不是真的无人认领,各县又是不是真的按照州里的要求,把田地分给佃户去种。」
「嚯。」
', ' ')('李云呆愣了一会儿,喃喃道:「还真来了个厉害人物。」
李正左右看了看,低声道:「二哥,他一过来,就跟咱们抢权,你不回来,我们没有主心骨,你现在回来了,要不要给他一些警告?」
「胡闹。」
李云看了看李正,正色道:「这分田地租给佃户的政令,当时是我定下来的,他如果只是为了争权,到任的第一件事,应该就是否了这道政令,这样才是乾脆利落,干什麽非要劳神费力的去做好这个事?」
说到这里,李云摸了摸下巴,小声嘀咕了一句:「不过他这麽做,倒也是收回了一部分刺史的权柄。」
嘀咕了这麽一句之后,李云不再去想这个新上司,而是开口问道:「瘦猴,城外的越州营,建的怎麽样了?」
此时,这里在场的只有李正,刘博,周良三个人,都是苍山大寨的旧人,因此李云还是依照着从前的称呼,而但凡有一个外人在场,他这个时候都会改称本名了。
这其实并不容易,习惯往往是下意识的行为,想要修正下意识,需要时刻让自己保持注意力。
李正连忙低头,回答道:「二哥,再有一个月,就能彻底建成了,现在咱们大部分兄弟,都已经搬进了越州营里。」
李云点了点头,又问道:「三叔,叛军…」
周良默默低头,回答道:「越来越少了,刚开始还常能见到扎堆聚在一起的裘典所部,最近一两个月,就只能抓到一些零星的。」
李云思考了一番,沉声道:「既然人已经不多了,那往后,也就不必急着捉拿那些叛军了,捉到的人,也不必充入越州营,等再过一个月,天气暖和一些,咱们直接开始徵募新兵。」
李云的编制是一千个人,但是当初他从苏大将军所部脱离出来的时候,因为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因此只有六百馀人,他是可以名正言顺的进行徵兵的。
最近几个月,越州营经过收纳叛军残部,已经扩编到了九百多人,只需要再来一次徵兵,越州营就能达成李云预期之中的一千五百人规模。
而这一千五百人,只要能够成军,达到正常军队的战斗力,那麽整个江南东道,除了观察使郑蘷之外,就要数李云,最是兵强马壮了!
周良应了一声,低头道:「属下遵命!」
因为离开越州十几天时间,越州的很多事情,李云都需要跟这些心腹们先通通气,因此这一天,他跟李正,周良等人在一起,讨论了整整一个多近两个时辰,一直到傍晚吃了饭,才各自告辞分别。
往后一连几天,李云都没有再去刺史衙门,但是相关的重要文书一个不少,还是送到了他的桌案上。
这一天,有一封从剡县而来的书信,被递到了李云的案头,从剡县寄信过来的,自然不会是别人,而是剡县知县卓光瑞。
这位卓知县,在信里倒没有说什麽太敏感的话,只是向李云问好,同时在信里,说了刺史杜谦正在剡县的情况。
这位卓知县,也是个精明的人物,他虽然没有在信里直接向李云问任何问题,看起来就是一封普通的问好书信,但是实际上,却是在通知李云的同时,询问李云对这个新刺史的态度。
从而,以决定他本人,对这个新刺史的态度。
这种行为,既老成又滑头,却又是官场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
李云思考了片刻,才给卓光瑞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自己一切都好,让他一切照常办理剡县的事务。
处理了一份份文书之后,李云又看到了一份来自民间的消息,大概是说,朝廷的禁军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准备出兵,剿灭叛贼了。
李云目前,没有太多官方信息渠道,他能够获知的消息不多,也不能保证全部属实,但是不管怎麽样,这份消息也多少给了他一些参考。
等把文书处理了之后,李云让人把刘博叫了过来,拉着刘博坐下之后,李某人也没有罗嗦什麽,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老九,过了十五你就出去,替咱们越州做买卖去。」
「以后,你那里单独一份帐,越州这里则是另一份公帐。」
这个事,李云去年就提过,刘博并不意外,当即点头道:「好,二哥,我这几天准备准备就动身。」
李云再一次拍着他的肩膀,缓缓说道:「机灵点。」
刘博嘿嘿一笑,拍着胸脯说道。
「二哥你放心,咱们无本买卖都能干得了,有本的买卖还能干不了?」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