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页(1 / 1)

('

牵制了五万魏军在魏县,司马懿不敢轻举妄动,只要其他两路大军各有突破,那就不愁司马懿不撤兵回援……其实等着就好。

现在着急决战的人应该是司马懿,而不是大汉。

所以吧,姜维的建议是,不要去跟司马懿争一时之长短,倒不如撤回所部军马,继续围困魏县,这样就足够了。

嗯,对了,还要记得新选屯粮地,苍山岭屯粮地已经暴露了,必然不能继续使用,得保障粮道安全。

经过姜维的再三劝说,张溪也觉得没必要继续这么拖下去……正准备下令让魏延和文钦回撤呢,文钦的军报到了。

魏军出兵五千,突袭了苍山岭存粮地。

这消息传到张溪手里的时候,张溪吃惊的同时,也高兴了……这个老乌龟,终究是没能忍住。

虽然张溪是不知道司马懿是怎么在自己的围城监视下出的城,并且一路上是如何悄无声息的避开汉军斥候的探查,抵达苍山岭的。

但是,五千兵马突袭苍山岭……真当文钦是泥捏的不成?!

更何况,苍山岭西北的繁阳县官道,那边还有魏延领着五千士卒在呢。

张溪立刻派遣军使去给魏延传令,让他急速驰援苍山岭。

同时,张溪又让姜维领兵一万,自魏县南下,形成第二道拦截网,务必要把司马懿给堵在苍山岭附近,来一个瓮中捉鳖。

最后,张溪又下令全军,开始集结兵力,三面攻城……务必赶在司马懿逃回魏县之前,攻克这里,让司马懿无家可归。

振奋精神,做好准备,张溪在隔天一早,亲自领兵来到阵前,准备指挥攻城。

然而……张溪却诧异的看到,司马懿的大纛,依然树立在魏县城楼之上。

而更加让张溪诧异的是,司马懿本人,居然就站在他的大纛之下?!

这顿时让张溪浮起了一丝不太好的预感……司马老贼居然还在魏县城内,难道自己中计了?!

而同样的内心感受,其实也在司马懿的心中浮现。

眼看着三个城门方向,少掉了两面大将旗帜,司马懿心中也是狂震……不好,中计了!!!

第1192章 苍山岭之战

魏县之战,在一种虎头蛇尾的气氛下,草草收场了。

张溪看到司马懿依然在魏县城内,总觉得自己是中计了,担心自己身后或者侧翼随时可能有魏军杀来,同时又担心魏延等人是不是遭遇了魏军的伏击。

为此,张溪有些神思不属,在攻城指挥应对上,也始终有些束手束脚,不敢全力进攻。

而司马懿这边呢,其实也没比张溪好到哪里去。

当司马懿看到只有南门外的张溪主动发起攻城,而东门和西门的魏延,姜维毫无动静,甚至斥候观察到两门营寨内都看不到两人旗帜,立刻意识到,自己派出去偷袭苍山岭的军卒,恐怕要遇到大麻烦了。

司马懿现在最希望的事情,就是尽快的结束当前的战斗,然后派出兵马,去接应偷袭部队,以免出现重大伤亡。

五千士卒的伤亡,其实司马懿还能负担的起,真正让司马懿担心的是……这次出兵去偷袭苍山岭的人,是老将郭淮和司马懿的宝贝二儿子司马昭。

这两人要是出点什么意外的话,司马懿这边还真的有点损失不起。

一个,是大魏老臣,朝中名将……如果因为自己的决策失误,导致郭淮战死沙场的话,那对军心士气的打击,可以说是非常大的。

另一个,是自己的儿子……虽然司马懿有六七个儿子,但问题是,真正成器的,只有长子司马师和次子司马昭,其他儿子都很一般。

如今司马师正在河东作战,胜负生死如何都难以预料,要是二儿子再出现点意外,那……司马懿得哭死。

因此,司马懿和张溪,各有各的顾虑,各有各的分心,导致这一场魏县之战,声势浩荡的开打,最后却匆匆结束。

双方都没有把精力放在城池攻防战上,继续硬打不过是凭白消耗士卒性命而已,不如不打,各自回营。

回营后,司马懿和张溪都立刻的派出了自家的斥候,去查探苍山岭方向的战事如何。

张溪这边还好点,毕竟他之前已经做出了应对,派出了姜维前往布防支援,如果前方战事有变的话,以姜维的能力,完全可以临阵应变,调整战术接应魏延和文钦,也来得及向自己求援。

而司马懿这边就比较麻烦了。

他本来就兵少,又是在围城状态下,能做出的应对本来就不多,要出城接应还必须先突破蜀贼的围堵……可问题是,现在魏县城内,有这个领兵能力的将领,只剩下一个半了。

其中一个,是他司马懿本人。

可司马懿显然是不能冒险离城区接应的,不管是出于应对张溪攻城还是出于稳定军心的考虑,司马懿都必须留在魏县。

至于半个……说的是贾逵。

其实贾逵是有这个领兵能力的,但问题是,贾逵的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

事实上,如果是按照历史进程,这个时候的贾逵本来就不应该还活着……历史上的贾逵,在石亭之战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而这个时空的贾逵,一直到现在都还活着,多活了好几年……不过现在嘛,身体状况真的说不上太好。

自从大军出征离开邺城后不久,贾逵就开始有些身体不适,但当时司马懿领兵突袭围困魏县的蜀兵,把主力大军交给贾逵率领,贾逵责任重大,因此始终不敢怠慢。

可等到贾逵硬撑着把大军带到魏县后,他就再也撑不住的,直接病倒了。

如今魏县鏖战也快两个月了,贾逵的病情依然没有什么好转,反而有逐渐恶化的趋势……这种情况下,司马懿怎么可能还会要求贾逵领兵出战?!

当然,也不是没有替代人选……比如说马隆。

事实上,蒋济曾经向司马懿推荐过马隆,但是吧,马隆投军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司马懿一不知道他的具体能力如何,二不知道他是否忠心,怎么可能把这么重要的接应任务交给马隆去做?!

而就在司马懿琢磨着,要实在不行,守城的事宜就交给蒋济负责,自己亲自领兵出城去接应的时候……贾逵抱病求见了司马懿。

贾逵是来求战的。

按照贾逵的说法,他这一生,从无到有,都是大魏给的,如今将军百战而死,也算是自己的归宿。

再一个……贾逵觉得,大魏到了如此地步了,作为大魏臣子,如果连最后的这点决心都没有,那就枉为人臣了。

为此,贾逵主动请战,抱病领兵,突出重围,去接应郭淮和司马昭。

而司马懿对此……老泪纵横的对着贾逵伏地而拜,然后同意了。

司马懿这个老狐狸,虽然从历史上来看,人品真不咋样。

但是吧,他还算是深受这个时代的价值观洗礼的人……自己能不能做到两说,但对于这样愿意为国捐躯的老臣,司马懿还是很敬佩的,伏地而拜,确实是因感而发。

当然,其中还有一半的原因,是贾逵这次抱病出征,不仅仅是为了大魏,还是去救他的二儿子。

所以吧,司马懿这一拜,还是挺真心实意的,然后再亲自挑选了五千士卒,其中还包括了司马懿自己的亲卫,统统交给了贾逵,让贾逵出城接应。

大约六天后,张溪和司马懿,都接到了己方斥候的回报,得知了苍山岭大战的结果。

郭淮领兵突袭苍山岭,虽然只有五千人,但郭淮还是接纳了司马昭的建议,大胆的分兵两千人给司马昭。

按照司马昭的建议,郭淮率领三千人突袭苍山岭正面防线,吸引文钦率领的五千士卒阻挡,而司马昭则从小路绕道侧翼,避开文钦建立起的粮仓防线,渗透到苍山岭内部,突袭放火,烧毁苍山岭汉军粮草。

有一说一,这个计划,一开始实施的还是很顺利的。

文钦是真的没想到郭淮敢只带三千人来突袭,他以为郭淮既然出现了,肯定是魏军主力到来,因此布防上确实有些头重脚轻,过于注重正面防御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