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页(1 / 1)

('

魏延确实跟张溪合不来,但并不妨碍魏延相信张溪的能力,魏延跟诸葛亮之间交往也不是特别密切,但魏延相信,一旦需要自己相信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就绝对不会让自己失望。

这是二十几年积累下来的感情,尤其是随着早年一起奋战的兄弟战友们越来越少,这群剩下来的人之间,彼此的信任,反而更加深刻了。

哪怕平时彼此关系再不睦,紧要关头,魏延还是会下意识的选择相信诸葛亮的。

当然,换成张溪也一样。

这才是魏延选择姜维谋略的底气所在……他是真的相信,诸葛亮能在没有任何情报支持的情况下,配合自己夹攻虎牢关。

可……说实话,诸葛亮要是在现场,知道魏延的想法的话,真的会说一句——魏老匹夫,太特么难为人了。

诸葛亮是一个成熟的军事家,又是出了名的用兵谨慎,他的很多战略都是建立在有足够情报支撑的情况下的……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放手一搏。

这个极少数情况,一般都是张溪坚持认定某种战略可行的时候。

这是诸葛亮用兵生涯近乎唯一的破例……反正诸葛亮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只要是张溪坚持去做的战略,往往成功率高的离谱,哪怕没有任何的情报支撑,他一样能把事情办成。

这才是诸葛亮愿意选择信任和退让的人……魏延可真的不是。

而且,这个时候的诸葛亮,真没太把心思放在虎牢关方向,他本人甚至都不在巩县。

虎牢关的王凌只有五千人驻防了,他无力再出兵对洛阳造成什么威胁,而诸葛亮在巩县也只有一万人,在洛阳只有三千人,兵力也相当的吃紧……这里要顺带说一句,那个该死的张元长,居然就这么名正言顺的扣着王文舒手里的两万士卒,不放回来了。

要不然诸葛亮也不至于在洛阳无兵可用。

也就搭着徐庶在陈留那边一路顺利,不需要诸葛亮派出机动应变兵力,否则的话,只有这么点士卒守卫洛阳地区,怎么看都不怎么保险。

但即使如此,诸葛亮也确实无力东进……就一万人,打个屁的虎牢关啊。

所以嘛,这段时间,诸葛亮其实是一直呆在洛阳处理政务,整理前线情报,做好后勤和情报传递,以及提前准备战后安抚工作。

他人甚至都不在巩县,哪怕虎牢关发生了什么异动,诸葛亮都不可能第一时间知道。

而在巩县负责军务,一边防御,一边没事儿牵制一下虎牢关王凌的人,是胡奋。

胡奋的老爹胡遵跟随徐庶出征了,而且现在也是独领一路兵马的人物……胡奋作为胡遵的儿子,诸葛亮自然是要把他留在了洛阳的。

一方面,洛阳也需要有人守卫,不能彻底留下诸葛亮一个光杆司令。

另一方面,不是所有人都跟关君侯一样,打仗喜欢全家上阵的……很容易一死死一个户口本的。

胡奋留在洛阳,本身也是诸葛亮出于对胡氏的看重和维护。

只是,胡奋并不是很乐意。

有一说一哈,胡奋的仕途,其实走的比他老爹要顺畅的多。

虽然说吧,论官职,胡遵肯定要比胡奋更高,早在十年前,胡遵就是左冯翊太守了,但有些事情,真的不能这么简单的去对比的。

这次北伐过后,胡遵的官职不会有太大的提升,毕竟上面已经没啥位置了,最多就是武职上会有一个提高。

嗯,根据功劳大小已经政治平衡角度考虑,胡遵大概能够到一个四方将军的职位。

可问题是,这年头,不论是汉,还是魏,又或者是吴,四征,四镇这样的临时官职越来越变得常设化,导致四征四镇将军的地位越来越高,隐隐已经有了超越四方将军,仅次于四大将军的意思。

简而言之,四方将军,如今不值钱了。

而胡奋的情况,跟胡遵不一样……胡遵当年只是向张溪主动投诚,并没有在张溪手下作战过,可胡奋可是正儿八经的经由张溪手下,一手磨炼提拔出来的人。

如今大汉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张溪手下出来的人,基本都能担当大任,起步至少是一郡太守,厉害的比如邓艾,蒋琬,费祎,王基,石苞等人,甚至都有宰执,或者四大将军之才。

胡奋,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关注,连诸葛亮都在留意……隐形的政治资产,可比他老爹要强的多,将来的前途也会大的多。

简而言之,有这么好的条件,又自觉自己能力不差的胡奋,对于只能在巩县驻守,偶尔去虎牢关外,例行公事的摇旗呐喊,耀武扬威的生活,很是不满意。

胡奋也想建立功勋。

可问题在于……手头真的无兵可用啊。

胡奋不是那种为了建功立业就脑子发热的愣头青,他还是有脑子的,知道就自己手里的这点兵力,压根不可能对虎牢关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但是呢,胡奋一直在积极的做着准备,他在巩县驻扎的这段时间,没事儿就打造一些云梯啊,钩梯啊,冲车啦这种攻城器械。

目的其实也挺单纯的,胡奋就是觉得吧,万一哪天洛阳有了援兵了,诸葛亮要出兵攻打虎牢关了,自己拿出这些攻城器械来,多少也是一份功劳。

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呢嘛。

真的,从司马懿从巩县退兵,兖州之战开打到现在,大概五个月的时间,胡奋在巩县闲着没事儿的就打造攻城器械……这么说吧,除了配重式投石车胡奋不知道怎么打造外,其他该打造的攻城器械,胡奋已经打造的差不多了。

而隔三差五的去虎牢关外溜达一圈,那也是胡奋的日常。

然后吧,某天,胡奋就发现情况好像有点不对。

虎牢关上的王凌,居然主动现身了。

这个事情不对吧?!

胡奋依稀记得吧,除了司马懿刚刚撤兵那会儿,胡奋领兵到虎牢关外耀武扬威的时候,王凌会出来看一眼……之后的几个月,王凌知道胡奋也是例行公事,连看都不出来看的了。

怎么今天这货居然还亲自登上关楼了?!

再仔细倾听……怎么好像这个虎牢关背后,隐隐有喊杀声传过来?!

难道……有人在背后攻关?!

唔……好像有机会可以立功了哈……

胡奋一想到这里,立刻兴奋的命人回巩县去取攻城器械,全军扎营,准备攻城。

顺带,胡奋也没忘了命人急速赶回洛阳,通知诸葛丞相。

第1144章 夹击虎牢关

诸葛亮接到了胡奋的急报后,仔细一琢磨,立刻发现了不对劲……火急火燎的就往虎牢关前线赶。

有一说一,诸葛亮终究不是万能的,他不可能提前预知到魏延会领兵攻打虎牢关,战前的战略部署中,也不存在攻打虎牢关的计划……此时的诸葛亮,确实是被这个突然的变故惊讶道了。

但诸葛亮终究是诸葛亮,通过自己的思考,很容易就能预判出,现在这个阶段会攻打虎牢关的人,大概率只有魏延。

兖州战事,是南北两线开战的形式,徐庶从南往北进攻,魏延钻入兖州腹地切断魏军退路……很显然,诸葛亮和徐庶之间的军报传递和联络一直保持通畅,诸葛亮完全知道徐庶如今的进军位置,根本没到虎牢关。

那么,就只有在东郡活动的魏延,有可能顺着东郡西进到河南郡,进攻虎牢关了。

而如今南线战事顺利,徐庶在往北推进,魏延在这个时候却反其道行之,突然西进攻打虎牢关……这只能说明,魏延军遭到了非常大的变故,导致魏延不得不寻求从虎牢关获得突破。

而这个变故,恐怕小不了……魏延再怎么喜欢用奇兵,基本的用兵概念还是有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也不会轻易弄险。

所以,诸葛亮预判,现在的魏延,恐怕情势已经很危急了。

因此,诸葛亮在接到胡奋的急报后,迅速做出反应,丢下手头所有公务,立刻带着自己的亲卫赶赴虎牢关,亲自应战。

诸葛亮不知道魏延手头还有多少人,也不知道魏延军中还剩多少粮草,更不知道魏延是否有足够的军械和攻城设备……一切都不清楚的情况下,才是最让诸葛亮心里没底的。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