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页(1 / 1)

('

而那些反应过来的骑兵,下意识的转身要逃,却发现,现在的地理情况,根本没有足够他们闪转腾挪的空间。

官道的左右两侧都是山石峭壁,骑兵根本无法攀爬上山躲避箭矢,而后退……身后的那些乱七八糟,看起来非常凌乱的鹿角,又再次影响了骑兵后撤。

再加上敌军的箭矢不仅密集,而且连续性非常的强,似乎完全没有射击间歇……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这五百骑兵,连一匹站着的战马都没有,连人带马,全部躺下了。

这个战果,不仅戴陵看傻了,连孟达都看傻了……这也太猛了。

但随后,戴陵陷入了沉思,而孟达则陷入了狂喜。

戴陵在犹豫不决,是不是该派出下一批进攻队伍,再要进攻的话,派多少兵力合适……而孟达现在只有一个念头。

赶紧趁着这个空档去修复鹿角,回收箭矢。

这个诸葛连弩二号机,确实威力巨大,但也有个缺点……太费箭矢了。

但对于现在的战况来说,有了这个大杀器的帮助,孟达更加有信心,能守住这个太行官道,建立不世功勋了。

第1118章 成功阻敌

太行官道的战斗,让戴陵陷入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地步。

尤其是在戴陵再次派出一千骑兵,顺着官道进攻孟达营寨,最后只撤回来不到四百人后,戴陵真的有点投鼠忌器了。

官道确实够宽阔,但再宽阔的官道,也不是平原,它的宽度始终是有限的。

而这一段地方,官道两侧基本都是山石峭壁,仅有的一些山坡都很陡峭,连躲避箭矢的地方都没有……在这种地形下,戴陵最多只能安排一千骑兵突击。

再多,不仅会影响到骑兵冲击的速度,而且就对面的箭矢密度,人数越多,对面的战果就越大。

纯纯的箭靶子而已。

这种情况下,戴陵真的很郁闷了……当初是哪个混球出的主意,让骑兵和步兵分开行动的?!

但凡现在带领手里能有个几千步兵,何愁这个小小的隘口攻不下?!

让骑兵下马当步兵用?!

这压根不可行。

骑兵不是不能下马步战,在一般的野战情况下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但并不适用于现在。

原因很简单,戴陵是率领骑兵出征的,他所携带的后勤物资里面,基本都是骑兵作战需要用到的军械,军中根本没有盾牌。

谁家骑兵出去作战还会带盾牌的?!

可现在的战场情况,没有盾牌的保护,谁能冲的过去?!

戴陵可以让骑兵下马步战,但没有足够的盾牌作为掩护,依靠步兵的速度,甚至可能连山石峭壁上的那三千弓弩手的攻击都抗不过,更别说去跟官道营寨上的蜀贼硬碰硬了。

所以啊,戴陵现在是真的在埋怨,当初到底是哪个混蛋出的馊主意,让步兵单独行动的……真的,这会儿只要给戴陵三千盾牌兵和两千弓弩手,他绝对可以轻易突破这个隘口,杀入河内郡去。

可惜,现实没有如果。

戴陵现在必须想办法,怎么顶着蜀贼这么猛烈的箭矢群,让骑兵冲到蜀贼的营寨前方去。

只要能让骑兵近身攻击,以骑兵的冲击速度和冲击力,那些堵在官道上的蜀贼,根本不足以给骑兵造成威胁。

现实的地利,限制了戴陵投入作战的兵力,那个鹿角阵,又限制了骑兵的冲击速度……这两个,必须想办法解决一个。

很显然,地利的问题,戴陵是没办法去解决的,那么唯一能解决的,就是那些个稀稀拉拉的鹿角阵。

虽然要解决这个鹿角阵,恐怕还得往里面不停的填人命……但现在戴陵已经没得选了。

再次组织出一支千人的骑兵突击队,列好阵型,往官道隘口方向去冲击。

这次的目标,不是要冲击到蜀贼营寨前,而是想办法摧毁鹿角阵里的鹿角,扫清骑兵的冲击障碍。

鹿角这东西吧,到底是木头做的,而且孟达临时打造的鹿角真不一定有多么的坚固,数量又少……曹魏的骑兵破坏起来,还算是比较容易一些。

尤其是第一排和第二排的鹿角阵,在诸葛连弩二号机的射程范围之外,不管是烧毁也好,是拖开也罢,总是好解决的。

麻烦的是后三排鹿角阵……得冒着箭雨去想办法烧毁。

但好在,鹿角阵并不多,戴陵认为,虽然困难,但也不是不能成功的。

没有了鹿角阵的防护,以骑兵的速度,击破官道上的两千蜀贼,就易如反掌了。

只是,戴陵能想到的事情,孟达这个老狐狸,能想不到?!

不管是军略水平还是临阵应变能力,戴陵跟孟达之间,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

这次戴陵派出的一千骑兵,在闯过了山石上的箭矢群后,才刚刚靠近第一排鹿角所在的区域,立刻就遭遇到了密集的箭矢群攻击。

孟达下令弓弩手前压,离开营寨保护,主动出击,用诸葛连弩二号机的强大火力,保护鹿角群。

而这个时候,如果戴陵的临阵应变能快一点,能果断一点,放弃进攻鹿角阵,转而直接突击弓弩阵……离开了营寨保护,在野外布阵的弓弩手,在一百三十余步的距离上,骑兵的威胁还是很大的。

甚至都不需要骑兵攻击到近身,只需要缩短到七八十步的距离,骑兵以骑射的方式,一样可以杀伤这些没有护甲的弓弩手。

可是,戴陵做出的应对,是下令这些骑兵后撤,重组攻击阵型……错过了最好的破局时机。

而孟达这边,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这次冒险出击,总算还是效果不错。

其实孟达一开始也没有想到诸葛连弩二号机的威力这么大,所以才会在两百步外设置了第一道防线……如今看来,其实在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设置防线就足够了。

这次冒险出击,不仅是孟达对戴陵应对的预判,同时也是孟达重新调整自己战术布置的机会。

击退了第三波攻击骑兵后,孟达立刻下令士卒把鹿角阵后移,移到一百五十步的距离。

同时,孟达又给山上的普通弓弩手传令,然他们集中兵力,缩小弓矢的射击范围,集中攻击鹿角阵前方的区域,弥补诸葛连弩二号机射程的不足。

反正孟达也看出来了,三千在山石上的弓弩手就算再怎么拉长攻击范围,以骑兵的速度而言,冲过去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杀伤力还不高,对魏军来说不痛不痒的。

那还不如集中起来使用,就守着这个隘口,作为诸葛连弩二号机的射程补充更好。

孟达这么一调整,戴陵这边是真的难受了。

经过孟达调整后的鹿角阵,全方位处在蜀贼的弓矢射击范围内,戴陵派出的第四波骑兵攻击只勉强拆毁了第一道防线上的七八个鹿角,就不得不在蜀贼的箭矢攻击下后撤。

而让戴陵更加无奈的是,这帮蜀贼还有足够的时间一边观察己方阵营,一边抓紧时间重新修复和增加新的鹿角。

虽然补充的也不多吧,但起码证明了蜀贼是有加强鹿角阵的能力的。

这就让戴陵很尴尬了。

除非戴陵有把握能一次性突击,突破过去,否则的话,只要给蜀贼机会,蜀贼就能不断的加固这个鹿角阵的防线……还打个屁啊。

四次骑兵出击,戴陵已经伤亡了一千八百多骑兵了……这么打下去,就算击破了这支蜀贼,估计自己也不剩下多少骑兵能活着进入河内郡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四次进攻无法对敌军进行有效杀伤,一直是自己这边在损兵折将……军中士气极其不利。

再这么打下去,士卒肯定坚持不下来,谁也不愿去打一场看不到任何获胜希望的战斗。

戴陵不是一个果决的主帅,他只是一个善于听命,善于冲锋陷阵的将军而已……面对这样的局面,戴陵能采取的手段并不多。

引诱敌军主动出击,离开隘口的方式,戴陵也想过。

他曾经伪装撤军,然后再突然折返,试图打追击的蜀贼一个措手不及……但他发现,不管自己是撤军还是返回,蜀贼根本一点要挪窝的意思都没有,就是守着那个隘口一动不动的。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