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战败,士气至少跌落一半,如果再被人堵在水寨内摁着揍,那军心士气早晚得完蛋。因此,羊衜找来了文岱,商议撤军的事宜。之前不能撤,是要掩护公安水军过江,可现在,从公安城撤回江北的九千士卒,已经在钟离牧的带领下快速回援江陵了。江陵水军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再加上自身战损超过了六成,战船只剩下三分之一,根本不具备再次作战的能力……这时候再不撤,等到朱然带领水军赶上来的话,可就真的走不了了。羊衜和文岱一合计,决定遵循张溪战前的安排,在守不住长江防线的时候,水军不做恋战,全军逆水而上,往巴东郡陈到处暂避。因此,当朱然再次率领东吴水军,准备去围攻江陵水军水寨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水寨,早已人去楼空了。懊恼么?!也许有点。后悔么?!那倒完全没有。朱然之所以在围攻羊衜的时候突然撤兵,其实也不是故意要放羊衜一条生路,而是因为在公安扑灭了渡口大火的周瑜,派出一艘小船来向朱然传令,让他快速击破江陵水军后,到公安渡口来接应大军过江。周瑜还特别让传令之人跟朱然强调,一定要快,要争取足够的时间……不要在水上恋战,咱们的目标,始终是江陵城。接到了这样的命令后,朱然稍微思索了一下,决定即刻退兵去公安。江陵水军,两万人只剩下七千人撤回水寨,战船从一百四十余艘锐减到只剩下不到五十艘,蒙冲战舰只剩下一艘……可以说,江陵水军,已经不具备在长江上跟东吴水军争夺控制权的能力了。围剿羊衜,不过是锦上添花的战绩而已。既然上大将军强调需要赶时间,那就先去接应大军过江,至于残余的江陵水军,最多也只能退守水寨苟延残喘……回头再收拾也是一样。就这样,朱然从大局出发考虑,暂时放了羊衜一码,去公安渡口接应东吴水军过江,然后,再率领水军回来围攻江陵水寨。虽然扑了一个空,但不管是朱然还是周瑜,其实都没有太在意。战役执行到这阶段,朱然的水军已经是完成了最重要的作战任务,如今周瑜手头兵力充足,根本不需要朱然的水军上岸作战,因此朱然现在的任务,就是屯居在公安附近,保障大军的后勤粮草通畅。逃走的江陵水军残部,在弃守水寨后,不管是整体作战能力还是后勤补给的缺失,都已经无法对东吴水军构成实质性的威胁。朱然要是有多余的精力,可以去搜寻这支残军,最后加以剿灭,如果不想那么麻烦,那只要保证水路粮道通畅,也可以了。现在的周瑜,正率领着两万两千士卒,快速往江陵方向前进。之所以是两万两千人,而不是更多的兵力,是因为周瑜需要在公安留下足够的人手防备。李球从公安渡口突围而出,程咨最终没有能够追上兵咬住李球,因此,在周瑜的脑海里,江南岸还是有一支数千人的蜀汉军队在的。这支军队,缺乏粮草补给,大概率是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但如果掉以轻心,让这支军队杀一个回马枪,抢回公安或者是公安渡口的话,那也是一个麻烦。因此,周瑜留下了吕岱率领三千人驻守公安城,程咨率领两千人驻守公安渡口,这才能放心的继续北上,进攻江陵。当然,最重要的是,周瑜不用担心自己的进攻兵力不足。江陵东面,不仅有诸葛恪的先头部队两万人,还有陆逊率领的后续援军六万人……汇合了这些进攻部队后,周瑜手里有超过十万人的进攻军队,并不在乎这五千人的缺额。而江陵东面的郢县战场,这时候的郢县守将州泰,已经弃守了郢县。一方面,是张溪下令,让州泰弃守郢县,摆脱东吴军的追兵,尽可能的领兵退守江陵。另一方面……州泰也不是傻子,自己手头就那么一万人,挡住诸葛恪的两万人还行,陆逊后续带着六万人过来进攻,自己是肯定挡不住的。如果是拖时间的话,州泰也许还能坚守上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但问题是,在郢县跟东吴军硬拼,并不是现在局势所需要的。州泰就算在郢县硬抗,他也不可能大量的杀伤东吴军士卒,毕竟郢县并不是什么战略要塞,它就是一座普通的小县城而已。因此,在张溪下令后,州泰没有恋战,而是立刻开始琢磨撤军的路线问题。从郢县退往江陵,最直接的路线就是从郢县西门而出,顺着官道直奔江陵东门……这条路最近,也最方便。但问题是,东吴军的领军将领,大概率不会是傻子。就算那个诸葛恪没脑子,从南部华容县杀过来的陆逊,如今也是东吴名将了,而且是那种谋略非常出众的将领。这种人,会想不到郢县可能的退路?!州泰怀疑,说不定陆逊已经派出了前锋部队,往郢县通往江陵的要道上埋伏了。因此,保险起见,州泰觉得,自己还是从郢县北门而出,一路往北走,然后绕一个圈子,从江陵北门入城。这么做,虽然会浪费一点行军时间,但相对来说,会比较稳妥。州泰做好了撤军的方略,而郢县城外的诸葛恪……诸葛恪虽然在历史上被张特这个小人物戏耍了一次,但那不过是他刚愎自用的结果,实际上,这个时候的诸葛恪,还没有那个刚愎自用的资本。虽然也有点自视甚高,但诸葛恪的脑子没什么问题。他有两万人呢,虽然攻下郢县的把握不大,但围困郢县的能力,还是有的。郢县西门方向,就像州泰所预料的那样,诸葛恪专门安排了五千士卒在那边设伏,毕竟那个地方,是郢县守军撤军的最近距离,不可不防。而郢县的北门,诸葛恪也没有掉以轻心。郢县四门,就只有西门和北门适合撤军突围,而诸葛恪手里也有足够的士卒可以调派,自然是要把有可能的漏洞都堵上才对。因此,除了常规围堵北门的一千士卒外,诸葛恪还额外的在郢县北门外二十里处,也安排了一支三千人的部队设伏,防止州泰从北门突围。而当州泰真的领兵往北门而出,突破了东吴军一千士卒的拦截,往北而行时……遭遇到了诸葛恪提前埋伏好的三千东吴军的伏击。第1002章 江陵保卫战开端诸葛恪的谋略没有问题,也确实打了州泰一个措手不及,伏兵起到了应有的效果。但诸葛恪也犯了一个小错误——他错误的估计了双方之间的兵力和战斗力的差距。但这事儿呢,严格说起来,也不能完全怪诸葛恪。诸葛恪在江东的时候,最大的战绩,就是平定山越之乱,但山越这个族群吧,能平定他们叛乱的人,并不在少数。从最早期的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山越就出来闹腾,到现在诸葛恪平定山越……中间有不少的东吴将领,都曾经有平定山越的履历。比如说吕岱,蒋钦,贺齐,全琮,周鲂等人……周瑜,吕蒙,陆逊这类统帅级别的将军,都不稀得去跟山越较什么劲。山越的战斗力也就那样,早年还能对不太稳固的江东政权有一些威胁,但这些年,随着东吴政权的稳定,山越都快成为东吴的丁口和兵源基地了。东吴方面每次平叛,都占据着兵力和战力的优势,平定山越叛乱并不是什么难事。诸葛恪之所以能在平定山越的过程中崭露头角,一方面是他有个好爸爸,有人替他吹捧,另一方面,诸葛恪采取的策略,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之前东吴方面平定山越,基本都是武力平定,虽然也能搞定山越,但多少都会有些拖拉,而且这些平定的区域,大概率过不了几年,山越又会复叛。没办法,大山里的冬天,人是真的过不下去啊。但诸葛恪采取的策略,与其说是武力平定,倒不如说是政治平定……先用武力威慑,让山越不敢主动出山交战。然后用四面围堵的方式,逼迫山越百姓出山,使得山越丧失了最大的反叛依仗。最后用近乎偏袒山越众的做法,收拢山越的民心,引导更多的山越众出山,接受东吴的统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