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页(1 / 1)

('

而已诸葛亮的智商,稍微的琢磨了一下,顿时就猜到了可能性……算算时间,应该是文长和士元他们,在弘农郡那边闹出声势来了。

而且看魏贼现在的应对来说,这个声势,恐怕也小不了,至少是威胁到了后方洛阳的安全。

很显然,现在的司马懿,大概率是有两种应对可能——要么速战速决,要么立刻回军救援洛阳。

反正不管是哪个可能吧,先打一仗提升一下士气,总是没错的……这大概就是王凌主动出城求战的原因。

既然是这样的话……诸葛亮下令全营,做好警戒工作,避战不出。

同时派人去给张溪传信,让张溪做好同样的应对准备。

之前你司马懿当乌龟不出战,现在你想要战了……对不起,轮到我们不出战了!!!

好嘛,这下,不只是王凌郁闷了,司马懿也郁闷了……这年头,报应来的就这么快的?!

但转念司马懿一想,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你蜀贼是进攻方,你都选择了闭门不出,那我这个防守方闭门不出,岂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司马懿琢磨着,这两天,持续让王凌带兵出城去挑战,以此为假象迷惑蜀贼,实际上,自己趁着蜀贼闭门不出的这段时间,直接悄悄的撤兵不就好了。

只要给自己两三天的时间,提前撤兵拉开距离,那蜀贼想追上来,其实也没那么容易的。

只是这么做的话,多少有些对不起王凌……他那一万人想要撤下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甚至,一旦被蜀贼识破了的话,那很有可能,王凌会陷入到蜀贼六万人的围攻当中。

所以这事儿吧……司马懿到底还是不会在战场上卖队友的,他主动找来了王凌,向他摊牌了这个撤军计划。

反正吧,这个鲁阳城内,有能力领兵撤退的,就咱们两个人,总得有一个人留下虚张声势。

要么是你,要么是我……你觉得谁合适?!

面对司马老狐狸的询问,王凌心说,我有得选么?!

你是洛阳留守,是一军主帅,岂有让主帅留下断后的道理。

这事儿不管多危险,最后不还得是我来承担嘛……自己主动站出来,将来能脱身回洛阳,这大小也能算是一桩战功,要是这时候推脱不干,万一司马懿翻脸,给自己安一个临阵退缩的罪名,自己也没处说理去啊。

所以……就这么来吧,还能怎么滴!!!

就在王凌认命,隔天继续领兵出城去挑战的时候……蜀贼营地的大门,突然就开了。

倒不是蜀贼出战了,而是蜀贼派出了一个军使,带着一封信,交给了王凌。

其实也不是真的给王凌的,而是希望王凌转交给司马懿的。

这是一封大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大魏洛阳留守,征西大将军司马懿的信。

第944章 撤军

司马懿不傻,诸葛亮更加不傻。

而且就算诸葛亮真的犯傻了,这边不还有一个张溪呢嘛……张溪可是诸葛亮亲口承认,比他还要用兵谨慎的人。

当张溪接到诸葛亮的书信通知,让他也同样坚守不出,不要答应魏军的约战时,张溪是一脸纳闷。

就司马懿那个老乌龟,他还能主动出战?!

我怎么不知道?!

张溪的脑子也不笨,反应更不慢,再加上诸葛亮也把对魏军的主动出兵的猜测写在了书信内告知了张溪,因此张溪现在也明白,为什么魏军要主动出战,而诸葛亮又为什么要坚守不出了。

只是……张溪立刻回信诸葛亮,就问了诸葛亮一个问题:出战的主将,是不是司马懿?!

反正张溪所在的西门,司马懿可没有主动出战,所以张溪询问诸葛亮,是不是司马懿跑到南门去找诸葛亮约战了。

又或者,出战的不是司马懿,只是司马懿麾下的部将?!

如果是司马懿主动露面出战的话,那没啥好说的,坚守不出就好,在这里拖得司马懿时间越久,对魏延,庞统那一路进兵就越有利。

而如果出战的不过是司马懿麾下部将的话……以司马懿这个老狐狸的性格和智商,指不定现在是在盘算什么阴谋呢。

诸葛亮被张溪这么一提醒,突然也醒悟了过来……确实,这司马懿要是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溜了,那自己丢人可就丢大了。

所以,诸葛亮稍微琢磨了一下,就写了一封信,在王凌再次来营寨前挑战的时候,交给了王凌,让他转交给司马懿。

其实就是诸葛亮告诉司马懿,你要约战,可以,我答应了……但问题是,主将地位不对等。

我诸葛亮好歹也是大汉丞相,这次北伐的主帅,我的对手,也应该是你这个洛阳留守,曹魏的征西大将军。

你派一个部将来跟我邀战,我能同意才是怪事呢。

这是身份,地位,礼仪的问题,不能搞混了。

如果你司马懿真心想要邀战的话,那就在三日后,鲁阳南门,我们各自为一军主帅,双方各领一万士卒,一决胜负。

这封信,交到司马懿手里,其实司马懿是有点小动心的。

他的本意,就是要寻求一场不大不小的胜利,然后趁着蜀贼在失利后的休整期,自己悄悄撤兵,回援洛阳……这样就不用担心蜀贼追击太快了。

毕竟刚刚经历了一场失利,蜀贼必定士气不振,这时候即使能察觉到自己退兵,一时间也无法整理军队追上来……即使追上来,威胁也不会太大。

而且吧,比起难缠的张溪,诸葛亮这个人,一直都是以文官的形象出现的,他也许有一定的军事水平,但跟张溪比起来,大概率应该是不如的。

是,王凌被诸葛亮欺负的很惨,但王凌的那点军事水平,司马懿也不觉得有多高明,自己来跟王凌对阵,一样能欺负的他很惨……这说明不了什么。

所以……要不答应下来?!

反正就三天的时间,洛阳那边总不能连这三天时间都撑不住……自己不是回信要求辛毗,至少撑十天的嘛。

这点时间还是有的。

而就在司马懿给诸葛亮写信,准备答应这次约战的时候……辛毗的第二封召回书信,送到了司马懿的军中。

司马懿看完了辛毗的这封召回书信后,直接开始在自己的营帐内转起了圈子。

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司马懿的预料。

司马昭主动领兵去救函谷关,这件事,让司马懿欣慰之余,又感到了一阵痛心。

欣慰的是司马昭到底是自己教出来的儿子,战略眼光不错,看出了函谷关的重要性。

而心痛的是……就五千士卒去守函谷关北侧大道,那根本就是拿命在赌自己能不能撑到有援军到来。

很显然,司马昭等的援军,其中一路,就是司马懿这一路的回军。

而很不幸,结合辛毗信中所言,恐怕司马懿这一路援兵,会是司马昭唯一能指望的援兵。

河东郡居然在这种关键时刻,迟疑不决,对支援洛阳表现的犹犹豫豫的。

司马懿本身就算是河东世家的一员,河东,河内不分家……因此司马懿很清楚,河东世家们到底在想什么。

但问题是,这种时候,如果不能保住洛阳,让大汉重归洛阳了……咱们这些当初支持曹魏的河东世家们,能有几个不被大汉清算的?!

别的世家不知道,但他司马家,肯定是逃不过去的。

毕竟,当初河东世家里,司马家是第一批投靠曹魏的世家,甚至曹操的出仕,还是司马懿的老爹司马防举荐提拔的。

这要是让大汉重回河洛,河东的大小世家们,能有几个可以跟曹魏撇清关系的?!

可这个问题,司马懿能拎得清,河东世家们一时被利益所惑,再加上这些年被曹丕惯出来的世家德行,这些世家们总觉得朝廷离开了世家就无法治理朝政……让他们的脑子有些不清楚了。

不管怎么说,河东的援军,一时间是无法指望了,而兖州那边,贾逵自己都有不小的防御任务在身,再加上东吴也不是省油的灯,趁火打劫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指望他能领兵来救洛阳,也不现实。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