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好说文聘到底是真的觉得可行,还是单纯的给张溪面子……但至少没有直接提出反对意见。水军老将都觉得这么做也许能行了,那张溪就想着,要不先试一下吧。就这样,张溪就下令,把两艘蒙冲战舰进行改装,拆除了战舰的上部结构,一前一后各固定了一台配重式投石机。这次出水寨作战,其实张溪真没想直接就这么发动进攻,他只是想找个地方试试,这么做能不能起到自己希望的作用……可是在架不住东吴水军的反应太迅速,也太激烈了。张溪这边才刚刚率领水军出水寨,在江面上摆好作战阵型,还没来得及派出测试用的船只呢,东吴水军就已经过来了。没办法,敌军都打上门来了,张溪总不能现在撤走吧……再说了,实战不是最好的测试条件嘛。当然,张溪也没想着就这么跟东吴硬拼,他琢磨着吧,要是看着实在不行,就领军撤回水寨,依托水寨继续防御就是了。然后吧,事情的发展,简直顺利到张溪自己都没有料到。很显然,东吴军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水战战法,一时间也有些不知道怎么应对,给了张溪对阵型进行微调,然后先发制人的时间。紧接着,东吴水军先锋的应对又出现了错误,完美的契合了张溪对敌军进攻方式的期望,张溪立刻下令全军聚拢防守,同时让蒙冲战舰上的投石车往东吴水军的中后部位攻击,阻挡敌军增援。论临阵应变,别说留略,就是朱然都不一定能比张溪更快。虽然张溪的应变套路,还是陆上作战的那一套,但问题是,在现在的情况下,意外的管用。当然,最有利的条件还是天气水文条件——张溪军占据着上游有利条件,又正好赶上了长江秋汛的尾巴,水流速度不低,风浪却不是很大。水流速度严重拖累了东吴军的进攻速度……他们本来就是逆流而上进攻的,难度不亚于陆战上的爬坡作战。而风浪不是很大,又能保证水战弓矢和配重式投石车的射击精度,起码不至于偏离的太远,可以精准有效的打击东吴军的中后连接部,割裂东吴军前锋和后军之间的联系。这么多有利条件,全让张溪给赶上了,运气是真的好到不行。就这样,一个明明不懂水战的指挥官,愣是在水战中,压制了号称天下第一的东吴水军。更要命的是,面对这样的套路,不仅仅是留略,就是朱然,苦思冥想之下,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出来。如果在战事一开始就由朱然来指挥作战的话,他大概会选择冒着巨石的威胁,集中优势兵力攻击一点,撕开蜀军战船的保护,直接杀向那两艘蒙冲战舰。只要解决了那两艘蒙冲战船的威胁,剩下的蜀军水军就没有什么大威胁了。但问题是,朱然想是那么想,但真那么做的话,其实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逆流而上,进攻速度如何保证?!集中兵力突袭,如果中途被敌军的石块阻断了后路,后继无力的话怎么办?!即使靠近了敌军的蒙冲战船,以蒙冲战舰上的兵力配置,如果无法顺利夺船或者无法击毁,又该怎么办?!只能说,朱然的做法,是他现在能想到的唯一正解,但能不能真的解开现在的局面,朱然也没有足够的把握。但总比现在这个被动挨打的局面强。现在就算朱然想要破局,也已经没有办法了。前面是自家人在奋战,根本攻不进去,头顶上方不时的飞来石块,不仅射程极远,而且精度高的吓人,根本不像是普通的投石机投出来的石块。即使现在选派精锐船队重点突击,也已经没有了作战条件了。因此,朱然唯一能做的,就是冒着石块的威胁尽量靠前,用箭矢压制江陵水军的追击,接应留略的水军撤出战场。暂时退兵吧!!!当断就断,不能犹豫……就这样,一场水战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在东吴军的有序撤军下,结束了。而张溪呢,也没有下令追击。虽然仗着水文条件的优势,江陵水军如果真的追击的话,东吴水军也不可能那么安全的撤回陆口去……可问题是,张溪的水军兵少,再加上蒙冲战舰也出现了一些意外,为了保证战力,张溪也不得不收兵回营。把配重式投石车安装在蒙冲战舰上的措施,虽然收获了奇效,但问题依然也不少。首先是石头的问题……一颗五六十斤重的石块可不小,水面作战又不像陆地作战那样,石头往地上一丢就行了的,只能是存积在船舱内,开战前预留一部分在甲板上而已。但问题是,这玩意儿搬起来是真的费劲,当甲板的石头投掷完毕后,再想从船舱被搬出来,可就只能用人力了……严重影响了后续的射击速度。嗯,得想办法给船上装个水井打水一样的车轱辘才行,起码不用让士卒搬着石头爬船舱里的楼梯,万一失手一下,说不好还得造成非战斗性减员。其次,一前一后配置了两台配重式投石机,在抛射的时候一定要同时抛射,否则的话,船身会出现前后起伏,导致船身不稳。一开始的时候还好,船舱内装满了石块,很沉,能压得住,但当船舱内的石块消耗超过一半后,船身的前后晃动就开始明显了起来,这严重影响了配重式投石车的射击精度……甚至有几次,差点砸到自家走轲的阵营里。第三,不是张溪不想追,而是没法追……你总不能就靠着走轲去追击吧,万一被人家中途伏击了一把,仅靠走轲的作战能力,没有蒙冲战舰的协助,恐怕就出不来了。可问题是,蒙冲战舰已经被张溪拆了当成移动炮台了,船身上层的箭台之类的进攻设施全让张溪给拆了,换句话说,蒙冲战舰已经不具备常规作战能力了。这还追个屁啊。也是受到了时间所影响,否则的话,张溪这套战法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额外造出一个更加合适的平台,用来安放配重式投石车……但张溪现在是没有这个时间的,只能是等以后改进了。再一个,造这么一个平台的话,其实耗费也不低的说……能临时用就用吧。反正,张溪的目的也不是要在水战中跟东吴一决胜负,只不过是为了保证过江进攻公安的粮道而已。现在,这个目的从初步作战的结果来看,已经达到了。那……还等什么?!隔天,张溪就让早已做好准备的石苞领军出发,过江进攻公安。而这次,张溪让石苞带了足足三万人过江。真的,这么巨大的兵力优势,如果石苞都拿不下一个公安的话,那……新的江陵郡太守,还是换个人来当当好了。而很显然,石苞也有这样的压力感和动力……带兵过江之后,直奔公安城的方向而去。第911章 围点打援陆凯的压力,很大。这些年,随着族叔陆逊在东吴的地位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吴大帝孙权的重用,江东四大世家之一的陆氏,也陆续派出了族中子弟出仕。陆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别看陆凯辈分比陆逊低一辈,但其实陆凯也不年轻了,现在也已经三十多了,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中年人了。而且陆凯还是陆氏子弟中,难得的跟陆逊一样,文武双全的人……虽然没有陆逊那么变态吧,但也是州郡之才,现在镇守一个公安城的能力还是有的。朱然也非常认可陆凯的能力,所以才会屡次任用陆凯……上次是用来保证自己的后路,这次是直接安排他镇守公安。但问题是,陆凯的能力再强,当他面对三万蜀军的围城时,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更别说,对面领军的那位,论能力,比陆凯只高不低,论名气……虽然名声糟糕了点,但还是比陆凯只高不低啊。陆凯手里只有五千人,守卫一个刚刚才从上次大战的战损中修复过来的公安城,面对三万大军的围攻……太难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