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么哪个天子敢用这种人?!要不是后来孟达有帮助寇封攻略关中的功绩,他现在哪里还有机会继续当一郡太守。法正一看诸葛亮这态度,就知道孟达是真的捞不起来了……可惜了孟子度的一身本事,却只能去重于莽夫之下了。但,法正也不好说什么,当年孟达干的那事儿吧,法正也觉得奇葩,孟达的脑子难道当时是被驴给踢了?!私心可以有,但要以国事为先啊……现在好了,后果只能让孟达自己承担着了。法正这边暂时没事儿了,但徐庶那边,却有了一个新的问题。其实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是徐庶想起来,当初在昆阳前线的时候,有人用三色系线传递最高级别的谍报消息,而署名也很奇怪,就只有一个“刘”字。徐庶想问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对此,诸葛亮也是一脸懵逼。“刘”这个姓代表的含义,在大汉内部可是非同小可的,诸葛亮再怎么样,也不会派出宗室子弟去当谍报人员,也不会送这么明显姓氏的人,跑去曹魏的地盘当卧底啊。诸葛亮赶紧找来费祎,询问这个事儿。而费祎同样一脸懵逼的表示,自己派往曹魏的谍报人员中,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姓刘的。是,这年月,姓刘的不在少数,甚至有很多人还都是汉室后裔,曹魏也不可能逮住一个姓刘的就查他祖宗十八代……但谍报战线讲究的是一个隐秘,这种明显会被人注意到的姓氏,能不用还是不用的好。所以,费祎也不明白,这封密报,到底是谁发出来的,这个“刘”字代表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好了,这下轮到徐庶懵逼了。第903章 刘禅的应对如果不是从战后的敌军动向来看,曹叡真的集结了十万屯田兵的话,徐庶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被这封谍报给骗了……怎么连费祎都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的?!这个事情,暂时是不好追究了,费祎也需要花点时间去溯源这个事情……只能说,暂时先搁置吧。该说的说完了,该议论的也议论完了,那就各回各家,处理各自的公事。张溪也不是从明天开始就要去荆州上任了,这事儿必须是要通过上奏天子,天子应允后,张溪才可以去……刘禅是不怎么管朝政,但你不能不把天子放在眼里,自己就决定人事变动啊。所以,这事儿还是要送交成都,等天子酌定的。而接到雍州诸人的疏奏后,刘禅是想都没想的,直接在疏奏上盖了章,表示同意……让自家媳妇儿给拦住了。别看张飞五大三粗的样子,他的女儿却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主。“陛下,虽是相父的奏章,陛下亦不可不加详查就用印呐!!”张皇后轻言问道。刘禅是傻乎乎的笑了一下,说道,“相父还能害我不成……皇后多虑了!!!”张皇后无奈的看着自家夫君,再次开口说道,“妾身并非此意。陛下如今也已壮年,早晚要亲政,不趁此时多习政务,学习相父理政……万一相父不在了,陛下也如此只知用印,不知朝政么?!”“这……”刘禅微微一愣,然后笑着说道,“相父不过四旬年纪,岂有万一之理……”说是这么说着,但刘禅还是拿起了诸葛亮等人的疏奏,认真的看了起来。刘禅确实不是什么明君,但他至少知道诸葛亮是可以信任的……等到他能信任的人都不在了,他才会在不知道该信任谁的情况下,把江山葬送掉。但这时候,他不仅信任相父,也信任自己的妻子……老婆让干啥,半个四川人的刘禅就干啥呗。认真的看完了诸葛亮的奏章,刘禅突然想起,前几天姜维也给自己上过一封疏奏,赶紧命人去找来,互相对比印证。然后刘禅就陷入了思考,大概半柱香的时间后,刘禅立刻命人去请西乡侯和汉寿亭侯。西乡侯,就是张飞。汉寿亭侯,不是关羽,而是关羽的长子关平。在关羽薨后,关平就自动袭爵成为了汉寿亭侯……这个爵位,刘禅肯定是要加封的,但现在,因为关羽的原因,暂时还只能是亭侯。张皇后一看刘禅终于是进入了状态了,也是微微一笑,然后回礼一下,离开了正殿……后宫不干政,这是规矩。虽然大汉四百年,没多少后宫遵守这一条规矩,但起码在张皇后这边,她还是尽可能的要遵守的。不然让自己父亲看到自己在正殿的话,免不了要一顿呵斥……那就会让自己父亲好不容易才恢复一点的身体,变得更加糟糕。没过多久,关平和张飞就奉旨进宫了。自从关羽去世后,张飞的精神状态就一直不太好,最严重的的那几天,他对外界的任何动静都没有反应,只会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看着关平等人都非常的担心。但在整理完关羽的遗物,找到关羽特意写给张飞的信件……张飞看完后,精神状态才稍微有所好转。在经过了一路扶关羽灵柩回成都的路上,张飞经过关平等人的细心照顾后,这才勉强恢复了理智,一起抵达了成都。这时候,关羽还没有下葬,张飞的心态也没有彻底调整好,但一听说天子召见,张飞还是坚持着来了。而刘禅也没想到,一向硬朗的三叔,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居然会是这么一副憔悴的模样,再一看到旁边站着的脸色惨白的关平,刘禅顺势就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叔侄三人还没议事,先抱头痛哭了一阵。最后还是张皇后闻讯赶来,才把这叔侄三人给劝开了。然后吧,张皇后就很委屈的,被自己的父亲训斥了一顿,很不爽的再次回到后宫去了。真是,要不是你们叔侄三人哭的不可开交,张皇后何必出现在正殿呢……就这还被自己的父亲训斥为不尊礼法,后宫干政,张皇后的委屈找谁说去?!但……一想到自己的父亲还有力气训斥自己,张皇后莫名的感觉到了心安,仔细一想,好像也没那么生气了。张皇后离开后,叔侄三人总算想起还有正事儿要做,刘禅主动拿出了诸葛亮的奏章,交给张飞,关平二人查看。张飞和关平二人轮流看完了奏章后,也是觉得有些奇怪。把荆州统一由朝廷管辖,军政一体,对加强朝廷的权威是有莫大的好处的,而调张溪去出任荆州镇守将军,也能很好的兼顾到军事以及荆州调整后的阵痛,是个非常恰当的选择。所以……天子在犹豫什么?!这个问题,关平不太好问,但张飞却没有关系,他是三叔。“陛下可是觉得,丞相此奏,有何不妥之处?!”张飞拱手行礼,问道。刘禅一看这架势,赶紧想搀扶好张飞,说道,“三叔不必多礼,此乃私议,并非上朝,你我叔侄之间,不必如此见外。”说完这些,刘禅偷偷的看了关平一眼,才小声的对着张飞说道,“我亦不是对相父所奏有不解之处,只是这荆州,乃是二叔镇守多年之地,如今二叔薨,自当由关家兄长袭之……调张溪出任荆州,似乎有些……”张飞一听这话,突然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大侄子念旧情,这是好事儿,他这个当叔叔的,听着这话就舒坦。但问题是,国家大事,当以国家为先。二哥镇守荆州,是替大哥,也是替大汉在镇守,这个荆州,说白了还是大哥以及大汉的,现在自然也是大侄子和大汉的。大侄子要让关平出镇荆州,当然不是不可以,但问题是,现在天下未定,也不是他张飞看不起关平,而是关平真的镇不住荆州。所以,张飞还是劝说刘禅,道,“荆州乃天子之荆州,亦是大汉之荆州,天子要何人镇守皆可,此非臣子所议。然荆州乃四战之地,臣私以为,非重臣不能守……此事还需陛下详查。”意思就是……还是按照丞相的奏折办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