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蛋见他们气氛不对, 赶紧去灶房拉来了沈凤仙,沈凤仙过来便听见这话,顿时皱眉。
二娘, 这是咋了?啥亏待人了?
没事、没事儿,二嫂, 有事儿我们去你们家说吧, 杨老汉赶忙阻止。
别啊, 你偷摸找我家那口子,说什么把养牛的活儿交给你, 不然你在家白吃白喝遭老大媳妇儿嫌弃,这日子过不下去,一边说一边哭的, 把我家那口子吓得回家就说要不要把活儿给你呢。
杨二奶奶阴阳怪气的话, 却把沈凤仙气得脸都青了。
二、二嫂,其中是不是有误会啊?老头子, 你当时不是这么说的吧?肯定是二哥听误会了, 杨老婆子赶紧拉着杨老汉的手臂解释道。
是啊是啊, 二嫂这里面肯定有啥误会,我怎么可能说这种话呢?
杨老汉尴尬又恼怒,还得解释,这一头汗就跟着下来了。
我们这儿媳可是好儿媳。
是啊是啊,这里面肯定有啥误会!
杨二奶奶轻哼一声,那就是说你没有想要我家老伴儿养牛的活了?
这.....
他说话吞吞吐吐的。
三叔的意思可能是有,那我爹说您红着眼哭诉的话,那就可能是真的了?
杨继西问。
杨老汉磨牙,没有这回事,我没有想要二哥的活儿,肯定是误会了!
是误会就好,杨二奶奶站起身,看向沈凤仙,你为这个家操劳了多少年,还给他们生了三个孙子,挺辛苦的,我看你下工后就回家吃现成的得了。
我也带孙女,但我还做饭呢,三弟妹,你也别啥都不管,杨二奶奶又看了眼杨老婆子,不然就真成了吃白饭的了。
杨老婆子委屈,自己老头子出去惹的祸,咋到头来自己被二嫂骂呢?
可杨二奶奶就知道杨老汉心疼杨老婆子,不往她身上戳戳谁啊。
母子二人大摇大摆地走了。
留下堂屋里没说话的三人。
老大媳妇儿,你千万别多心,这里面肯定有误会,你歇着吧,我来做饭,我来,反正福娃也睡着了,杨老婆子把福娃交给她,自己拉着杨老汉去灶房做饭去了。
沈凤仙抱着福娃坐下,毛蛋站在一旁,见她眼睛都红了,赶忙道,娘,不哭。
娘没哭,沈凤仙扯出一抹笑,那笑比哭还要难看呢。
杨继东回来得知这事儿后,脸色十分不好,冲杨老汉阴阳怪气了一番,气得杨老汉也开始心口疼了。
可再疼能咋地?
于是第二天就去找杨继南还有杨继北寻求安慰。
可二人忙着收拾兔圈呢,压根没怎么听他说,忙前忙后的一身汗。
刘香莲提着两桶水过来喂兔子,见杨老汉还在那唉声叹气的,忍着翻白眼的冲动干完活儿就牵着福宝往杨家大院去了。
沈凤仙正好在家,刘香莲便说起杨老汉在兔屋那边诉苦的事儿,大嫂,不是我说话不好听,这爹娘跟着你们过日子,你们也不能这么对他啊,哪有儿子冲老子发火的。
哪有发火,你听谁说发火了?
沈凤仙咬牙问道。
爹说的呗,这会儿还在那边呢。
于是沈凤仙让毛蛋叫杨继东回来,去兔屋把杨老汉找回来。
杨继东带着杨老汉回家时,沈凤仙已经带着福娃还有毛蛋回娘家了。
杨老婆子这会儿正在堂屋坐着哭,一旁的狗蛋满脸无奈地劝着,我妈说了,就是好久没回姥姥家,所以回家看看,没啥事儿。
她那叫回家看看吗?她把福娃带走就算了,毛蛋这么大也带走了,要不是你说不去,你也会被带走的!
杨老婆子一边哭一边擦眼泪,偏偏眼泪越擦越多,杨老汉瞧着心疼,见杨继东也不说一句话,又想起这两天在家的日子实在是难过。
居然拉着杨老婆子就这么出了门,坐在晒坝那边,二人一个刚哭过,一个红着眼,别人问一句也不回,杨继东追过来让他们回家,二人都不说话。
无奈之下杨继东找到杨二爷爷和杨大爷爷。
杨继西倒是不意外,这是他们能做出来的事儿。
眼瞅着天都黑了,那二人也不回来,杨大爷爷和杨二爷爷这才去晒坝那边找人。
杨继西给他们提豆油灯。
杨继东这会儿也在晒坝那站着,三人也没说话,旁边还有看热闹的。
这天都黑了,你们还不回家?
杨二爷爷对看热闹的人说。
咋是你来了?不应该是你老伴儿来吗?这可是调解组的活儿。
那人道。
这是家事,你们回去吧。
杨大爷爷说。
这就他年纪最大,即便那些人还想看热闹,但还是先回家去了。
回去?回去干什么,杨老汉等外人都走了以后才道,杨继东,你敢说你和你媳妇儿没有嫌弃我们吗?
没有!
杨继东道。
没有?有没有你们自己心里清楚!把你们养大了,心就花了,开始嫌弃我们老了是不是!
杨继北和杨继南姗姗来迟,见杨老汉和杨继东争执起来,他们来到杨继西身后,低声问起啥情况。
不回家,正闹着呢,杨继西小声道。
真丢人,杨继南瘪嘴,他们不是最爱面子的吗?怎么闹到晒坝这边来了。
想让大哥大嫂低头呗,以后大哥他们敢对他们说一句重话,就再出来闹,让大哥他们出门也被指指点点。
杨继北轻哼一声说。
大嫂都回娘家去了,带走了福娃和毛蛋,杨继西又道。
那大哥不就一个人对他们两个?难怪会闹起来呢,杨继南眉头微皱。
这会儿杨老婆子又开始哭了,说当年生他们几个是多么得不容易,又说杨继东小时候生病了,她和杨老汉轮着背着他去看病啥的。
听得杨继东心里也不是滋味。
要闹回家关着门慢慢闹去!杨大爷爷忽然大吼一声,丢人现眼的东西!你们以为旁人看了会给你们出主意吗?他们只会看热闹笑话你们!
杨老汉和杨老婆子垂头不说话。
真要是觉得和儿子儿媳妇过不下去,那就和以前的六阿公一样,不跟着儿女过,自己一个人过不就成了!
他们的长辈六阿公就是和儿子儿媳妇住在一起老是闹事,于是后来干脆说不和孩子们住,自己带着老伴单住,每个月儿子该给多少口粮就给,死后几个儿子一起收尸就行了。
杨继西倒是第一次看见杨大爷爷这么厉害的时候,不说他了,杨继东几人也没见过,一时间话都不敢说了,呼吸都不敢大声。
杨二爷爷背着手,语气倒是很平淡,在乎了一辈子的面子,到头来反而不觉得面子重要了,把面子往地上踩,等你们想要捡起来的时候,就迟咯。
二哥,你也别说风凉话,杨老汉咬牙问道,你们之前过继老三,是不是早就想好了?
怎么这么说?
杨二爷爷反问。
不然你们会这么亲密?这队里哪有你们家那种半点矛盾都没有的父子婆媳?
杨老汉激动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