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阳光洒满大地,地上的水坑映射出五彩光斑,空气中还带着一丝雨后的清凉。尚延起了个大早,去隔壁刘婶家借衣服。恰巧碰到王玉正要出门上学。
“你怎么来这儿了?”王玉扬起嘴角问。
尚延经过王玉的身旁,伸手拍了拍王玉的肩,淡淡道:“来和你弟借一套衣服。”
王玉被惊到了
“我弟?”
“就是你弟。”
尚延和刘秋华借了一件王佩的衣服,带回家在熟睡的小孩身上比了一下,自言自语
“正好,就穿这个吧。”
他转身去了厨房,从米缸里舀出一碗米,淘洗干净,点起灶火熬了锅米粥,还顺便蒸了三个鸡蛋。饭做好时,刘奶奶刚好过来。尚延笑着招呼:“奶奶,粥熬好了,快来喝。”
桌子上是三碗热腾腾的米粥,尚延摆好碗筷走进屋里,轻轻拍了拍小孩的胳膊
“起来吃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刚刚还在睡梦中的小孩,朦胧睁开眼,一双丹凤眼中是尚延柔和的面容。
“穿衣服,吃饭去吧,一会出门。”
小孩没问去哪,只是乖巧地点着头。
衣服穿着不大不小,深蓝色的小外套衬得皮肤更加白嫩。尚延的个子不高不矮,一米七八,小孩站在他旁边身高差十分可爱。
尚延没有弟弟妹妹,王玉的弟弟王佩出生的时候,尚延曾经问过蔡春
“为什么我没有弟弟妹妹?”
蔡春那时正在搬柴火,抽空伸出一只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瓜说:“有一你个就够了。”
尚延撇撇嘴又去问尚文
“你能给我一个弟弟妹妹吗?”
尚文刚从镇上回来,此时正在门口洗着手,听到尚延的问题,尚文柔声问:“你觉得孤单吗?”尚延想了想他有爸爸妈妈,还有王玉和刘奶奶他不孤单,于是摇了摇小脑袋瓜。
尚文擦着手接着说:“那我和妈妈爱你一个人就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尚延握紧小孩的手,走在阳光下,回忆起这些有趣的事情,不禁莞尔一笑,原来他早就有了很多很多爱。
这些爱的瞬间成为回忆,有了独属于它的价值,定格于脑海。
今天周日会有去往镇子上的客车,所以尚延和小孩早早就等在了村口。
“我们要去哪?”今天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帮你寻找爸爸妈妈。”小孩听到低头不再说话。
同村的李大娘手里拎着一块肉正往家走,见到尚延隔着不远的距离,喊着
“尚延,这是谁家孩子啊?”
尚延闻声道:“亲戚家的,来这里玩。”
李大娘走进看到小孩的样子也不禁感叹
“这小孩长得真标志。”
尚延开玩笑说:“尚家的基因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大娘知道尚延在打趣,摆摆手开口说:“你这孩子,就嘴会说。”
刚说完就听见了客车鸣笛的声音,远处驶来一辆小型的客车,在两人面前停下,尚延拉着小孩上了车,在靠后的一个位置坐下。
“晕车吗?”轻声问道。
小孩摇了摇头。
“那我们就坐这里。”
一路颠簸。
到了镇上,尚延带小孩到蛋糕店买了几块老式的蜂蜜小蛋糕。
“这个很好吃,我看你早上没吃多少,要是饿了就吃这个,不要不好意思。”
随后两人就到了派出所,站在门口,小孩犹豫着不敢进去,尚延察觉到了异样柔声哄道:“别害怕,这里是派出所,不会有危险的,警察叔叔会帮你找到爸爸妈妈。”说完还摸了摸小孩的头,尚延的手很大,手指却纤细修长,但仔细看上边都是伤口,还有磨出的茧,可小孩却感觉到了温暖,直达心脏,带着安抚的力量。
“您好,请上这里登个记。”
门口有一位女警拦住了两人,礼貌地说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尚延拉着小孩来到了登记处,登完记,一直站在旁边的民警说:“说一下具体情况吧。”
尚延看了一眼小孩,让那位民警先等一下,将其带到了墙边的长椅上坐下,蹲下来含笑说:“你先在这里坐着,饿了就吃东西,我去和警察叔叔说点事。”
小孩看着尚延点着头。
尚延又回到了刚才的地方,对那名民警说:“这个小男孩是我昨天在路边遇见的。”
“哪条路?”
“盐庙村通往镇上的路。”
“几点。”
“晚上六点左右。”
“周围还有什么人吗?”
“没有,昨天下了大雨,路上只有他一个人,而且他好像失忆了,我问他什么他都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六岁了。”
民警低头记着,时不时抬头看看安安静静在椅子上坐着的孩子,随后开口说:“我们会尽力去寻找,但你要做好准备,能找到的希望并不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尚延听到犹豫着开口
“如果找不到怎么办?”
“找个领养,或者送去福利院。”
民警露出了怜悯的目光,“这孩子还小,总不能丢了他不管。”
那时还没有DNA这一说,中国这么大,想要为一个失忆的小孩寻找父母,难上加难。
立了案,最后能做的就是等消息,但也有可能会等不到消息,如果找不到呢?将孩子送往福利院,在那里会过得很好吗?可如果自己留下他,他会把这个孩子照顾好吗?一切都是未知,可此刻尚延知道,他还不能放任这个孩子不管。
和民警道了别,尚延带着小孩又回到了家。
屋内刘奶奶正在屋内给蔡春按摩,见尚延回来了,边动作,边说:“怎么样了?找到了吗?”
“民警说会找,但不一定会找到,不能抱太大的希望。”
刘奶奶低低叹了口气“可怜的孩子。”
然后指了指厨房说:“锅里给你们温着饭菜,你们两个快去吃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尚延支了小桌子从锅里拿出了尚还温热的饭菜,又掰开了一个大馒头,递给了小孩
“吃吧,吃完了我带你去村里溜达溜达,顺便去砍些柴火。”他刚刚回来看到门口烧火的柴火快没有了。
“好。”
尚延想到了什么,眸光微闪,浅笑说道:“我也不能总是喊你小孩,你忘了你的名字,我就暂时先给你起个名字怎么样?”
良久,点头应允道:“好……可以。”
小孩说话并不利索,声音稚嫩。
“让我想想,给你起个什么名字呢?”
外面不知为何起了风,微风习习,风推云动。
日子正好,枯木逢春,门口的柳树长出了绿叶,青翠欲滴,随风轻轻舞动,恍惚间,尚延想到,记忆中也有一番景象,正如此刻,他和尚文坐在柳树下,蔡春坐在门口摘着豆角,尚文突然感叹说道
“春和景明。”尚延年纪尚小,听尚文说出一个他听不懂的词,连忙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爸爸什么意思?”
尚文摸着尚延肉乎乎的小手说:“延延,今天天气很好,景色也很好。”这句话尚延尚且懂得可后面那句却把他说懵了“你也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好风景。”
记忆又模糊了起来,思绪被拉回,尚延看着小孩,勾唇道
“就叫你尚希景吧,希望的希,景色的景。”
希望你的人生能有美好的风景。
“还有我叫尚延,延续的延,你就叫我哥哥吧。”
“喜欢你的名字吗?”
小孩直视着尚延的眼睛,眼眸是浅浅的棕色,闪着微光,嘴角微微上扬,开口说:“喜欢。”
吃完饭,尚延拿出了一把锯,带上尚希景骑着三轮车去了山里,路程并不远,不久就到达了,路上还遇见几个人,都对车上多出来的小孩感到惊讶,尚延一律是这样回答的
“我弟弟,尚希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尚延有了一个弟弟,叫尚希景。
来到了山脚下,两人下了车,尚延递给了尚希景一副手套,手套有些大,和尚希景的小手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尚延指了指身后的大山开口说道:“这座山叫林山。”因为山上树木很多,夏天的时候,整片山都是绿色的,而且还是不同样式的绿,层层叠叠,像专属于绿色的调色盘。
“小时候,我经常和隔壁的王玉来这里玩,我们上树上掏鸟蛋,整得浑身脏兮兮的,怕被蔡春骂,于是就会在回家的时候顺便捡一大堆树枝,够蔡春烧好几天火了。”满是回忆,尚延边说边笑。
尚希景听到了两个陌生的名字,随后开口小声问道:“他们都是谁?”
尚延发现尚希景还不认识他周围的一些人,于是说:“蔡春是我的妈妈,就是生病躺在炕上的那个美丽女人。”
蔡春活着的时候,确实漂亮,她也知道漂亮是他的优点,于是天天让尚文和尚延这对父子夸她漂亮,要是察觉到了敷衍,蔡春的惩罚手段便是做菜不放盐,她说漂亮会使她开心。
“王玉是哥哥的好朋友,从小一起长大,现在在上学。”尚延一点点解释着。
尚希景偶然抓住了关键点,天真地问:“那……你为什么不上学?”
尚延惊觉这小家伙真会问,开口说:“因为哥哥要照顾妈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下次王玉哥哥放假了,我带你去认识认识他,是个很好很有趣的人。”
尚希景点了点头。
山路蜿蜒,尚延在前锯枯木,尚希景在后拾树枝。一高一矮的身影,连着被夕阳拉长的影子,渐渐融入山林中。尚延指着山顶笑道:“以后有空,带你去山顶。那边有座庙,小时候我见过里面的和尚,还挺有趣的。”
“现在不去吗?”
尚延摇摇头“现在不去,太远了,而且……”尚延看到尚希景饱满额头上细密的汗珠,笑着开口“你已经很累了吧。”
被拆穿,尚希景不好意思笑了笑,说:“有点。”
“那就回去吧。”
“好。”
尚延伸出手,尚希景立刻握住。夕阳西下,炊烟袅袅,他们相携着往回走,像画卷一般,定格在这一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起了一个大早,凌晨四点左右,尚延骑车赶去了镇上,米面都卖得差不多了,他还要去买一些玉米种子,到时候种到地里。
早上出门前,尚延照常把柴火搬到了门前,又往灶台上的大锅里添了水,点燃了一把干玉米叶子放进了灶坑,火立马就蹿了起来,尚延又添了几块木头,这样便可以燃好久,足够等到刘奶奶过来。
刚要起身准备离开,便见门口站了一个小小的身影,一直看着他,尚延无奈地笑了笑,向尚希景走了过去
“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我听到声音了。”
“把你吵醒了?”尚延微微弯腰,双手撑着膝盖,看着尚希景。
尚希景摇摇头,明明声音稚嫩,却又故作深沉,说:“没有,你注意安全。”
都说摸小孩子的脑袋,小孩会长不高,可尚延总是忍不住想要摸尚希景的脑袋,小孩子的头发很软,发色有些浅,偏棕色更多一些,和他的眼睛一样,尚延胡乱揉了揉尚希景的头发说
“好,放心吧。”
尚延骑上了他的三轮车奔向了生活。
盐庙村通往镇上的路是一条泥路,崎岖坎坷,还有很多岔路口,没有指示牌,便很容易迷路,不过尚延走习惯了,便觉得和其他的路没什么区别。
到了镇上,尚延去了他经常去的那家粮油批发店,走进去,老板一眼就认出了他,走过去招呼说:“尚延来了,卖得挺快的,这次来点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尚延跟着老板走进去说:“和之前的一样,要质量好的。”
老板这时顿了一下,眯着眼笑着说:“这些都涨价了。”
尚延问:“涨了多少?”
老板比出了一个五字,俗话说的好“无奸不商”,此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个道理尚延自然懂,他也认了价钱高的这个理,花大价钱进,但卖得并不贵,薄利多销。
而且市场上的价格他是一直关注的,尽管他一直购买的是质量偏好的那一批货,但是也并没有要涨价的迹象,甚至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价格有要往低走的趋势,这明显就是老板私自抬价。
屋里放了很多袋米和面,一袋一袋摞在一起,细小的面粉颗粒漂浮在空中,越聚越多,沾到了尚延的手上和衣服上,尚延拍了拍衣服上的面粉,看着老板一脸计谋即将得逞的样子,失笑道
“赵老板,您看我是做小生意的,您是做大生意的,这么骗我一个小商贩不好吧,谁都知道钱好,也都知道钱不好挣,但您也不能昧着良心挣钱啊。”说着说着便不再笑了,扬起的嘴角放下,太阳逐渐升了起来越过地平线,细碎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里,空中的粉尘一览无遗,尚延挥了挥眼前,接着说:“我也不傻,都是做生意的,为了不吃亏,市场上什么样,我可能比您还清楚,您今天差点让我吃了大亏啊,您有钱赚,我也有钱赚,两全其美,不好吗?可别把我吓跑了。”
尚延这一番话说完,赵老板被抓住了尾巴,连忙摆手说:“你看看我这记性,记错价钱了,这个价钱的是另一个牌子的。”
赵老板满脸堆笑,慌忙解释着,他也不是怕丢了尚延这一个客人,而是怕私自抬价被尚延说出去,那他这生意可就做不成了,这人够精,赵老板暗自想。
尚延又笑了起来,仿佛他压根就没说刚才的那一番话,对赵老板说:“那您再给我来两袋米,两袋面,再要一袋小米和一袋高粱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走出粮油批发店,尚延看到街对面有一家蛋糕店,刚刚开门,正在烤蜂蜜小蛋糕,于是尚延在门口的台阶上坐了一会儿,总算等到了刚出炉的热乎乎的蜂蜜小蛋糕。
他上次发现尚希景很喜欢吃这个小蛋糕,打算给他带点回去。
又去种子店买了一袋玉米种子,才算圆满完成任务。
装了一堆东西,车子瞬间就沉了起来,特别是在上坡的时候,需要费很大的力气,一会的工夫尚延便满头大喊,太阳终于高升,带着春光味儿,尚延回到了家。
家里,尚希景和刘奶奶刚吃过饭,尚希景拿了一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手里拿了一个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尚延仔细看了一下,是数字一到十,尚延感到惊讶,问道:“你都认识吗?”
尚延知道尚希景失忆了,所以尚希景有没有上过学他还真的不知道。
尚希景抬起脑袋,柔软的发丝沐浴在阳光中,开口说:“认识。”
尚延蹲在旁白又看了一会,起身进了屋里,刘奶奶正那勺子将温水一点一点喂进蔡春的嘴里,其实大部分都洒了出来,主要作用就是滋润一下嘴唇,防止干裂。
“怎么回来了?”刘奶奶问。
尚延这时候才想起来手里还拎着一袋蜂蜜小蛋糕,于是笑着说:“买了蜂蜜小蛋糕,带给你们尝尝。”
喂了几勺后实在喂不进去了,刘奶奶便作罢,边收拾东西边说:“刚刚希景吃了两块麦芽糖,小孩子喜欢吃甜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尚延,眼睛瞬间泛起了光,“您又做麦芽糖啦!”
刘奶奶慈祥地笑了笑,指着外边的桌子说:“在桌子上。”
“好嘞。”一溜烟,人就跑到了桌子旁,拿起一块麦芽糖含进了嘴里,还是以前的味道,尚延还记得刘奶奶的老伴李爷爷还活着的时候,经常会做麦芽糖,每次尚延去刘奶奶家,爷爷都会拿一大把给他,一块块被糯米纸抱住,吃的时候连带糯米纸一起吃进嘴里,甜甜蜜蜜的味道。但每次刘奶奶都会特别慈祥温柔地和他说:“小孩子少吃糖,不然牙里会长虫子。”
那时候尚延年纪还小,一下就被唬住了,于是剩下的就被尚文收入囊中,已经好久没吃到了。
尚延嘴里含着块糖,带着笑又返回屋里,刘奶奶见尚延的样子,不禁也笑了起来
“知道你馋这个了,所以特地为你做的,没想到希景也爱吃。”
“我弟弟嘛。”尚延开玩笑说。
两人又聊了一会蔡春的情况,刘奶奶看着还在窗外写字的尚希景,问尚延
“还没有消息吗?”
尚延摇摇头,尚希景已经在这里一个星期了,依旧没有消息。
“等我明天去问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奶奶说:“这样也好,不然没有父母怪可怜的。”
尚延点点头,想到了什么,刘奶奶又说:“这孩子只愿意和你说话,和我呆在一起,有时候一天都不说一个字。”
“我也发现了,可能是那天经历了什么。”
“多和他说说话。”
“他现在就是我亲弟弟,您就是我的亲奶奶。”
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的尚希景恰巧听到这句话,一直垂下的嘴角,不经意间上扬,随后又落下。
我的哥哥尚延,这句话他在心里回味了无数遍。
尚延待了没多一会便离开了家,开始了他的生意之旅,临走之前,尚延将小蛋糕递给了尚希景,顺便告诉他,没事多出去走走,别忘了回家就行。
尚希景点头,尚延却没离开,尚希景疑惑的眼神尚延看得一清二楚,他蹲下身,扶着尚希景的双肩,柔声说
“要说话,你应该和我说,好的,我知道了。这样别人才能了解你的意思,知道了吗?”尚延说得很温柔,一字一句,从中呼出的气都带着温柔的意味,他在教小小的尚希景沟通的第一步是什么。
村里都知道尚家多出来了一个小孩,于是便会有人串门,尚延不在家,有人便问刘奶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小孩子是谁家的啊?”
同村的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有一个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随着年龄的增加不灭反旺,他们期待着会听到什么震撼人的八卦,当面当个乐呵听了,再把它添油加醋变成四不像的故事传出去,这一下子可算威力惊人。
但刘奶奶明显然不是那种人,这些事情她不会说也不想说,谣言四起,伤人程度不亚于一把刀架在了脖子上,有些东西她深有体会。
于是,不论谁来问什么,她都只是一句话
“远房亲戚家的孩子。”
妄想听到什么的人悻悻而归,渐渐的也就没人来问了。
张秋华来过几次,那时尚希景正在帮刘奶奶一起切萝卜,准备腌萝卜,见张秋华来了,第一次见这人,连忙从小板凳上站了起来,差点摔倒,刘秋华见状笑着说:“慢点,别摔着。”
刘奶奶稳住尚希景对刘秋华说:“最近不忙了吗?”
张秋华笑着说都忙完了,小玉他爸在矿里,家里也没啥人,小佩去了他舅舅家,得了空我就来看看。”
“他就是希景。”
张秋华是知道尚希景情况的,尚延很信任张秋华,温润的性子,待人亲和宽容,从小尚延就很喜欢她,当然张秋华也把尚延当半个儿子,爱屋及乌,自然也会护着这小家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能传着传着说这小孩没爹没妈,具体怎么样没人清楚,就连当事人也不清楚,可话不能这样说,也不能这样传。
刘奶奶点了点头,说:“还是尚延给起的。”
张秋华笑了笑说:“名字挺好听的。”“刚来没多久,置办衣服了吗?没有的话小佩有衣服,两人身量相当,能穿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