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延有一辆生了厚厚一层锈的破旧三轮车,车头的橡皮把手早已磨破,是他爸留给他的,类似于自行车需要用脚蹬才能往前进,如果装的东西多了蹬起来就会很费力。
话说尚延他爸,名叫尚文,是个彻头彻尾的书生。小时候在镇子里的小学走读,又念完了初中、高中,整天抱着书啃,立志考出去,走出这片山。后来因为特殊时期,丧失了走出大山的机会,当然了大环境并不主要是因素,最大的原因是没钱。
“天时不济,地利不顺,人不和。”高考那一年,尚文第一次抱着书蹲在屋檐下哭了。
刚开始尚爸还郁郁寡欢,埋怨老天不公,后来被农村大山里的风磨平了棱角,也就认了命。于是没事时就会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黄的白衬衫和黑色西装裤,坐在家门口的石凳子就着一碗茶水看书,村里人都说他不务正业,可他安之若素,就是这种读书人的气质吸引了尚延的妈妈。
尚延的妈妈名叫蔡春,是个急性子,驴脾气。女人十八一枝花,可她已经二十八了,就是一朵枯死在菜地里的野花,每次说媒的人一上门,就会见蔡春拿着扫帚从屋里走了出来,边走边喊“用不着说媒,老娘不结婚!”
那嗓门大到村里的鸡都吓得上了房,邻居孩子听见直哆嗦,藏在大人身后不敢冒头。
女儿不结婚,愁坏了父母,天天苦口婆心地劝根本没用。幸好蔡春有个哥哥——蔡辉,是个木匠,手艺好到十里八村都出名。
一次蔡辉去隔壁盐庙村干活,正好缺了人手,便将妹妹带上。
于是自行车上说死不结婚的蔡春和坐在柳树下石凳子上看书的尚文瞅对了眼。
那一眼,像是生锈的钥匙拧开了上锁的门。
尚文觉得蔡春穿着红色花袄,扎着两个小辫子,迎风的样子特别迷人,而蔡春觉得尚文身上那种读书人的气质特别吸引她,因为她没读过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人就这样谈起了恋爱,恋爱的酸臭味飘了满村,就连村口的守村人都感觉到了。
尚文不嫌弃蔡春年纪大,蔡春不嫌弃尚文没用,按蔡春的话来说就是“王八瞅绿豆瞅对眼了。
但结了婚才知道,生活不仅有那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情爱,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
怀孕之前蔡春能骑着自行车后座拉着一堆菜去集上卖,可怀孕之后,挺着大肚子实在是没了力气。可不干活就没有生活来源,又不能伸手和父母要钱。两人都拉不下脸,于是矛盾爆发了。
“尚文,成天就看你那几本书,是能看出钱来吗?”
蔡春嗓门实在太大,听得尚文耳朵都快聋了,捧着书小声说:“结婚前……你也不是这样说的啊”尚文说得慢吞吞的“你说就喜欢我看书这样儿。”
“那是之前,你现在有孩子,你要让你孩子出生喝西北风去吗?”
尚文被训得都不敢抬头“我也不会干活啊。”
“没用的东西,卖菜不会吗?院子里那么多菜,拔几根萝卜也能拿出去卖了啊,我怎么就瞎了眼看上你了。”
尚文听来有些生气,但自知理亏,也不敢发出来,只能憋着。
两人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矛盾越累越多,最终还是爆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娘要离婚!”
蔡春说出的是气话,摔门离开之后她还盼望着尚文能追出来把她哄回去,可挺着大肚子在大门口转了好几圈也没见尚文出门,这心里一急,脚下一滑,就摔倒了
“啊”
声音很大,尚文跑出去的时候看到蔡春坐在地上,双眼紧闭,满脸痛苦,瞬间慌了,连忙和邻居借来了三轮车,使劲蹬着送蔡春去镇上的医院。
路不好走,全是小石子,风还有些大,幸好尚文给蔡春盖了很厚的一层被,风刮得他脸疼,但他完全不在乎了,他的心里都是他的老婆和孩子。
“春儿啊,坚持一下马上就到医院了,你再坚持一下。”
蔡春疼得说不出话。
尚文蹬得飞快,却很稳,出了一身汗,但他没有一丝懈怠,依旧拼尽全力,也就在那一刻他意识到作为老公和作为父亲的责任。
他自诩是个读书人,心比天高,内里富丽堂皇,可外边是看不到尽头的土地,被风吹起的黄沙和破败不堪还时常漏雨的房屋。
像蔡春说的书里看不出来钱,书里有情怀,但不一定会有生活,他早就该认清,这世间的不公人人有份,该认命的时候就要认命。
发现得及时,蔡春命硬,尚在肚子里的小尚延也命硬,母子二人都没什么大事,不过还是要住院观察几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尚文坐在病床旁,流着眼泪道歉,“老婆,对不起,以后我一定好好照顾你和孩子。”
蔡春闭了闭眼,她刚缓过来,话还说不顺,有气无力,但依旧强撑着开口,声音不大不小,“住院很贵,回家吧,我没什么事。”
尚文心痛死了,紧紧握着蔡春的手说:“别担心咱家有钱。”
蔡春笑了笑,实在撑不住闭上眼睡着了。
尚延出生在秋天,春华秋实,果实成熟的季节。
尚文骑着他那刚买不久的蓝色三轮车回到家时发现蔡春正坐在炕上发呆
“想什么呢?”
蔡春听到声音,缓过劲说:“我在想给咱儿子起什么名。”
尚文坐在蔡春旁边,看了一眼正在襁褓里熟睡的婴儿,想了想说:“就叫尚延吧。”
是父母爱情的延续,是尚家的延续,是生命的延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蔡春也觉得好,他没读过书,丈夫说了个名,她听着好,也就同意了。
“就叫这个名字。”
尚延上小学之前主要是蔡春带他,尚文出门干活都很晚回家,于是尚延便继承了蔡春的性子,
整天没事就是和隔壁同岁的王玉光脚在地里跑,要不就是两人一起上树掏鸟蛋,回家必挨蔡春的一顿胖揍。
蔡春打得狠,但尚延也是个倔脾气就不求饶,隔壁王玉都回家吃饭了,尚延还在门口的石凳子上坐着就是不回家门,然后蔡春就拎着笤帚出来继续打,尚延就接着跑,嘴里还不服地说着:“你就打我吧,你也就会打我这一招了。”
这一句话给蔡春急得都火烧眉毛了,孩子怎么越管越淘了呢?
晚上尚延玩累了早早睡着,蔡春躺在尚文旁边偷偷抹眼泪,尚文发现了,轻声问:“怎么了?”
蔡春一边叹气一边说:“尚延管不住了。”
“不听话?”
“嗯,脾气太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尚文笑了笑说:“像你。”
蔡春瞪了尚文一眼,说:“你也不管管。”
“管,我当然管,从明天开始尚延就交给我吧。”
“你能行?”蔡春有些怀疑。
“能行。”尚文说得信誓旦旦。
于是尚延第二天就被送去了镇子上的小学,每天早上要很早起来,和尚文一起赶路去镇子上,晚上和干完活的尚文一起回家,每天都很累。
刚开始几天尚延耍脾气不想去,趴在地上边哭边打滚,滚了一身泥。蔡春忍不住想要训几句再打一顿,被尚文拦住,拽回了屋子。
于是从白天太阳高照,到晚上黑灯瞎火,尚延就这样躺在院子里的地上,没人叫他回家,没人叫他吃饭。
小孩子本来胆子就小,又加上闹了一天实在没力气了就败下阵来,主动走进屋里,见两人坐在热乎乎的炕上聊得热乎朝天,又没忍住哭了出来。
“我错了……我……我去上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尚文和蔡春两人对视一眼,笑了出来,这办法好用。
再后来王玉也加入了上学的队伍,风雨无阻。
尚延不爱学习,但是耐不住每天尚文都会检查他的功课,问他一天都学了什么,说不出来,就会挨蔡春一顿打,两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有人陪,有人管,上学也有上学的乐趣,尽管辛苦了点,也渐渐习惯了下来。
课堂上老师讲三字经,学“人之初,性本善。
”告诉他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尚延听了进去,于是出门上学的时候,把蔡春给他的鸡蛋丢给了正在村口胡乱挥动柳树条的守村人,尚文也不阻止,他认为小孩子有善心是好事。
尚延每天都要会在村口看到守村人,整天胡子拉碴的,头发长到遮住了眼睛,穿的衣服又破又旧,小尚延正是好奇心最重的时候,坐在三轮车上,天真地问尚文“爸爸他到底是谁?”
尚文听见了,但他没回答,尚延没有得到答案也不气馁,接着问:“他有家吗?”
这次尚文回答了他,只有一个字
“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时候尚延还不懂这个字的意思,以为所谓的家是他想的那样,温暖的房子,热乎的炕,还有疼爱他的父母,直到很多年后他才知道,家有很多种形式,他所想的只不过是最直接的那种。
小尚延很聪明,接受知识的能力很快,并且尚文时刻管着他,总归没那么淘气了,学习还不错,顺利上了初中,王玉也是,两个小孩都聪明伶俐。
尚文有了一份新工作,镇上新开了一家书店,正缺售货员,而且要有些文凭,于是尚文争取了过来,整天就坐在书店里,卖着书,看着书。
下午的时候,尚延和王玉推门进来,听那不急不慢的脚步声,尚文就知道是他的儿子,头也不抬继续看书。
“爸,你又在看什么书?”
尚文摇了摇头“说了你也不知道。”
尚延瘪瘪嘴,不服气说:“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
“你字都没认全,还是等认全了再说吧。”尚文有意刺激尚延,这孩子这几年性格上收敛了不少,甚至有些随和,但是性格里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隐隐露些势态。
尚文觉得身为一个男孩,不可太过于随和内敛也不能太较劲,两者中和一下最好。
于是又补了一句“以后你会比我好上很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儿子一直是他的骄傲。
晚上回家,尚延听蔡春说,对门刘奶奶的老伴今天去世了,两人一辈子没有子女,都是互相扶持过来的,上午去世,下午就下葬了,直接省去了吹喇叭的环节,是老太太的主意,村长张家义还特地问了一下老太太,老太太说
“不用,他这一辈子活得够有意义了。”
老太太说话时眼角还有有着泪,现在就剩她自己了。
尚延很喜欢对门的老奶奶和老爷爷,每次去他们家,他们都会塞给尚延几块糖,是他们自己做的麦芽糖,尚延觉得很好吃,老爷爷精神头一直都很好,发生这种事实在太意外了,尚延第一次感觉到生命的脆弱。
“就剩刘奶奶自己了。”
“是啊。”蔡春也感叹道。
“可以让刘奶奶来我们家吃饭吗?”
蔡春惊讶于儿子的善良“你去叫她吗?”
尚延刚要点头,便听尚文说:“刘奶奶不会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什么?”
尚延不解。
尚文也不急,摸了摸尚延的脑袋瓜说道
“老两口腰杆挺直了一辈子,放心吧,刘奶奶会生活得很好的。”
尚延似懂非懂点了点头。刚要动筷子,便听王玉在隔壁院子里喊“尚延快出来,我妈妈烤了地瓜。”
尚延听到连忙穿鞋,跑了出去,隔着矮墙接过地瓜,说:“替我谢谢婶婶。”
王玉摸了摸头说“我帮你转达,赶紧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尚延点了点头。
其实他的童年很美好,尽管物质并不富足,但有父母疼爱,有好友陪伴,有淘气,也有教育,有悲伤,也有快乐,他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善良,拥有了知识,开阔了眼界,环境使然,他告诉自己要走出这片村庄,他差一点就做到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尚文是在尚延十七岁那年深冬时节去世的。
十七岁的冬天比往年更冷。盐庙村的人说这是三十年一遇的大雪,地上的积雪已经到膝盖,夜晚风刮在窗棂上像野兽低吼。
夜晚,尚文被一辆车撞到,司机肇事逃逸,没有及时送往医院,整整一个晚上,可以说尚文是失血过多而死,也可以说是被活活冻死。
去领尸体那天,蔡春受到了刺激,脑出血倒地,一病不起。
医院的诊断书上写着—脑出血,可能成为植物人。
尚延却好像看不懂这些话,他只是看着母亲躺在病床上,眼睛紧闭,和雪天里那个冷硬的父亲的尸体重叠在一起。
尚延一边在医院照顾蔡春,一边去警局了解调查进程,可当时黑灯瞎火,又没有监控,上哪去找凶手呢?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尚文的一辈子止步于四十三岁。
到最后尚延也没能知道,那天在书店尚文看的是哪一本书,有些东西注定没有答案,时间也不是解题过程。
蔡春依旧没有要醒的迹象,医生告诉尚延到最后耗费的精力是一方面,钱财也是一方面。
爷爷奶奶两年前就去世了,外公外婆住在舅舅家,岁数都已经大了,到底是两家人,尚延没有办法,他就剩蔡春一个亲人了,他不能放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尚延是一个有天赋的孩子,这是村子里和学校公认的事。他的成绩始终排在全校第一,老师们把他当成骄傲,也当成希望。可现在,他的未来就像被雪掩埋的小路一样,再也找不到方向了。
那天夜里,他坐在病房外的走廊上,灯光苍白。他第一次感到孤独的重量:无边无际,像雪夜里的黑暗。
尚延闭上眼睛,眼泪从脸颊滑落。他想起父亲尚文生前说过的话:“这书啊,读得好,走得远。走得远,就能看见更大的天。”
那晚,尚延在医院枯坐了一晚上,看着冷冷的月光,地面上的雪还未化完,一块亮一块暗,他做了一个决定。
第二天,尚延先去了一趟学校,他亲自为自己办退学,无论是老师还是校长都极力劝阻他
“以你的成绩考上一个好大学完全没问题,为什么要退学呢?”
他们还不清楚尚延家里的变故,可他也不想卖惨,就苦笑着说道:“就是不想考大学了。”
“你这是耽误了自己的前程!你会后悔的。”老师恨铁不成钢地说。
那个年代,在这样的一个偏僻的村庄能出来一个大学生是多么光荣的事,况且前途无量。
尚延看着虚空中的一个点,看它逐渐聚集又消散,一字一句坚定说道:“我不后悔。”
蔡春是他的母亲,生他养他,与尚文一样,倾尽所有去爱他。父亲教会他做人的道理,母亲为他操心琐事,撑起了一个家。如果大好的前程能换来父亲的生命和母亲的健康,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读书,把所有人寄予的希望延续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此刻,他什么都换不回来。
那些所谓的大好前程固然诱人,但它们无法让时间倒流,换不回那个有父亲的日子,也找不回一个健康的母亲,更给不了他真正渴望的爱与温暖。
终究他都要拘泥于这一个小山村,和他的父亲一样,可绊住他的却是他无力割舍的亲情,他统统收下,并决定为此付出。
这是他的选择。
尚延骑着尚文留下的蓝色三轮车,带着蔡春从镇上回到了家,老天爷善待他们,冬天一个半小时的路程,阳光罕见地灿烂,温度也不冷不热,尚延穿着旧的厚袄,慢慢蹬着车,轻微颠簸,尚延都会回头看看蔡春的情况,一路无事发生。
尚延家有一个很大的炕,是当初爷爷在世的时候打的,尚文那时候年纪也不大,在院里搅拌着水泥,力气不大,才一会功夫,整得全身是汗。
大炕中间被一堵墙隔开,分成了里屋和外屋。
家里将近半个月没有人住,少不了会有灰尘,尚延收拾了一下,擦了炕,提前回家烧了火,这时候屋里还是暖和的,他让蔡春住在里屋,自己住在外屋。
全都收拾妥当,他帮蔡春换了身衣服,按了会儿摩,翻了个身,去了厨房烧火做饭。
做了小米粥,就着萝卜咸菜,刚吃完饭,就见舅舅蔡辉进了家门
“你妈回来了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尚延点了点头,说:“回来了,在里屋。”
蔡辉坐在尚延对面的凳子上,叹了一口气,目光怜悯悲痛又掺杂着愧疚看着尚延说:“小延,委屈你了,舅舅对不起你。”
他是蔡春的大哥,尚延的舅舅,却依旧没办法做什么,也无法挽回什么,他帮了,在老婆娘家那面就会落下口舌,不帮,他就不配当哥哥。
“没事舅舅,照顾我妈,我不委屈。”
蔡辉沉默了一会,低下头从衣兜里拿出一个布兜,他将布兜打开,尚延看到里边是钱
“这是一千块钱,小延你收下吧。”
尚延犹豫了一下,伸手接下了钱,他现在正是需要钱的时候,自尊可以不作数。
“谢谢舅舅。”
“没事,这件事你外公外婆还不知道。”
尚延将钱放到一边,透过小窗看了一眼安静躺着的蔡春,说:“别告诉外公外婆了。”
蔡辉也赞同地点了点头,两人坐了一会,又去看了看自家妹妹才离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下午的时候,王玉妈妈张秋华来了一趟,带来了一些土豆和地瓜,王玉的妈妈是个性格温润的女人,一辈子没发过脾气,她将东西放在了厨房,走进了屋子,看到躺在炕上的女人,眼泪就止不住流了下来
“小延,你妈妈她是个苦命的女人。”说着摸了摸蔡春的头发,接着说:“你把她照顾得很好。”
尚延没说话,目光看着蔡春温和地笑着。
“小延,需要婶婶帮你照顾吗?”
尚延知道王玉还有一个弟弟正是淘气的年纪,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哪再有精力照顾蔡春了呢?
这份善意尚延不能接受,他感激地说:“婶婶谢谢你,但是你也有家需要照顾,我不能麻烦了你。”
张秋华知道尚延的意思,又哭了出来,说:“委屈你了。”
“不委屈,婶婶。”
想了一下,尚延又问:“王玉还在读书吗?”
张秋华知道尚延的情况,小心翼翼地说“在学校。”
尚延笑了笑说:“婶婶,我没事,你告诉小玉,让他好好读书,走出这片大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秋华心疼地点着头,不停地说:“好,好,婶婶知道了……”
总归有一个人是要走出大山的,不是他,是王玉也很好。
北方的冬天时常下雪,但也有极端天气,比方说雨夹雪。
晚上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雪花,还夹杂着雨滴落下的声音,劈里啪啦,尚延正在给蔡春按摩,好像想到了什么,披了件外套,关上门走出了家门。
地上铺了薄薄的一层雪,走起来有些滑,尚延走得有些快,时不时还滑一下,过了门口的泥路,来到了一个小院子门口,院内的屋子里亮着暖黄色的灯光,尚延敲了一下门,走进了屋子
“刘奶奶,在吗?”
“小延?”
“是我。”尚延笑着说。
“您这屋子我记得一下雨就漏雨,等天气好了,我把屋顶给您补补。”边说着尚延边拿出一个凳子,站在上边,把一个塑料钉在漏雨的地方“之前那个塑料掉了,我给您换个新的。”
刘奶奶年近七十,虽然脸上有了皱纹,但是依旧可以看出五官很精致,岁月从不败美人,她现在身体很硬朗,不过修屋顶这种事情还是干不过来。刘奶娘抬头看着尚延,开口说道,语气有着经过岁月沉淀后的沧桑
“延延还上学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尚延愣了一下,摇摇头说:“不上了。所以才有时间给您修修屋顶,我爸那时候修的现在已经不结实了。”
刘奶奶不赞同地摇摇头说:“还是该学习的。”
尚延钉好钉子,下了板凳,把刘奶奶扶到椅子上坐着说:“现在在家照顾我妈,我妈需要人照顾。”
刘奶奶没再说话,苍老的手握着尚延,过了一会说:“你现在分身乏术,不上学了,要照顾你妈妈,还要赚钱,一个人忙不过来。”
尚延也想到了,但是他还没时间想到解决办法。
“你叫我一声奶奶,我也要对得起这声奶奶,趁我现在身子骨还硬朗,我帮你照顾妈妈,你出去找个工作,如果你信任我,就把家交给我吧。”
尚延没想到刘奶奶会这么说,他愣了许久,想想还是不合适,想要拒绝,便听刘奶奶又开口说:“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我就天天在你家吃饭,早饭,午饭,晚饭。奶奶就剩一个人了,也很孤单。”
刘奶奶的声音虽然沧桑,但是温柔,抚慰了他慌张不断的心。
“奶奶……”
“延延,大胆去做你想做的吧。”
“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半个月前,尚延每天都会哭,哭尚文的离世,哭蔡春的病倒,哭世事无常,老天不公,哭他无能为力没办法改变的事实,再后来他连眼泪都没有了。
可现在他发现原来人的眼泪是无限的,和爱一样。
就这样,刘奶奶作为编外人员加入了尚家这个小家庭。
尚延手里有蔡辉给的一千块钱,他打算去镇上进一些米面,骑着三轮车,每个村溜达着卖,能卖多少卖多少,先从少了开始卖,逐渐增加。地窖里还有些萝卜,他也一起带上。
每天早上尚延临走时,都会将一天用的柴火和水准备好放到厨房,这样刘奶奶就方便很多。
日子也一天一天过着,蔡春依旧没有要醒来的迹象,刘奶奶的身体依旧硬朗,尚延的生意也不错,他在尽自己所能将家里的灯火守住。
时不时尚延还会从镇上买回来一块肉,带给刘奶奶让她留着吃,那时候还买不起冰箱,春天也放不住肉,刘奶奶就将肉变着花样做,给尚延补身体,尚延每次看到都会说:“奶奶,你也吃啊,别光顾着我,你要是不吃那我也不吃了。”
盐庙村并不大,村民关系遇到大事都会来帮衬一把,送点蔬菜,帮忙照顾一下蔡春,对于这些尚延很感动。
冬去春来,寒冰融化,春风拂面,带来温暖气息,柳枝抽芽,小草破土而出,满是生命的迹象。
又是一年春季。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尚延卖的米面质量很好,那时候交通并不发达,特别是对于偏远一些的农村来说。
会有客车,但并不是每天都有,于是便需要走很远的路去购买,再拿着沉甸甸的袋子回家。
而尚延正是将质量好的米面送到了家门口,价格也公道,当然很受欢迎。
“小尚啊,等一下,给我来十斤面。”
尚延不紧不慢地骑着他那三轮车,争取在每家门口都停一会,听到声音,尚延停了下来,下了车
“阿婆,这么快就吃完啦!”
“是啊,最近家里有喜事,用面的地方多着呢。”
“那我可得恭喜你啊,阿婆。”
买面的阿婆摆了摆手,说:“不用,到时候来吃饭!”
尚延笑着点了点头,说好。
“小伙子长得多帅啊。”阿婆看着尚延笑起来的样子感叹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尚延不好意思低头笑。
尚延的长相透着清秀,唇形微微上扬,带着尚文的温柔弧度,一双杏仁眼继承了蔡春柔和,眼尾微挑却不失纯净。皮肤白皙,清瘦的身形让他显得格外干净温柔。
“用不用阿婆给你说个媒。”那时的老人都爱好说媒,十里八村的都能联系上。
尚延连忙摆手说:“不用不用,我不能耽误人家。”
阿婆不是盐庙村的,自然不知道尚延家的情况,认为尚延单纯不想结婚,便不再说这事。
回到盐庙村,他在村口的大榕树下看到了守村人。这人最近鲜少露面,如今看着像瘦了一圈,几乎是皮包骨头。尚延停下车,装了一些玉米面递过去:“给你的,回去蒸点馒头吃。”
守村人小声嘟囔了几句,然后收下了,还很小声地说了一句谢谢。
“没事。”随即尚延上了他那辆三轮车,离开了村口。
所以他没看到守村人逐渐清醒的眼眸,藏满了故事。
尚延来到小卖部,买了两袋白糖,准备给刘奶奶一袋,刘秋华一袋。
“回来啦,快洗手吃饭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屋里飘着饭菜香。
尚延洗完手走进屋子,便见到了坐在小板凳上的王玉。
“你怎么在这里,没去上学?”
王玉摸了摸头,说:“今天放假。”
猛地才反应过来,他已经好久没上学了,都忘记今天是周末了。
尚延走进,拍了拍王玉的肩膀说“在这里吃饭吧。”
王玉笑着点了点头。
刘奶奶今天做了豆角,还有萝卜咸菜,她的手艺很好,有时候尚延累过了可以一下子吃三碗米饭。
“刘奶奶做饭很好吃,你快尝尝。”尚延给王玉夹了一筷子菜,放进了碗里。
王玉明显有话要说,欲言又止的,从小到大王玉这人就藏不住事,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再加上尚延心思细腻,一眼就能看出来
“有话就说,别憋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玉憋了好一会儿,见尚延说这话,彻底豁出去了,开口说:“尚延,回去上学吧。”还半开玩笑“光荣榜上看不到你的名字,我都不习惯。”
尚延放下筷子,低头沉默着,刘奶奶也不说话,王玉觉得自己说错了话,过了好一会,尚延强装微笑着说:“不去了,光荣榜上没了我还会有别人。”
“尚延,真的很可惜。”王玉语气透露着惋惜。
“是啊,万事都有可惜之处,就看我怎么选了,至少现在我觉得我的选择没错。”
王玉知道自己劝不动尚延,便转移了话题,两人聊了许久,从王玉的学习生活,再到尚延的艰辛“创业史”。
天色不早,王玉得回家,明天就要开学,临走时,尚延叫住王玉,两人拥抱了一下,尚延看着王玉,真诚地说:“好好学习,走出去。”带着我那一份。
王玉郑重点头,离开了,顺便还带走了一袋白糖。
待人走后,刘奶奶和尚延一起为蔡春翻了个身,她边为蔡春按摩边说:“心里还是不舒服吧。”
知道刘奶奶说的是什么,尚延点了点头。
“你做的选择不论对错,别后悔就好。”
“不后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别后悔,别委屈,他不后悔,也不委屈。
“奶奶屋子不漏雨了吧。”
“不漏了,都是你的功劳。”刘奶奶说着还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尚延攒下了一笔小钱,不多,但近期蔡春治疗的费用是不用愁了,而且积少成多,以后就会变成一笔大钱,派上它该派的用场。
尚延去镇上赶集,花了些钱买了三只鸡崽和一只鸭崽拿回家养着,打算到时候下了蛋给刘奶奶和蔡春吃,剩下的还能卖些钱。
几天后下了一场大雨,路上没有多少人,泥路上的车轮印也都被雨水冲刷,最后消失不见。
泥点时不时会溅到裤腿上,尚延没有带伞,此时全身都湿透了,他加紧往家里赶,隐隐约约看到前方有一个小小的身影,两人逐渐靠近,才发现是个浑身脏兮兮的小孩,脸上满是泥,穿着薄薄的长衣和长裤,此时已经脏得看不出颜色,膝盖上还破了个大洞,天气很冷,小孩被冻得瑟瑟发抖。
尚延没办法视而不见直接擦肩而过,况且那小孩也看到了他,停下了一瘸一拐的脚步。
尚延停了下来,脱下外套走到了小孩面前,将外套披到了他的身上,蹲下问:“这种天气怎么自己一个人呢?”
外套披在了身上,感觉到了温暖,抖动了几下,开口小声地慢慢说道:“我忘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尚延很有耐心,他又问:“那你叫什么名字?”
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沉沉落下砸在他们身上,尚延额前的头发沾着雨水,塌了下来,有一丝狼狈但神情温柔更甚,小孩感到面前的人没有恶意,仔细地回想,可脑袋一片空白,像一张白纸,连灰尘都没有,又慢慢开口,“我忘记了。”
尚延看着面前脏兮兮的小孩,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口气,说道:“那我带你回家好吗?”
回家?他是在太冷了,真的很需要一个温暖的地方,在他的潜意识里,家就是温暖的,于是轻轻点了点头。
我跟你回家。
大雨滂沱,倾倒世界,冷风刺骨,乌云占据主导地位,遮住了渐暗的夕阳,道路泥泞依旧,回头望望,是并列的深浅不一,大小不一的脚印。
小孩紧紧拉着尚延的手,一刻不敢松开,指尖微微发抖,似乎害怕稍一松开,就会再次陷入孤独。
尚延察觉到,回握住,低头安慰说:“放心吧,不会丢下你的,坚持一下,一会就到家了。”
那一刻,风雨不侵,心安无比。
刘奶奶看到尚延带回来了一个脏兮兮的小孩,很是惊讶,冒着大雨举着伞出门接他们两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哎呦,怎么还带回了一个孩子。”
尚延把小孩带到屋内,温暖气息逼近,尚延烧了一盆温水让他自己洗个脸,一会帮他洗头,小孩沉默地点了点头。
尚延笑,“去吧。”
走到刘奶奶身边,尚延压低声音和刘奶奶说:“我在路上碰到的他,自己一个人,应该是迷路了,而且……”尚延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还失忆了。”
刘奶奶听到尚延说得着急了起来
“这可怎么办,上哪去找他家人啊。”
尚延安抚着刘奶奶,说:“明天天气好了,我带他去一趟派出所,看能不能找到家人。”
刘奶奶点点头,也赞同这个做法。
没过一会,尚延的身后就出现了一个小人,尚延转身看到了洗干净脸蛋的小孩,笑着说了一句,“长得真帅。”
这句话绝非夸张的说辞,而是实打实的惊艳。挺直的鼻梁,一双丹凤眼流转着灵动的光,眉目清秀而有神。薄薄的嘴唇增添了几分清冷气质,左眼角和下唇右侧的两颗小痣成了点睛之笔。皮肤白皙透着淡淡的红润,自小便是个惹人注目的帅哥胚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尚延的话,小孩明显有些害羞,低下了头,尚延不再逗他,又烧了一盆温水,打算帮他洗个头。
“你在这凳子上坐着,仰头,我帮你洗头。”
没见过这种洗头方式,小孩子有些犹豫,踌躇了几下,听话地坐在凳子上,仰下头,眼前是尚延清秀的面容。
尚延的动作很轻,将温水轻轻扑到他的头发上,待头发湿透,又打上了他新买的蜂花牌的洗发水。
“是不是很香?”
小孩眨了眨眼,尚延洗得很小心,没能让泡沫进到眼睛里,他只是眼睛睁得有些累
“这可是新买的,我都没用呢。”
又换了一盆水,将头上的泡沫洗掉,接着拿来了毛巾,尚延擦拭着小孩的头发,很柔软,尚延心想。
“那你还能记得自己几岁了吗?”
思考了一瞬,小孩伸出手,用手指比出了一个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六岁?这个能记得?”尚延惊讶。
小孩点了点头。
刘奶奶在一旁开了口“这孩子看起来也像是六七岁的样子。”
外边还下着雨,尚延安顿好小孩,打着伞送刘奶奶回家,路上刘奶奶问尚延
“要是派出所也找不到那孩子的父母呢?”
尚延将伞偏向刘奶奶,开口说:“还没想好,但总不能让这么小的孩子没有家。”
刘奶奶知道尚延心中是有遗憾的,这种遗憾,他自己迷茫不知如何自处,外人更是不知如何填补。
让他顺着心走吧,刘奶奶想。
回到家,小孩安安静静地坐在小板凳上,头顶是暖黄色的灯光,周围被温暖包围。
尚延走上前,蹲在他的身前,对小孩说:“别拘谨,当成自己的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孩听懂了,和之前一样乖巧地点着头,明显放松了很多。
尚延起身去里屋为蔡春翻了个身,擦了个身子,转身回到外屋,问小孩
“敢自己一个人睡吗?”下雨天的时候天气潮湿,尚延不放心蔡春,所以每到这种天气尚延都会睡到蔡春旁边,方便夜晚照顾。
依旧点着头。
“真的吗?”
这时小孩说了来到家里的第一句话“真的。”
尚延挑了挑眉,口吻轻柔说道:“行,我帮你把被铺开,你要是困了就直接上来睡觉,要是害怕了,就来旁边的屋子找我。”
“嗯。”
雨夜冷风凛冽,但小屋内灯光温暖,驱散了一切寒意。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雨过天晴,阳光洒满大地,地上的水坑映射出五彩光斑,空气中还带着一丝雨后的清凉。尚延起了个大早,去隔壁刘婶家借衣服。恰巧碰到王玉正要出门上学。
“你怎么来这儿了?”王玉扬起嘴角问。
尚延经过王玉的身旁,伸手拍了拍王玉的肩,淡淡道:“来和你弟借一套衣服。”
王玉被惊到了
“我弟?”
“就是你弟。”
尚延和刘秋华借了一件王佩的衣服,带回家在熟睡的小孩身上比了一下,自言自语
“正好,就穿这个吧。”
他转身去了厨房,从米缸里舀出一碗米,淘洗干净,点起灶火熬了锅米粥,还顺便蒸了三个鸡蛋。饭做好时,刘奶奶刚好过来。尚延笑着招呼:“奶奶,粥熬好了,快来喝。”
桌子上是三碗热腾腾的米粥,尚延摆好碗筷走进屋里,轻轻拍了拍小孩的胳膊
“起来吃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刚刚还在睡梦中的小孩,朦胧睁开眼,一双丹凤眼中是尚延柔和的面容。
“穿衣服,吃饭去吧,一会出门。”
小孩没问去哪,只是乖巧地点着头。
衣服穿着不大不小,深蓝色的小外套衬得皮肤更加白嫩。尚延的个子不高不矮,一米七八,小孩站在他旁边身高差十分可爱。
尚延没有弟弟妹妹,王玉的弟弟王佩出生的时候,尚延曾经问过蔡春
“为什么我没有弟弟妹妹?”
蔡春那时正在搬柴火,抽空伸出一只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瓜说:“有一你个就够了。”
尚延撇撇嘴又去问尚文
“你能给我一个弟弟妹妹吗?”
尚文刚从镇上回来,此时正在门口洗着手,听到尚延的问题,尚文柔声问:“你觉得孤单吗?”尚延想了想他有爸爸妈妈,还有王玉和刘奶奶他不孤单,于是摇了摇小脑袋瓜。
尚文擦着手接着说:“那我和妈妈爱你一个人就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尚延握紧小孩的手,走在阳光下,回忆起这些有趣的事情,不禁莞尔一笑,原来他早就有了很多很多爱。
这些爱的瞬间成为回忆,有了独属于它的价值,定格于脑海。
今天周日会有去往镇子上的客车,所以尚延和小孩早早就等在了村口。
“我们要去哪?”今天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帮你寻找爸爸妈妈。”小孩听到低头不再说话。
同村的李大娘手里拎着一块肉正往家走,见到尚延隔着不远的距离,喊着
“尚延,这是谁家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