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给兰峥调整了姿势,又给他按了按小腿捏了捏脚,接着关了灯,让他依偎在自己怀里。然而兰峥没有睁开眼睛,却很快背离他,自己寻了个喜欢姿势睡熟了。
蔺敏之莞尔一笑,这人睡着了,乖张的性子却是一如既往。
第48章
先让我亲亲
云城的天气和苏黎世相比依旧冷得多,兰峥和兰梦雅下了飞机,出了航站楼冷得直哆嗦。兰梦雅披着是王楠的外套,王楠穿着单衣,阴鸷的眸子盯了远处。
兰梦雅一扫见到了他可爱的王家妹妹,脸色不怎么好看。不过在弟弟面前没怎么表示出来拿到行李扒拉出厚外套,给了兰峥。
在苏黎世没穿上,现在穿上了。兰峥裹着外套,知道姐姐和王楠已经和好了,两人有说有笑的说要请兰峥吃饭,飞机餐几人都没怎么吃。兰峥摇头,“我要先回学校。”
至于那个王家妹妹没人理睬,她要走过来。
兰梦雅冲王楠笑了下,“你先处理下,我和兰峥说会话。”
姐弟俩约好了时间,要一起去看望兰清哲,顺便把房子买了。兰梦雅说她现在住的是王楠那里,这次不想住了。兰峥一百个支持,他手里还有一点存款,读研每月有补贴,只需要负责自己吃饭就行。
兰梦雅给兰峥叫了出租车,看着弟弟上了车,才打电话给王楠,问,“她怎么知道我们航班的?我先回去了,你自己解决好再来找我。”
兰峥也不用倒时差,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后回到了科大,先去自习室拿到了储存柜里的资料和文献,去了杨日伦的实验室。这几天他没有查看邮箱,不过出发前,他发了一篇综述给杨日伦,不知道他看过了没有。
实验室的气氛不怎么好,霍小钗和苏杭只打了个招呼便走了。平时她总会笑嘻嘻闹半天的,这回只说别忘了下周的例会,非原生性色须细胞CYP3A5和MDR1遗传变异和代谢机制等相关数据尽早出来。ppt也要做好。
赵欣然对他使眼色,兰峥小声问,怎么了。
赵欣然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说大师兄答辩日子已经定下了,这个时候不知道怎么一根筋搭错了,上午和咱导吵起来了,摔门而去,接着在群里大骂苏杭。霍小钗和他争辩了几句,也被一起骂了,然后大师兄退群拉黑,现在不知道跑哪去了。
众人都摸不着头脑,杨日伦脸色铁青把大师姐叫走了。原因是什么,赵欣然也不清楚,兰峥看了看群里的聊天记录,大师兄反复骂苏杭小人,伪君子,无耻,什么也看不出来。众人都在劝架,后来大师兄无差别攻击,再然后就是退出群聊。
兰峥不明所以,只好先放下,看了赵欣然的给他的组会记录,“这一部分是给我的?”他不在,任务分配好了。
赵欣然点头,兰峥没什么想法,文献他在飞机上已经看过了,当即就可以整理成大纲出来,找到相关实验器材,摆弄起来。赵欣然小声说,“我们还是先离开吧,今天这状况不妙。”
“我要把这个数据弄出来。你先走吧。”
赵欣然磨磨蹭蹭的也没走,凑过来,说等会儿一起吃饭,他要好好八卦八卦。
晚饭就在赵欣然的八卦中度过。
在赵欣然的说法中,大师兄自年后因为要准备毕业答辩没有参与到巴斯顿·金相关的项目中,心里就不怎么得劲。他家杨导带着大师姐和一个博士师兄还有霍小钗和苏杭都进了,虽然霍小钗和苏杭都是边缘人物但冠上了这个名头就不一样。杨日伦要是项目取得成果,不出两年肯定要申报院士,咱也跟着鸡犬升天。
但大师兄是摸不着一点了,按理说这种好事换成一般的导师,肯定要让他推迟答辩,怎么的也分给他一星半点的,给大弟子锦上添花。
可杨日伦完全没有这想法,把人利用干净就一脚踢开。大师兄杨天翔因为之前的B市之行加上年关值守实验室的友谊,没少和赵欣然吐槽杨日伦,说他从读研就跟着导师了,因为都姓杨还攀扯本家,经常给他伏低做小端茶送水接送孩子代课上课,课时费他都拿不到。
他家孩子小升初辅导是他一手弄成的,初中学校及市里的几个比赛项目也是他炮制的,就连他硕士生涯中发表的几篇期刊论文,有两篇都给了那小崽子署名。他做的还不够好吗?
好不好的他们没法评判啊。
赵欣然吐槽完毕后,又说苏杭现在好像要变成第二个大师兄了,说是导师现在都爱让苏杭跟着,有饭局也带着他,咱平时见导师,要看他有没有时间,而苏杭不用。
大师兄为了毕业论文的事情找了几次导师,都被苏杭截胡了,所以大师兄好像对苏杭不待见。这些都是赵欣然自己发现的,不保真。不过赵欣然知道兰峥不是嚼舌根的人,都知道他和孤影的事情了,说给他听也没什么。
兰峥听了也没什么情绪,只是问:“那大师兄答辩日导师找来的人确定了吗?”如果有一两个难缠的,以大师兄现在的状态估计会很崩溃。
赵欣然摇头,表示自己联系不上大师兄,还在打听中。按理说咱院里的几位导师都有可能,其实大师兄也可以活动活动,如果认识别的学校的导师,相关领域的都可以请来,院校申请一下就行。不过这要看自己的人脉。
大师兄没回博士楼,兰峥想了想,说明天如果联系上了大师兄,他们约个饭。回到家,锦江汇陡然变得冰冷了,兰峥在书房查文献做标记,蔺敏之那边应该凌晨,兰峥也没发信息,直接睡了。
第二天才想起来带回来的礼物还要送去长湘湖。他没过去,给宋眉州发了信息,说周五晚上送过去。
第三天才联系上大师兄,大师兄说没去哪,回老家一趟了,三人约在三号食堂二楼的小包厢里吃饭。杨天翔已经恢复正常了,苦笑着说他的一位答辩老师是江超江教授。
赵欣然抽气,不确定的重复一遍,“咱导的死对头。”他的目光很同情。
“怎么选了他?”兰峥也发愁,他入学第一天大师姐对他的告诫还记在心中,回去后查了不少资料。
简单来说,江超教授和杨日伦是学术上的死对头,王不见王。都是基因工程领域的,但后来杨日伦转了基因伦理,而江超转了基因编辑。
两人这些年没少发文章抨击对方,你来我往唇枪舌战的,据说出席某个讲座因为江超座次在前,杨日伦还发了好大脾气。还传说江超曾经带了一位硕士,答辩那日其中有一个评委临时有事托杨日伦去了,最后那学术是哭着离开的,后来又申请一次答辩才通过的。
杨天翔仰着头,面色麻木,“算了,运气不好。”他也懒得打听这事是故意的还是纯粹是意外,总之杨日伦没有强烈反对。可想而知,答辩那日会有多精彩,他有可能成为两人的靶子。尽人事听天命,走一步看一步,他连实验室也不想去了,神色萧索的很。
兰峥回去后看了不少江超这两年的研究论文和两三个项目,又去学院那里看他指导的这两年毕业学生的论文,提炼出他大概会涉及的几个方面,还有最新的观点及提问风格,还有和杨日伦的分歧点,最后整理成文档,发给了杨天翔,希望有点用吧。
学院下发通知,院内的几个实验室都参与到的巴斯顿·金的夏娃计划其中的一个子工程,转座子/T-DNA插入突变对活性机体的影响。
这事他们早就知道了,杨日伦很快召集他们,成立了两个课题小组,他们组的组长是苏杭。博士生那一组有大师姐担着。
课题组成立后的一周后,杨天翔顺利答辩,那日江超讲授竟然没有咄咄逼人,问了两个比较常规的数据问题,便不再提问。大师兄顺利毕业,喜极而泣,红着眼眶去了杨日伦家里,据说师徒详谈几个小时,随后杨日伦带着他们吃饭,地点在科大附近的【悦味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