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3页(1 / 1)

('

阿伦尼乌斯话锋一转,用带着近乎轻蔑的口气说:“它本质上属于认识论,因此一直是哲学圈里争论的热门话题。”

接着他按照惯例简要介绍了爱因斯坦的工作,然后给出科学院对他获奖原因的解释:“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定律已经被美国的密立根和他的学生以极为严格的方法所检验,并且出色地通过了考验。就像法拉第定律是电化学的基础一样,爱因斯坦的定律已经成为定量光化学的基础。因为,委员会还是决定将奖项授予爱因斯坦先生,以表彰他在光电效应上的卓越成果。”

光电效应说起来也算量子领域内容,是爱因斯坦后半生一直比较反对的。

而阿伦尼乌斯提及的密立根,本来是为了找出反对爱因斯坦的证据才做的实验。

这一连串巧合,也是够逗的。

但大家其实心知肚明,在相对论面前,光电效应只能说是一项相对普通的工作。爱因斯坦成名就是因为相对论,甚至有了日食观测证据。诺奖评委会必然要给他授奖,至于授奖原因,权当随便找个由头吧。

爱因斯坦没有因为阿伦尼乌斯的发言有什么不满的情绪,在他的致辞中,几乎全是谈及相对论,而非光电效应。并且在最后强调了他新工作的重要性———即统一场论。

这倒是让不少听众感觉非常振奋,大家早就想把怪异的量子理论整合到经典物理学中了。

此时的瑞典克朗还挺值钱,瑞典在一战中没受到什么波及,反而赚得盆满钵满,富得流油。

爱因斯坦获得的奖金是121572瑞典克朗,约合32000美元,比一般的大学教授年薪高出十倍还多。

在这个德国马克疯狂贬值的时期,毫无疑问是一笔超级巨款。

只不过按照与前妻米列娃的离婚协议,爱因斯坦要将一半的钱直接寄给她。

两人好像还商量了一些理财规划,米列娃用这些钱在苏黎世购买了三套公寓用于出租。

第六百七十五章 又一个姓冯的德国人

李谕专门带爱因斯坦和玻尔顺便参观了参观他在瑞典的小岛,一直维护得很好

爱因斯坦惊讶道:“你竟然私藏了这么个好地方,简直如同仙境,不对,是中国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李谕说:“现在还没有派上用场,不过肯定有它的用武之地。”

玻尔说:“好是好,就是偏了点,作为度假胜地倒是不错。”

几人随后搭乘轮船回到德国境内。

李谕收到了一封世界力学大会的邀请函,落款是冯·卡门。

爱因斯坦笑道:“他们一定是研究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或者什么其他力学领域,不然为什么玻尔先生没有收到邀请函,他研究的可是量子力学,也是力学嘛。”

李谕看了看信件内容,主题是流体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

“或许是冯·卡门教授觉得我参与过汽车和飞机制造,出于礼貌发了封邀请函。”

“他们绝对希望李谕先生过去。”爱因斯坦说。

“为什么?”李谕问。

“因为如今各种活动都缺经费,你是科学界里最有钱的人!”爱因斯坦说,“另外,通货膨胀太严重,学生开学交的学费,到学期末支付给讲师时往往所剩无几,讲师们教学兴致不高,还不如搞一些研究活动。所以请你去太好理解了。”

听起来似乎比国内几所大学的欠薪还要惨。

反正会场没那么远,李谕决定乘坐火车前往一趟冯·卡门所在的亚琛。

他在站台上买了一本《物理年鉴》和一本《数学年鉴》,这是德国数理两个领域的顶级权威期刊,价格从此前他来德国时的64马克涨到了400马克,明年年底还会飙升到28000马克。

亚琛在德国最西边的边境位置,紧挨着比利时。

火车途经多特蒙德,上来了几个法国人。挺正常的,因为多特蒙德是鲁尔工业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一战后法国一直紧盯着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想要将其占有,以杜绝德国再度崛起的可能。

有两位法国兄弟坐在李谕对面,两人看了看李谕,窃窃私语了几句后,问道:“您是李谕先生?”

李谕回道:“没错,你们是?”

“我叫安德烈·米其林,这位是我的兄弟爱德华·米其林。”

原来是米其林的创始人。

“你们好。”李谕说。

安德烈·米其林说:“我们在一些场合见到过先生,但一直未能正式认识。”

李谕说:“德国很多汽车用的就是你们的轮胎,可惜我很少出席供货会。”

爱德华·米其林说:“以您的繁忙程度,确实没必要参加。”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