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8页(1 / 1)

('

“都是严范孙先生和张伯苓先生的功劳。”李谕说。

这名女生报入了外语系,蔡元培说:“今天正好是辜鸿铭上英文课,一定很有意思。”

李谕幸灾乐祸道:“班上就有两条辫子了。”

蔡元培哈哈大笑:“你可真会开玩笑。”

两人忍不住好奇,来到课堂外。

辜鸿铭提着文明杖,一本讲义都没带,略显潇洒地来到课堂上。

此前北大学生笑话他不剪辫子,辜鸿铭回顶了一句“我的辫子长在头上,你们的辫子长在心里”,直接让全校哑口无言。

——这句话就算放在后世,也足够炸裂。

但他还是有些保守,刚想讲课,眼神突然僵住,使劲看了看,“那位同学,莫非是女生?”

前排一个学生说:“先生,她是刚招来的女学生。”

“女学生?!”辜鸿铭一愣,“你叫什么?”

“先生,我叫查晓园。”女生回道。

“你懂英文吗?就来北大上我的课?”辜鸿铭问。

查晓园不紧不慢地说:“我学了五年英文。”

“五年?”辜鸿铭对前排那个男生说,“把你的讲义给她,让她读一读。”

查晓园接过讲义,非常流利地朗读了一遍,可以说在全班都是上游。

辜鸿铭却眉头皱了皱,硬生生挑刺道:“你的发音还是有点问题,总之,嗯……不适合在我的课堂,请你出去吧。”

李谕张口说:“辜先生,虽然这位女生没有纯正的伦敦腔,但发音很标准,作为播音都够格,放眼全国,已经非常不错。”

辜鸿铭看到蔡元培也在他旁边,于是走出教室,说:“校长,教室中怎么能有女性,男女授受不亲,如果一定如此,请让我辞去教职。”

蔡元培笑道:“刚才疏才说了,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多年前就开始招收女生,辜先生,这是大势所趋。”

辜鸿铭说:“美国人有什么文化,能和我们比?”

李谕说:“不仅美国,瑞士也有很多大学招收女生,还有英国、德国、法国。”

辜鸿铭一时语塞。

蔡元培说:“辜先生,女人受教育自古有之,也算我们的优秀文化嘛!”

还是他会开导人,辜鸿铭只能勉为其难地接受:“以后我少往台下看就是!”

第六百二十四章 木卫十

下课后,蔡元培和李谕、鲁迅、李大钊等人一同吃饭,本来想叫上辜鸿铭,不过他明显不太想和一帮搞新文化运动的人在一起。

来到饭店,李谕问:“胡适之和辜老先生不太对付?”

“相当不对付,简直是死对头,”蔡元培笑道,“一个刚刚留学回来的毕业生就做了教授,不止辜先生,还有很多老先生无法接受。”

“适之教的什么课?”李谕问。

“中国哲学。”蔡元培说。

胡适在美国学的就是哲学,算他的老本行。

“学生们的评价怎么样?”李谕有些好奇。

蔡元培对李大钊说:“守常(李大钊字)与学生来往较多,应该更了解。”

李大钊说:“昨天我听文科学院成绩最好的傅斯年评价,适之讲的墨学一课不太理想,就像外国汉学家讲中国文学,虽然有些观点比较新奇,但大多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探究,也不太适合中国人。”

傅斯年是后来的史学大家,目前在北大文科念书。

他的成绩相当出色,从入学开始就一直位居第一。而且傅斯年颇有“大哥范”,除了学问好,还长得很壮,能打架,讲义气,小时候就有很多人愿意追随他,现在更是北大学生中的头头。

“另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顾颉刚也有类似评语,”李大钊接着说,“不过傅斯年对适之的总体评价不错,认为‘(胡适)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走的路是对的。’”

李大钊为了顾及老师的面子,没有说全,其实傅斯年最后还有一句:“你们(学生)不要胡闹。”

李谕笑道:“学生评价先生,有点意思。”

这是初期北大的一种风气。

早在京师大学堂时代,许多北大的学生官品就高于教习,出路也比教习好。所以曾有放弃教习位置而宁做学生的,这个传统让北大学生有一种隐隐的优越感。

民国以来,北大的招生和教师聘请两方面比较随意,没有其他学校那样严格的标准。不少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学问真的超过老师,北大学生的回忆录里经常看到学生刁难教习的记录。

而胡适能短时间在北大站稳脚跟,真的离不开傅斯年这个学生头头。

后来胡适自己承认,许多学生觉得他对古史的处理是思想上的谋逆,认为他不配教这门课,要赶走他,结果因“在校中已经是一个力量”的傅斯年出面干预而作罢。胡适十分感慨:“我这个二十几岁的留学生……面对着一班思想成熟的学生,没有引起风波。过了十几年以后才晓得是孟真(傅斯年字)暗地里做了我的保护人。”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