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页(1 / 1)

('

卢瑟福苦涩道:“我之前在澳大利亚,本来想乘船返回英国,没想到欧洲突然打成一片。我联系了一下国内,他们说曼彻斯特大学的实验室几乎没人了,来自德国、奥匈、意大利等敌对国的研究人员全走了。就算是其他国籍的研究员,如今感受到战火威胁,大多也选择了回国。我回去面对的将是一个空荡荡的实验室。”

卢瑟福是个亲和力很强的人,以往热闹的实验室一直被称作“幸福大家庭”,没想到这个大家庭组建还没一年,就已经分崩离析。

李谕说:“英国本土学生估计都要被征召入伍。”

“的确是这样,”卢瑟福难过地说,“一想到我的学生们在战场上彼此厮杀,我真是心如刀绞。更加难过的是,我最优秀的学生莫斯莱竟然选择拿起枪上了前线,而不是成为后方技术兵种!我担心他有危险,专门发了电报让他回国,同样可以参与军事方面的工作。但战时的通信太困难,辗转到达时,他所在的部队已经奉命开赴法国前线。”

如今的西线战场犹如人间地狱。

“作为一名士兵在前线的死亡率非常高,”李谕十分惋惜,“此前的几场战役,每一次冲锋几乎都是全军覆没。”

卢瑟福神情沮丧:“他本来可以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物理学家,最多五年就能够成为教授。我现在只能每天给他祈祷,希望平安归来。”

李谕问道:“如果您回国,是不是也要加入军方部门?”

“很可能,”卢瑟福说,“我听说英国海军与法国一样,已经组建了声呐研究部门,专门勘测水雷、潜艇,他们需要大量实验物理学家。但汤姆逊教授让我先等一等,可以来日本或者中国待一段时间。我想到你在中国,于是就来找你了。”

“荣幸之至,”李谕说,“现在英国海军有大行动,地中海战火连绵,您想回去还真要等一等。”

“地中海也打起来了?”卢瑟福这段时间在船上没法看最新的报纸。

李谕说:“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登陆作战,地点在奥斯曼土耳其的加利波利半岛,目标直指伊斯坦布尔。”

卢瑟福说:“难怪我上船前,有大量船只满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年轻小伙子去了英国。”

加里波利战役的主力就包含澳新军团。

奥斯曼土耳其在欧洲各国眼里是块大肥肉,谁都想趁着打仗吃一口。

丘吉尔在海军大臣的位置上已经干了三年,成效不错。他上任时英国海军还是以燃煤为主,此时已经全转变成了以燃油为主的现代海军。

他本人很想打仗,力排众议进攻“西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在丘吉尔看来应该易如反掌。

战略上还能帮俄国缓解压力。

俄国有两条海上生命线:其中一条波罗的海航道,目前已经被德国封锁;剩下的一条便是达达尼尔海峡。

如果达达尼尔海峡再被封死,那么就会如德国新任总指挥法金汉所言:“俄国将变成一个瘫痪的巨人,在孤立无援中自己活活困死。”

英国还指着他牵制德国东线军团以及奥匈帝国军队哪,当然不能让俄国等死。

丘吉尔策划了一场奇袭,加里波利半岛上守军并不多,但澳新军团登陆后,恰巧遇到了守在这里作为预备队的凯末尔所率部队。

历史的舞台把聚光灯打了过来,配角成了主角。

凯末尔誓死抵抗,全军打光弹药后,他命令部队装上刺刀进攻,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我不是命令你们战斗,我是命你们牺牲!”

凯末尔成功抵挡住了澳新军团的进攻,让这里也陷入了堑壕战。

远离本土作战,英军补给困难,其实已经注定了败局。

丘吉尔被迫引咎辞职,前往法国前线当了个营长。

要不是后来基辛纳成功策划了一场完美的撤军,英军在加里波利会演化成惨败。

败肯定是败了。

堂堂世界第一强国,竟被奥斯曼土耳其打败,举世哗然,这场战役成了奥斯曼最后的荣光。

“不仅莫斯莱,”卢瑟福又说,“我的另一位助手查德威克(中子发现者)在德国被当作间谍抓进了集中营,好在没有生命危险。”

“德军的集中营……”李谕听到这个名字就感觉不吉利。

卢瑟福说:“大战爆发时,查德威克正在柏林做学术交流,莫名其妙被逮捕了。”

李谕说:“爱因斯坦先生委托前往克里米亚的天文探测小队是一样的遭遇。”

卢瑟福叹道:“希望德国科学院看在多年合作的面子上帮忙斡旋。”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