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页(1 / 1)

('

同时他还要把手搓无线电写成教程,公开发行。反正不是什么秘密。

钟观光与鲁迅一样,此前被蔡元培叫去北京做了教育部佥事,但没什么具体事务,所以就出去四处采集植物标本。

蔡元培辞职后,他也随之辞职。

钟观光做科技产品进出口多年,经验比较丰富,而且他的店已经打出名气,凡是喜爱科技的,必然会光顾。

可惜现在没有网购,不太好扩大销售规模,只能主动给各个大学主动分发。

这件事李谕也拜托了钟观光的科学仪器馆,钱则由李谕自己出,希望民间的无线电爱好者迅速成长,这对今后意义非凡。

……

科学杂志社这边,招募到了几名员工,其实也就是历史上有心做科学杂志的那几位。

其中一个李谕之前见过,留洋回来的金邦正,他负责国内推广。

金邦正说:“会长,我们与美国的留学生团体取得了联络,他们都愿意积极供稿。”

算起来美国留学生里,单单清华选派的就已经数百人,并且大都学习理工科,让他们供稿确实合适。

金邦正拿出一封电文,里面的名字几乎都是科学界名人,比如梅贻琦、胡刚复、周仁,还有赵元任等。

李谕说:“他们有此等热情,我们当然要支持。一旦稿件选上刊登,就按欧美最高的稿费标准执行。”

“明白了,”金邦正道,“他们还说,要在美国成立科学分社,以形成更强的凝聚力。”

“科学社吗?”李谕问。

“是的。”金邦正说。

“既如此,”李谕顿了顿道,“我们直接在国内把杂志社改为中国科学社,以弘扬科技兴国之理念。”

一下拔高了好几个层次。

金邦正高兴道:“我们还在讨论这件事,没想到您已经想好了!有您坐镇,科学社才称得上科学社!”

李谕说:“按道理应该由教育部或者政府组织,不过看样子他们几年甚至十几年内都不会有此种想法,只能我们亲自来。”

金邦正说:“有您这面大旗,不仅美国的留学生会加入,用不了多久,日本乃至欧洲都会有人加入!”

李谕说:“总之团结一切力量,咱们的宗旨定为‘联络同志,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加入进来的人肯定都明白,祖国之所以孱弱,莫过于科学不发达。”

这是一步大棋。

历史上的中国科学社1918年才迁回国,确确实实为我国科技发展做了极大贡献。此后各专门学会诸如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数学会等都是在中国科学社的带动下诞生。

而且科学社迁回国时,就在大同大学有办事处。李谕感觉可以把总社搬到大同大学,反正他兴建了许多屋舍,还有十分先进的设施、器材。

“不用说,您是我们中国科学社的第一位院士,”金邦正说,然后憧憬道,“将来如果能与英国的皇家学会相提并论就好了。”

李谕淡淡道:“其他领域我拿不准,但至少在物理领域,我一定会让中国科学社的院士成为含金量最高的头衔。”

第五百四十四章 坑蒙拐骗

李谕在《申报》上登出了科学社成立的消息后,史量才作为李谕的铁杆支持者,高兴地过来祝贺。

闲聊时,李谕在他拿来的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立刻警觉起来,向史量才问道:“报上提到的万国储蓄会是咋回事儿?”

史量才说:“一位叫做法国人巴登联合几个法国人、荷兰人,还有瑞和洋行买办叶琢堂一起搞的储蓄性质的……”

李谕问道:“什么?”

史量才想了想说:“感觉像银行,又像钱庄。但他们是会员制,并且是有奖储蓄。会员储蓄的面额为2000元,每月存款12元,存满15年才能取回本金、利息和红利。最吸引人的是每月一次的抽奖活动,奖金最高达5000元。”

李谕叹了口气,果然!这尼玛就是赤裸裸的违法吸储啊!

李谕问道:“储户怎么知道抽奖时有没有猫腻?”

史量才说:“法国人搞的,总不会有假吧?”

李谕无语道:“顶着个样人脸,难道就可以相信?”

史量才问道:“莫非真的有问题?”

“问题太大了!”李谕说,“他们有监管吗?拿了储户的钱做什么有公示吗?储户又算过通货膨胀下,15年后的钱还是现在的价值吗?”

史量才被一连串的发问给问住了,也开始隐隐觉得不对,“似乎有点空手套白狼的味道。”

李谕说:“你终于明白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