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页(1 / 1)

('

不过他们还是选择相信康有为,一直被蒙在鼓中。

半年前,康有为在《致仲远书》中公然说:“凡自古圣哲豪杰,全在自信,力以鼓行之,皆有成功,此路德、加尔文(法国宗教改革家)之举业。及至国会,成则国会议员十中有九为吾党成员,是时兼操政党、内阁之势,以之救国,庶几全权,又谁与我争乎?”

话语中,康圣人的“帝制梦”“教会梦”跃然纸上。

他的逻辑就是梁启超充当执政党的党魁(当时梁启超有意回归师门),自己当教主(如“路德、加尔文”)。

康对西方宗教这样理解:信徒成为党元,党园服从党魁,党魁又服从教主,教主通过执政党控制的议会、内阁,达成对国家政权和社会组织的全控制。

不就是典型的“政教合一”嘛!

这套模型在西方已经被抛弃了几百年,康圣人竟然想拿来用?!

真不知道他是觉得全国四万万人都是傻子,还是自己已经疯了。

在李谕说完后,一旁突然有人大声赞道:“说得好!不愧是李大学士,这些宵小之徒怎么可能辩得过您。”

李谕回过头:“量才,原来是你。”

史量才说:“我听得完完整整,回头就把此文发在报纸上。”

李谕苦笑:“要不还是算了,不然他们肯定又对我群起而攻之。”

史量才说:“您能怕他们?”

李谕说:“怕自然不怕,但我哪有闲工夫和他们继续耗?纯属浪费时间!”

史量才惋惜道:“可惜了一篇好社论。”

李谕轻松说:“既然来了,一起进来吃饭吧。”

几人进入汇中饭店,在座位坐下后,李谕接着问道:“量才,《申报》的收购事宜完成的如何?”

史量才说:“按照你的嘱托,我请了专业律师,已经完成合同签订。”

李谕说:“没忘了规定无形资产方面吧?”

“没忘,”史量才说,“我也是头一回知道,原来合同订不好会有极为凶险的合同风险。”

“加上便好,”李谕说,“将来《申报》在你的经营下,必然节节攀升。”

史量才说:“我接手《申报》后,立刻定下了‘言论自由,不偏不倚,为民喉舌’的宗旨。”

唐绍仪赞道:“说得太好了!我们需要这样的报纸。”

史量才说:“我给所有的员工一再强调,报纸是民众的喉舌,除了特别势力的压迫以外,总要为人民说些话,才站得住脚。”

李谕心中突然闪过一丝伤感,史量才此后被戴笠暗杀,就是因为他的立场。

史量才看到李谕的神情,说道:“李大学士,既然你们都这么支持在下的《申报》,就要拿出实际行动嘛,比如供稿。”

李谕说:“我写不了时政评论,只能写点科技文章,没多少受众。”

史量才说:“我们最缺的可不就是科技文章,您只要供稿,我绝对放在头版。”

李谕沉思一会儿说:“我确实有点想在报纸上宣传的东西。”

史量才问道:“宣传?宣传什么?”

李谕说:“飞机。”

第五百三十九章 科学杂志

民国这种一穷二白的时期,真正难搞的是规模化产业,比如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的制造业等,这些无不需要政府巨大支出,同时更要一个稳定的局势。

而这两点又是民国时期完全不能满足的。

反而飞机这种“小众”的高端行业,只要有人有技术就可以搞起来。

当然,大家肯定明白,这属于走捷径,是弯路,不是正道。就像后世的印度,制造业没搞起来,反而一门心思发展在第三产业中都属高端门类的IT产业。

但在民初的时局下,李谕也没什么其他办法,而且搞搞高端产业起码可以提振一下民族信心不是。

此外,还有很关键的一点,这时造个飞机真没后世那么难,更没什么设计标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战初期,只需在工厂地面上用粉笔画出一架新飞机的外形,两周之后一架完整的飞机就可以出厂。

而且机身材料也比较简单:使用的是木材。木材这东西哪里都好搞,不依赖冶炼工业。

二十世纪初飞机最重要的两个构件一个是发动机,一个是机翼。

发动机难不倒李谕,毕竟已经注册了一些专利。

一直到二战之前,飞机发动机除了一些设计上的不同,比如冷却方式之类,整体可以算作活塞式发动机,与汽车发动机没太大区别,不是什么特别大的技术难关。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仍旧诞生了一些优秀发动机,但也只能叫做“飞机发动机”,不能称之为高大上“航空发动机”,它们有本质区别。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