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页(1 / 1)

('

伍连德还让李谕帮着在北京城物色了一套房子买下,好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接过来居住。

李谕“北漂”这么多年,对北京城里的房屋中介市场已经相当熟悉,找到瓜皮帽崔老三买了一套物美价廉的房子。

伍连德感激道:“将来我远赴东北,家人还望帝师照料,最好孩子能进入您的学校。”

“包在我身上!”李谕爽快答应,然后问道,“这段时间伍大夫准备先做什么?”

伍连德说:“我想写本中国的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李谕问道,“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伍连德说:“此前我看了一本美国作家加里森写的医学史书籍,其中关于中国医学的介绍竟然仅仅只有一页,并且这仅有的一页都有诸多错误。

“我曾向他写信询问。加里森说,在美国所有的图书馆里,都没有介绍中国医学的书籍,他也是无奈之举。

“你知道吗,这是很可怕的,只会加重洋人对中国医学的误解。”

李谕肃然起敬,正好自己也有写科技史的想法,回道:“想编写中国医史难度太大了,浩如烟海的古典籍,读起来就非常晦涩。”

伍连德自己也不是纯中医,慨然道:“困难自然有,不过再难也难不过扑灭一场瘟疫。”

李谕说:“希望届时能有中英文两种文字出版。”

历史上,伍连德所写的《中国医史》是英文的。

伍连德说:“那时候我会联系有志者共同完稿。”

李谕突然问道:“提到中国医学史,伍大夫对传统医学如何看待?”

伍连德说:“传统医学在我看来,早在三百年前就已停滞不前。我本人是学西洋医学长大,对传统医学中的一些理论理解并不透彻,不过最问题不是出在这儿。”

李谕问道:“那在哪?”

伍连德说:“传统医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培养出来的徒弟水平参差不齐,没有一个足够客观的评价标准;所以会出现非常多的庸医,并且庸医的数量还不少,对于整个社会都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同样导致了洋人根本无法理解传统医学,保持怀疑态度

“另外,传统医学中,那些有声望有能力的名医,往往会隐藏自己的独家秘方。一旦名医去世,秘方便会随之入土。其所在的那片村镇,几乎瞬间失去优秀的医疗保障能力。”

伍连德指出来的点都非常鞭辟入里,整个明末清初,中医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李谕说:“确实到了应该改进的时候,不过传统医学并非一无是处。”

伍连德叹道:“过去确实辉煌,可这几百年已然没有一部新的优秀传统医学著作问世,大家都热衷于给古籍注解,对于一门学科的发展,这并不健康。”

李谕说:“或许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会是一条路线。”

伍连德说:“能学通二者的人,实属凤毛麟角。”

李谕说道:“至少在草药这一块,能合作的地方还是很多嘛,阿司匹林和奎宁不都是最先从草药中发现。”

阿司匹林的最初发现,来自柳树皮。

治疗疟疾的奎宁,则来自金鸡纳树皮。据说康熙得过疟疾,就是服用了洋人提供的金鸡纳霜才好。

对了,别忘了还有大名鼎鼎的青蒿素,就是屠呦呦在古方中发现,然后在青蒿中提取得到。

所以说,中医也分传统中医与现代中医。

直接分别叫做“中医”与“西医”总感觉不太好,会被人曲解,然后挑拨对立,互联网上类似的骂仗太多。

伍连德抱拳道:“院士先生的话不无道理,我在今后写中国医学史时,会多加注述。”

伍连德在民国的医学界地位很高,1920年代末那场关于废除中医的投票中,伍连德投了赞成票。

李谕希望能够让事情多少有点改观,毕竟那次决议过于仓促,后果并不好,受苦的还是普通百姓。

第四百九十七章 索尔维之邀

大清临死的这一年,真是自己给自己埋了不少土。

按照立宪的流程,组建内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清廷终于发布了第一届内阁成员名单。

总理大臣是咱们熟悉的超级贪财小能手庆亲王奕劻。

要只有他这么一个皇族也就罢了,但细看这个名单,皇族人员竟占了7个!超过一半!

另外还有两个满族,都是与皇族关系非常近的:第一个是那桐,人家姓叶赫那拉;另一个是荫昌,陆军大臣,也就是名义上全国陆军的头头。

而汉人大臣只有四个:徐世昌、梁敦彦、盛宣怀,还有唐景崇。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