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页(1 / 1)

('

这场鼠疫也让人们开始相信宗教,基督教得以在欧洲迅速壮大。

第二次就是很有名的中世纪欧洲黑死病,从14世纪一直绵延到17世纪才彻底结束。

最严重的一波冲击发生在1346—1353年,短短七年间,欧洲死了2500万人,横扫了三分之一人口。

此后一直断断续续发生,牛顿当年在剑桥读书时,有一年不是去乡下躲瘟疫嘛,躲的就是鼠疫。然后在乡下的一棵树下被苹果砸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这次黑死病让欧洲死的人太多,人开始变得宝贵,人文主义受到重视;人少了,大家也寻求机械化提高效率,继而推动了机械学。

另外,大家不再那么相信基督教。因为一开始神职人员说这是所谓的“上帝之鞭”,是神罚,你们都有罪!

但大家发现我们这么虔诚,还是死了这么多人,而且你们神职人员作为所谓的神的代言人,同样死的死,逃的逃。

于是乎,文艺复兴开始。

对了,明末的那场大鼠疫,也属于第二次鼠疫大流行。

这一次,全世界同样死了上亿人。

你看吧,每次流行死人都是用“亿”这个规模,要不鼠疫号称天字第一号传染病。

在我国,甲类传染病一共两个,鼠疫是第一个,称作一号病。

鼠疫的杀伤力太大,欧洲中世纪发生的鼠疫叫做败血性鼠疫,死亡后尸体会呈现紫黑色,所以称为黑死病;

还有一种叫做肺鼠疫,就是鼠疫杆菌侵入肺部,引起肺炎,继而通过飞沫传播。

这两种鼠疫如果不经治疗,死亡率是100%!

作为两种甲类传染病的另一个,霍乱,死亡率是5%。

而已经被消灭的,曾经的三号病——天花,死亡率是30%。

稍作对比,就知道鼠疫有多可怕。

所以说这种传染病,一经发现就要尽快杀死于摇篮之中。

李谕找到伍连德,说道:“伍大夫,我已经准备了很多物资,包括上百万口罩,还有提前生产好的方便面、肥皂,一起运往哈尔滨。”

伍连德感激道:“帝师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令伍某深表佩服。”

李谕说:“物资好说,但关键还得伍大夫指挥,不然没有任何用处。”

事态紧急,徐世昌又在火车站嘱咐了他们:“帝师、伍院长,你们是中国的希望,我一时之间想不到其他人。任务危险,也不敢多说什么,但只要你们有需要,我一定鼎力支持。”

伍连德还穿着北洋的军服,对徐世昌说:“下官一定不辱使命。”

本来李谕找个借口也可以不去的,不过他好歹是经历过三年疫情的人,太熟悉这事怎么操作了……

而且,历史上这次东北鼠疫死了六万多人,李谕知道,如果能把防治措施进行得紧凑一点,最少能救回一万来人。

第四百九十二章 初探

李谕去东北还是有用的,因为他和俄国在哈尔滨的军队长官霍尔瓦特将军比较熟,能起到不小作用。

大清在哈尔滨的官员大都指望不上,就算有心也无力,哈尔滨基本处在俄国人的控制之下,只有郊区以及闯关东人聚集的地区属于他们能够管辖的范围。

前往哈尔滨的火车上有日本人。

李谕对伍连德说:“要小心日本人,他们最不怀好意。”

没想到伍连德直接回道:“我晓得。”

“你知道?”李谕问。

伍连德说:“在北洋陆军军医学堂做帮办(副院长)时,我接触了太多日本人。学校是袁世凯大人按照日本的方式创立,招募了大量日本教师。生物、化学、药科、内科、外科等诸多重要学科全是由日本的教师讲课。”

伍连德对袁世凯还是比较尊重的,当做自己的伯乐之一。

早年他在剑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先回到从小长大的马来西亚槟榔屿当了一名医生。

这时候的马来西亚鸦片横行,甚至获取鸦片的方式比大清还要方便,谁叫此地接近印度输往中国鸦片的中转站。

伍连德作为科班出身的医学博士,太了解鸦片是什么祸害玩意儿,于是在马来西亚搞起了反鸦片活动。

他的举动得罪了马来西亚官员,处处刁难伍连德。

正好这时伍连德收到了袁世凯的信,邀请他去北洋陆军军医学堂做帮办,给的薪水很高,一个月300两,同北洋陆军的一个管带差不多。

另外还有伍连德老婆的原因,他和老婆在马来西亚认识,他老婆是中国人,受不了马来西亚的炎热天气,早就想回中国。

李谕问道:“如果是向日方学习,似乎只能选用日本教师。”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