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德张抚着胸口,似乎还有其他想说的,不过终究没有再多说什么。
过了半晌,小德张才说:“咋家还听人说,如果服用大猩猩或者猴子之阳物,能以形补形,比虎鹿更好。”
李谕真是服了,一个太监帮着皇后研究如何治疗男科疾病,难道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
李谕无奈说:“公公,首先在分类上,人类与大猩猩、猴子都是灵长类,而人类的丁丁是所有灵长类中最大的,哪怕黑背大猩猩,也远不如人类。”
小德张有些难以置信:“真是这样?”
“不信德公公就去问问西洋的动物专家,他们经常解剖各种生物。”
李谕太无奈了。
但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国内懂西学尤其是科学的人太少,你只要是懂西学,别人就认为你什么都懂,啥事都问你,也没有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医学、天文学之类的分科概念。
小德张悻悻而回,他自己心里也有点害怕。
如果自己真的给皇后进献了砒霜,那这个顶级大黑锅就扣到自己头上了,去哪说理,九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小德张用力咬了咬牙齿,心中不断暗骂:“崔玉贵啊崔玉贵,你真的要害死咋家!”
但小德张不敢真的发作,宫里都知道,崔公公是慈禧太后的一只恶狗,是敢把皇帝的珍妃弄进井里的人。宫里最想光绪死的就是他。
但小德张更不敢忖度崔玉贵是不是受了指示。
小德张叹了口气,这个关头,宫里不太平,自己要更加机灵点才行。
第四百三十七章 物是人非
自从科举废除后,京师大学堂等新学校的招生越发火热。很多本来已经有功名在身或者有官职在身的人也来“进修”。
京师大学堂仕学馆旁听员数量越发增多,甚至很多人听完课就要京师大学堂发毕业证书之类的证明。
管学大臣张百熙头痛不已,只能组织一场考试让他们知道一下自己的到底几斤几两。
旁听员们又一致要求让李谕参与物理、数学与英文三科的出题阅卷,因为他们觉得只有他真正懂,生怕自己的真才实学被埋没。
参与考试的有不少豪门子弟,比如继承了李鸿章侯爵之位的李国杰。
李谕并不知道他们的学业水平如何,于是找西学总教习丁韪良要来了一些他们的日常作业,看完后真是哭笑不得。
物理以及数学方面,除了少数几个,大部分根本达不到初中一年级的水平。
李谕只能随手出了几道题,结果阅卷时还是颇为无语。
怎么形容哪,就好比出题是让默写“吴用智取生辰纲”,结果卷子收上来一看,“吴用誓娶郭德纲”?啥玩意!
典型的答题者都知道自己答得不对,却又死活想不起正确解法。
不过这帮人都是些官二代,没法过多批评,只能将就着来。
李国杰看到成绩后却很高兴,因为他虽然很小就开始在李鸿章的指示下学习英文和律法,但真正的西方科学较少涉及,所以进入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做了一名旁听员。
对他而言,能学会最基本的一元一次方程已经感觉非常不错。
李国杰找到李谕,美滋滋说:“帝师,您阅了我的卷,好歹也是在下的一名老师。”
李谕苦笑道:“不敢当。”
“当得当得!”李国杰说,“我请帝师去酒楼喝酒!”
到了酒楼,李国杰对小二说:“把你们店里的招牌酒端上来,就是荣和酒坊刚拉到京城的酒。”
小二说:“侯爷真是消息灵通,我这就给您端上来。”
酒香扑鼻。
李国杰说:“帝师快尝尝,这款酒风味独特,喝过一次后我就经常心痒难耐。”
李谕从味道上就闻出来了:“莫非来自贵州?”
李国杰很震惊:“帝师莫非也是酒中之友?这款酒只在此家酒楼少量售卖,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其实就是茅台镇出产的酒,那股酱香味太好认了。只是虽然如今茅台酒有了一定名气,受限于交通,并没有打开市场。
目前国内的酒水市场特点就是非常有地域性,每个省市基本只喝自己地区酿的酒。
京城汇聚了各地特产,完全是因为地方需要进贡,或者地方官员调任京官后带过来。
李谕问道:“李侯爷为什么不多听一两年课程?”
“我当然知道自己尚且才疏学浅,不过朝廷给了委任状,我不能在京城继续待着了,”李国杰拿出调令,“朝廷要我去当蒙古镶黄旗副都统。”
这是慈禧念及李鸿章的旧情专门安排的,不然李国杰年纪轻轻,不可能这么快就爬到高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