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页(1 / 1)

('

全场鸦雀无声。

宋教仁略显无力地坐回座位上,他与陈天华关系很好,突然悲从心来,流泪道:“天华,我的好兄弟!”

李谕引用陈天华《警示钟》开头的七言绝句:

“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

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

诸位,我希望你们好好考虑考虑将来要走的路!”

众人的情绪总算有些压住,秋瑾眼眶也有些湿润,“我……”

李谕知道她要是回国就难逃一死,连忙劝诫道:“秋瑾姑娘,我理解你急切的心情,但报国不能只有爱国之心,要耐下心从敌人那里好好学习,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秋瑾拔起桌子上那把匕首,“我真欲斩尽朝廷朽官,但我会好好想想你说的话。”

李谕抱拳说:“女侠三思。”

秋瑾终归还是决定先留下看看情况。

但鲁迅却收拾行李要归国,来找李谕专门告辞。

李谕很纳闷:“你这是干什么?要回国?”

“我还会回来的,只是母亲病重,要我回去看看,”鲁迅拍了拍自己的包裹,“我专门买了很多西药,在日本学了这么多年医,不能白学。”

李谕问道:“回来后,还学医吗?”

“不了,”鲁迅说,“年初我看了一部日本人在大连拍的电影,一个中国人给俄军做侦探被日军捕获,要被砍头,一群虽强壮但麻木不仁的中国人竟然津津有味地围观。日本学生当时拍手欢呼万岁,声震屋瓦,也震痛了我的内心。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最后一句就是《呐喊·自序》的话,迅哥的思想毫无疑问很超前。

这是鲁迅人生的转折点。

但李谕知道,鲁迅这趟回国会极为不开心,因为他被自己母亲骗了。

回到家鲁迅会发现有一份“十分不真诚”的爱情摆在他的面前。他甚至无法珍惜,等到完婚后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非于此,因为你要与一个不爱的女人共度余生。

如果老天可以给鲁迅一个重来的机会,他……他也不见得能违逆自己老妈!

反正这场婚姻毫无疑问是非常失败的,对鲁迅以及这个叫作朱安的女人都是极度痛苦的一段回忆。两人大半生行同路人,以类似于最熟悉的陌生人般的关系维持着如同荒漠的婚姻。

一场彻头彻尾封建礼教下婚姻的悲剧。

李谕只能对他说:“一路顺风。”

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佬论战

这个时间点到了日本,李谕亦不得不见识,甚至参与到了一场在日本别开生面的大论战: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VS以章太炎、胡汉民、汪兆铭等一众大佬为代表的革命派。

梁启超的阵地是他的《新民丛报》,革命派的阵地则是刚刚成立的《民报》。

正好日俄战争的胜利同样大大震撼了所有在日留学生以及旅日华人,大家围绕着中国未来的走向展开了旷世大论战。

实话说,论知名度,革命派这一大帮子人虽然也很厉害,但目前他们加起来知名度也比不上梁启超,所以与梁启超论战反而可以提高革命派的知名度。

李谕猜测他们肯定有这样的想法,巴不得和梁启超打一场笔战。打不过也无妨,反正自己的革命思想能够宣扬出去。

《民报》刚刚发表了三民主义,接着又提出了六个办报方针:颠覆清政府;建立共和;土地收为国有;维持世界和平;中日联合;以及争取世界各国支持或者赞成中国的革命事业。

其实这六条还是在深化三民主义。

而梁启超哪,本来也有点革命思想了,但去了趟美国被康有为一顿臭骂后,只能遵从师命继续坚持改良,甚至说过:呜呼,共和共和……吾与汝长别矣!

今年初梁启超发了两篇长文《开明专制论》以及《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后来合二为一,就是《中国存亡大问题》。

这篇文章刊印了上万册,在日本广为散发。主旨就是竭力反对革命,而是应当先实行“开明专制”,然后再实行君主立宪。

革命派在迎回“民国第一喷子”,上喷慈禧、下喷孙文、以后还要喷老蒋的战斗力爆棚的章太炎后,终于有实力可以和梁启超正面对线。

革命派这边能出的人很多;改良派虽然人也不少,但其他人基本只能负责守家,梁启超一个人守三路。

《民报》的发文,言简意赅,直击灵魂:第一,要革命,推翻满清;第二,要实行共和;第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