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范孙心中也明白日本的企图。
张伯苓接着说:“很难想象,一个二等公使国,敢于挑战一等大使国。”
目前,日本各种驻外使馆用的是对应“二等国”的“公使馆”名称;而俄国作为“一等国”,则是“大使馆”。
这种分类显然歧视性很大,后来的正式外交场上全都弃用。
李谕苦笑:“如果日本赢了,他们就会成为大使国。”
严范孙叹道:“日本国多年重视教育,功不可没。”
严范孙他们都是办实事的人,不会只慨叹日本国或者俄国强大,或者当个喷子,而是在脚踏实地做事。
这种人历来都是中华脊梁级别。
严范孙给李谕介绍了金邦平,他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毕业生,后来在北洋政府里当过高官。
然后严范孙拿出几本讲义:“我们经过仔细研究,想要对你的各科讲义进行一下更加细致的汇编,正愁找不到你探讨此事。”
李谕当然同意:“我在难度梯次上的确分得还不够细致,你们能帮忙再好不过。”
张伯苓说:“实话说,我从未见过如此全面的教材,大家非常珍惜,已经根据你的教材做了不少上课用的讲义。”
“有用最好!”李谕又问起自己那块地皮,“现在新学校的建设进展如何?”
严范孙说:“基本的校舍已经办妥,其实不用等一切就绪,我想几个月后应当就可以招生。”
这些事情上李谕听从严范孙的建议:“过完年我就登报宣传。”
张伯苓笑道:“以你的名头,真怕学校会被挤满。”
第三百一十二章 英雄
严范孙等人的工作热情很高,关键有了李谕提供的超前优秀讲义加持,进行得非常顺利。
忙完工作后,张伯苓对李谕说:“疏才兄弟,正好我这有几张戏票,一起去听听吧。”
严范孙说:“没错,今天来了大角色,开场就是京城‘天桥八大怪’之首的富有根说单口相声,然后京城名角杨小楼压轴出场。”
富有根是第三代相声传人,行内人称桂三爷。
这个阵容基本相当于后世郭德纲加李连杰同时亮相,绝对轰动级别。
不过目前肯定还是戏曲更受欢迎。
李谕说:“阵仗不小啊,是不是来了大人物?”
严范孙说:“听说是李国杰要来,花了大价钱。”
李国杰就是李鸿章的长孙,已经继承了李鸿章的一等侯爵。
不同于荣禄死后,荣家几乎后继无人,李鸿章的家族倒是过得一直不错。
李鸿章留下的财富巨大,估计有2000万两白银。就算是按照最保守的购买力平价方式计算,差不多也要相当于后世的60亿元!
富可敌国说不上,但绝对是二十世纪初财富金字塔最尖的部分。
能超过李家的,目前还真不多,好像也就敛财小能手庆亲王。
晚清四大名臣另几个,曾国藩死得早;左宗棠死后仅仅留下几万两;张之洞更少。
真心是比不过李鸿章……
可以做个对比,清朝最出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一生经商,最巅峰时期资产差不多也就2000万两白银。
而李鸿章仅仅是做官,并没有专门去经商。
当然了,他的确开创了很多大产业,手底下也有胡雪岩之后晚清最厉害的官商盛宣怀。
李国杰现在花钱进入了京师大学堂做听讲员,李谕曾经见过他。
李谕几人随即来到了戏园子。
严范孙递给他一张戏票,李谕看了看,票价700文,已经很高。
此前去的京城文明茶园,位置好的“楼座”是400文。
今天这么高的票价,估计是因为同时请到了两位名角。
如今杨小楼的名声可不小,毕竟是能进皇宫南府戏园,被慈禧赏识的。
虽然老太婆很可恶,不过养尊处优出来的人平时经常看戏,看得多了,艺术品鉴说不上,但艺术品位确实不低。
李谕几人刚坐下,李国杰进了门,他一眼看到了李谕,走上前打招呼:“帝师!想不到您也好这一口。”
李谕笑道:“娱乐娱乐,的确不错。”
李国杰是贵公子,自小就没少听戏曲和相声,得意道:“正好咱们今天一起欣赏。我可不仅是梨园大拿,还是曲艺爱好者。”
这方面李谕还真比不上他。
几人再次就座,嗑起了瓜子。
首先登台的是富有根说单口相声,《太平歌词》、《探清水河》等等。
李谕曾经听过德云社,对这些不算陌生。
虽然感觉上张云雷的《探清水河》的确更好听,但在清末民初早期艺人嘴里唱出来,更有故事本身的风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