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绍仪悠悠吐了口烟:“内田公使请。”
本来2000的价格,生生被抬到了12000。
即便内田康哉感觉有点不对,又有点亏,也只能接受。
李谕笑道:“恭喜内田公使。”
内田却说:“你再给我好好演示一下怎么操作。”
一套无线电装置有两台设备,主要是电台的架设和信号调制,李谕给他再次讲了一下,然后说:“这里面还有一份说明书,仔细研究一下的话,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掌握。”
内田康哉听得很认真,此时小心拿好所有的东西才离开。
没想到李谕出门刚想走,俄国公使雷萨尔急匆匆找上了他:“帝师阁下,抱歉,我刚刚赶到。”
俄国公使刚刚并没有出席,来的是公使馆的一名参赞,他在看到日本人买走后,迅速回去告诉了俄国公使本人。
公使从参赞那知道了价格,于是说:“本人可否也以同样的价格订购一台同样的设备?”
李谕假装为难道:“可以是可以,但交付时间需要等一下。”
俄国公使道:“我可以追加资金,只要帝师阁下能够为我们提供。”
李谕顿了一会儿才说:“好吧。”
俄国公使高兴道:“有劳帝师阁下!”
李谕就是得给这些列强点甜头,让他们以为能买到好的先进设备才行,也能保护自己,否则过于藏着掖着真不知道日本人会做出什么极端事情。
毕竟现在日本人已经盯上自己,总得采取点策略。
最好的办法,就是靠脑子以及信息差先控制住对方。
不过,该说不说,在这些人面前当个“奸商”还真没有一点负罪感。
但李谕定的2000银元在这个没有产能的情况下,其实还算合理,后面的价格是他们自己愿意加的。
谁叫他们内心藏着那么多阴暗的贪得无厌。
第二百三十八章 北洋
事后唐绍仪找到李谕:“真是有点意思,这个东西大帅肯定会非常想要。”
李谕道:“仪器只是仪器,真正重要的还是需要有通信方面的人才。”
唐绍仪说:“去年你曾给大帅建议在北洋设立电信电报学堂,看来早就有了考量。”
李谕说:“正是这样,我们在这方面太落后,其实日本方面一直有截取我们的电报。”
唐绍仪诧道:“截取?”
李谕说:“准确点应该叫做监听。”
唐绍仪不敢相信:“都是加密的,怎么可能!”
李谕说:“通信并不可靠,而且之前用的密码显然太简单。”
唐绍仪感觉身形一颤:“你的意思是说,当年我们是在明着牌跟日本人打仗?”
李谕说:“不仅打仗时候,此后《马关条约》签订时期,更是在被完全监听状态。”
唐绍仪瞬间感觉手里的雪茄都不香了,“当年李中堂在日本的马关与皇上用电报通信,难道日本人那时候一直知道我们的底牌?”
这在后世已经是历史事实,李谕点点头:“的确如此。”
唐绍仪恨恨道:“他们当时可是说,要让我们独立决定,李中堂也都是秘密与京城联络。”
李谕叹道:“想想也不可能。”
日本其实在甲午战争之前已经掌握了大清电报的密码,但由于当时国内知识有限,清廷官员仍然认为电报通信可靠,或者说他们压根也不知道这东西存在破译与监听一说,结果使得本就不利的马关条约谈判更加处于下风。
在签约前,李鸿章的中枪令日本在谈判桌上有所让步。
于是李鸿章在与日本方面初步会晤后通过电报向光绪皇帝汇报情况,希望获得皇帝的意见。光绪在电报中叮嘱李鸿章:“原冀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如竟无可商改,即遵前旨与之定约。钦此”。
日本方面立刻知道了大清皇帝的底牌,在谈判桌上自然不会再让步。
这属于外交场上的顶级机密,轻轻松松让别人知道,肯定完犊子。
唐绍仪无奈道:“已经过去了,谁叫我们那时候不懂,不过现在有你就好了,还有你做出的无线电报机。”
李谕说:“日方现在是时间紧迫才直接采买电报机,后续如果腾出手来,逐步掌握了无线电加密手段,依旧需要进行解密与监听。”
唐绍仪问道:“加过密难道真能被解开?”
“自然,”李谕说,“密码是个大学问,密码强度自然也有强有弱。想要让通信安全,就需要这方面的专门人才。”
唐绍仪说:“疏才兄弟说得有道理,如果连通信都被人知道,那还指挥什么,不就成了别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