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奕劻的加持,李谕发在《申报》的文章果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也多亏史量才心思机灵,把奕劻的评语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加重加粗!让读者从最开始就能够在心里建立信任感。
广州城,宝芝林。
黄飞鸿正在给黑旗军统帅刘永福展示五郎八卦棍。
曾经叱咤风云、援越抗法的刘永福,早就对清廷失望透顶:明明可以打胜的仗,清廷竟然不让打胜,实在无法接受。
如今他对清廷镇压起义的调令都表现得非常消极,几乎不采取行动。——反正他本身就是反清起家然后被招安的,清廷也拿他没什么办法,逼急了人家大不了辞职不干。
没了军务烦身,平日里刘永福四处散心,喝茶饮酒,倒是快活。
他和黄飞鸿的关系很好,当年刘永福身受重伤,是黄飞鸿救了他。
刘永福非常感激,聘请了黄飞鸿为军中技击总教头,颇有点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的味道。
黄飞鸿还因此得到了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提写的“医艺精通”的匾额,在广州一带名气很大。
当然,黄飞鸿也是有真本事,医武双精。
他是洪拳大师,不仅有出名的佛山无影脚,而且各种刀法、棍法、拳法样样精通,绝对的武术大师。而且人家实战能力极强,曾经创下一人击退十几人的壮举。
他在医学一道则主要是跌打损伤之术,黄飞鸿医德又好,一点都不藏私,向社会公开了自家跌打酒浸泡方法和防暑凉茶的配方。
一套棍法舞毕,刘永福鼓掌道:“有段时间不见,飞鸿的技艺又精进不少。”
黄飞鸿笑道:“我不过是小打小闹,提督指挥千军万马阵前杀敌才是真英雄。”
“提督”是刘永福曾经在越南抗击法军时的职衔,也是他最光荣的时刻,私下里颇为喜欢这个称呼。
“好汉不提当年勇,都多少年的事了!”刘永福端起茶水喝了口,“怎么样,听说你现在帮着烟民戒烟,效果如何?”
黄飞鸿无奈道:“你看后面那根柱子上的痕迹,我都绑住他六天了,只要再坚持几天肯定能去了烟瘾,但是他娘却看不下去了,说什么也不戒了,硬生生带回家去!功亏一篑,哎。”
刘永福说:“你还是不够狠,如果在我军中有人敢吸大烟,我保准打得他下辈子也不敢再碰!”
“提督确实雷霆手段。”
黄飞鸿坐在刘永福旁的椅子上,卷起袖子也端起了茶碗。
正好梁宽走了进来,给两人问过好,把一份报纸递到了黄飞鸿面前,“师傅,今天报上有篇文章看着挺有意思。”
“什么文章?”
梁宽指着申报说:“你看,有个庆亲王都说好的消毒办法。”
“庆亲王?”刘永福也凑了过来。
黄飞鸿仔细读完文章后沉思一会:“文末署名李谕的似乎是位杏林高人,如果真如文中所说,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来宝芝林看病的绝大多数都是外伤患者,黄飞鸿虽然已经非常注意卫生,但依然有不少患者会再次出现化脓的现象。
“梁宽,你去酒厂给他们说一声,就说宝芝林订三坛烈酒,让他们多蒸馏几遍,越烈越好。”
梁宽咽了口唾沫:“那还能喝?还不烧穿了肚皮?”
“谁让你喝了!当然是拿来消毒!”黄飞鸿笑骂道。
刘永福啧了一声:“听人说庆王爷是个官场老混儿,平时不爱管琐事,怎么有兴趣在报纸上发文。”
黄飞鸿看得很明白:“当然不是他写的,我看就是报馆想奉承奉承。”
“奉承奉承?里面提的方法靠得住?”
“肯定靠得住,不然报馆拍马屁不就拍到了老虎身上!”
刘永福哈哈大笑:“飞鸿你这眼力劲提升不少。”
黄飞鸿说:“我也并非不懂,这些年多少还是接触过租界里的医院,的确是有消杀之说,试试总没错。”
第三十五章 医生?
离开了王府,最大的麻烦就是吃饭,李谕现在每天都要去金鱼胡同吃地摊。一大早锻炼完身体,就跑步来到丁德山的面摊。
今天人不多,还看到了第一次在面摊旁见过的魏公公。魏公公身旁有个中年男人,魏公公对他似乎挺尊敬,一直点头哈腰。
李谕往前走了几步,丁德山立刻指着他说:“公公!过来的就是您要找的李谕!”
李谕一愣神:找我?为什么一个皇宫里的太监要找我?
“呦,竟然是个年轻的小生!”魏公公笑呵呵地迎过来,“李爷早!给您介绍一下,这边的是我们刘老爷,是他要找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