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他寻找刘从祁怕是认为其背后的太子登基,或许就会借兵让他复国。
“戎狄内部动乱,刘九安与他若是族人,还站在我们这边吗?”郑郁觉得这事不是刘从祁能选择的,而是林怀治有没有答应。
林怀治道:“大局当前,他上了我的船,就得听我的。否则宁王的事不会那么顺利,砚卿,在凉州我们什么事都不要担心。风雪未来前,我一直都陪着你。”
一切事情都还有转机,郑郁觉得这些年林怀治一直站在他身后,为他忙碌着所有事情。长安的风云都掩在不见人处,那些由史书带过的事情皆是诸多势力交错导致的结果。
郑郁笑了声,抱紧林怀治。
由于河西节度使王台鹤还在外扫荡敌军,这凉州的一切事务都由河西节度副使管。
至于林怀治则是只管民政,只自然就算王台鹤在,那这两人也是各管各的,必要时两人还会为了某些小事吵一架,这是各地许多皇子与节度使共理州县事务的常态。
林怀治一切都按着王台鹤的部署走,并且郑郁发现河西节度使的幕僚到府衙处理政务居然是辰时,他惊讶须臾后很快入乡随俗,清晨他与林怀治也有足够时间磨蹭起床。
期间郑郁还打趣肯定是王台鹤自己起不来所以定的,毕竟这时辰都是各地节度使自己规定。
这般通理人性让郑郁想起曾经的平卢节度使仆固雷,要求幕僚丑时就至府衙处理政务,那简直不是一个惨绝人寰就能形容的人间哀嚎大狱。
林怀治熟悉事务后,每日起床处理了州县公文就去校场看兵士操练,下午又带着郑郁去城外巡视边防。郑郁任凉州长史,主要事务就是听候凉州都督的差遣以及处理手底下的参军递上来的事务,索性有杭州刺史的经验在前,凉州事也很快上手。
而袁纮则是同时处理凉州和鄯州事务,还要抵御吐蕃早就忙得不可开交,见两人来后,就把手上的凉州事务交给二人。平日里只在凉州城内,巡视城防、指挥斥候打探前线,只等王台鹤回来交接事务回鄯州。
在得知王台鹤即将返程后袁纮遂也放心,偶尔与郑郁、林怀治等对弈,畅谈古今。
这样的日子过了小半月,腊月小年这天,凉州城虽还是大雪寒天,但已有了浓烈的年节气氛,热闹氛围冲散了寒凉。
用完早膳后,郑郁和袁纮在府衙内查看周围州县有无布防缺漏,避免在年节这等重要时刻边陲生变。
“报——!王将军军情。”
厅内众人尚在商议事务,就听府衙外迅速跑进来一兵士。兵士身上的大雍铠甲腿脚处残缺,脸上血污未退,很明显是从战场是杀出来的。
“发生何事?”袁纮从几案前绕过,走到他面前肃声问道。
将士哭道:“将军中了回纥与突厥埋伏,与一千兵士深陷玉门关。”
袁纮道:“瓜州、沙州刺史未曾调兵吗?”
“瓜、沙二州被围,逆贼断了我们与安西四镇与其他州的一切联络。”兵士急切道,“兵根本调不出去,且他们有十万人马,势必想血洗河西!”
“说什么昏话?!血洗河西?!”此时府内一位行军司马喝道,随后朝袁纮道,“袁相公,圣上让您处理河西军务,现今我们王将军身陷玉门关,得要个解救之法。玉门关破了,危急的就是瓜、沙二州,真要一路无阻下一个怕就是凉州。”
这位行军司马,郑郁来了许久已是脸熟名唤岑峋,他曾是王光林的手下,王台鹤留后继任节度使后他也被提拔至行军司马,检校户部尚书、殿中侍御史。
玉门关是边塞要地,北靠北山,南连祁连山,乃是从西域进长安的至关通道。若是玉门关陷入敌手,那整个河西于塞外部族就如同囊中取物。
“从这里赶至玉门关快马不停需三天三夜,调四千骑兵由岑司马领征。”袁纮也会领兵打仗熟知兵略,立马开始部署,“肃、甘两州立马回防,各调三百兵士驻守张掖县,另派斥候去玉门关打探军情。“
随后问那兵士:”这次突厥起战亡多少人?”
兵士道:“没死人,突厥人只是把王将军围在玉门关并未斩杀,似是在找人。”
这时郑郁皱眉道:“找人?是男是女?”
“不知道。”兵士摇头。
郑郁想了想,又问:“王将军身边有什么奇怪的人吗?”
兵士再次摇头:“王将军出征不带人。”
一番问话下来,竟无半点有用信息。袁纮只得先让熟悉河西地情的岑峋带兵前去救回王台鹤,并击退敌军。
点兵出征,岑峋驻守边塞多年不到晌午便已点好四千骑兵浩浩荡荡的出了凉州,直奔玉门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