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怀治将两份名册一字不落看完后,说:“王瑶光的母亲是前成都府尹之女,此人对王光林仕途相助良多。他能有今日的成就和爵位,离不开他这个岳父大人的提拔,只是后来夫妻性格不和,走到了合离地步。他想摒长子而传次子,王瑶光怎会答应。”
“若袭爵的真是王光林次子、刘相的女婿,那河西全境十三万兵力都归太子。”郑郁说,“而岐州税案理不清楚,还会牵连到袁相。届时朝中就是刘仲山一人独大,他贪污证据确凿,我们应尽早禀明圣上。”
林怀治把名册压住,冷冷道:“为什么不是北阳王?”
蓦然间,郑郁感到了林怀治对他的疏离,称谓便转回以前:“殿下不是问我,为什么除掉吴鄂吗?因为惠文太子的药一开始就有问题。”
随后郑郁将这半年来,他查到的所有事情以及白丽妃的事都如数相告。
只要林怀治不是薄情寡义之人,对生母和长兄的死就不会无动于衷。
香炉清香快燃尽时,郑郁愤恨:“杀母杀兄之仇,难道殿下要视而不见吗?”
林怀治淡然一笑:“我不是一直都在帮你吗?”
想过无数次场景,在这刻现出,郑郁没想到林怀治如此坦诚,就笑道:“殿下终愿承认了?”
林怀治亲手拉太子入局,曲江池畔为他掩去痕迹,压住刘千甫的贪污不报,他一直都在暗处出手。
“太光湖岸,我见到袁则直手里的金乌章时才开始调查。”林怀治说,“当年我彻查东宫,确实无果。后有蛛丝马迹指向朝中人,我却不知是谁,以致你当初问时,我恐你情激便选隐瞒,是我不对。”
郑郁没想到林怀治会因为这件事道歉,一时有些愣住。
林怀治又道:“皇后与刘仲山毒害兄长一事,若无十分证据,父皇不会信。皇后是太子之母,是大雍国母,若揭露此奸险之事,只会引起朝野沸腾,进而被群起攻讦,父皇在乎朝堂平衡,所以此事必须要有完全的把握。”
真没有十足十的证据,德元帝不会相信,且当年林怀清对外还是病逝。郑郁道:“那就先从刘仲山开始吧。”
“我问你一句。”林怀治脸色沉重地看着郑郁。
郑郁颔首:“殿下但问无妨。”
林怀治严肃道:“这事若有太子参与,你该如何对他?”
“太子贤则拥,庸则劝。他尚无错。”郑郁说,“为臣者自是为君如此,我身为大雍臣子,食君之禄,亦追天子所选。”
林怀清死时,林怀湘尚未及冠。他后面也查过,皇后和刘千甫早有废林怀清而立林怀湘的心思,林怀湘对此并未出手。且太子更迭频繁,于朝政社稷不稳。林怀湘目前尚无过错,任能贤下,温良恭俭,官员多拜服。
林怀治微哂:“自古谁登太子位,谁就是诸皇子死敌,你且看兄长便知。我的敌人是太子,你的呢?”
“殿下之敌是太子,与我无关。”郑郁微摇头,说,“我之敌是刘相。”
林怀治又问:“北阳王呢?”
“边将之敌,自是犯国与欲废君者,自然也不会相帮夺嫡之人。”郑郁面不改色答道。
许多事,不必挑破,心知肚明就好。不会帮你也不会戳破你,两者互不侵犯。
林怀治说:“但这份名册如何绕过刘仲山呈交到圣案上?”
毕竟德元帝之前曾说,岐州税案问清楚后先于刘千甫商议。但此时要将刘千甫贪污的册子递上去,完全是天方夜谭。
郑郁当即答道:“李远谌。”林怀治颔首示意他继续说。
“李远谌背后是阳昭长公主,他曾求长公主保下工部尚书张书意,就代表长公主并不想让圣上知道贪污事。”郑郁说着这几日他查到的事情,“而工部那日我们查时,账十分干净。可据我从谢中庵府上带回的账册来看,其实并不。”
在林怀治听到郑郁说“我们”二字,表情显露了几分悦色。
郑郁还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接着说:“工部账册是没问题,但却有长公主府周边修葺,要工部出力,户部出钱的结果。由此长公主手里怕是过了许多钱,那她就不会想让这份带有她贪污的名册落到圣案上。”
林怀治轻轻道:“等她来找我们?”
朝中刘千甫势大,上下敛财,要是这次不能好好清理,那贪污之风只会愈发严重。
郑郁笑道:“不尽然,我想她们会先出手。”
林怀治沉吟不语,而后大悟:“赵晋。”
茶满了,郑郁朝林怀治点头。
税案查了这么久,林嘉笙那边一直没有动静,那就是在等。等一个契机,一个能反赵晋的契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