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送走了两位访客。
告别时,两人透露了他们接下来的行程。
辜鸿铭会暂住伦敦,制定旅欧计划;
至于郑观应,本该拜访各铁路、各投资公司,但听过陆时的话,便收起了那些心思,回国处理粤汉铁路的后续。
陆时回到座位上,考虑《万历十五年》的事情。
这本书的作者黄仁宇是美籍华人,所以成稿便是英文,书名《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themingdynastyindecline》,
(公元1587年=万历十五年)
大体框架可以直接拿来用。
但这本书也有弊病,
比如在引用史料的时候,会有所偏颇,只引用对自己观点有利的内容,
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对史料进行曲解和误读,“冯宝下台”之论等更是贻笑大方。
有明史专家评价《万历十五年》:
“作为学术专著不够格。”
这也是作者黄仁宇作为美籍华人在研读史料时的局限性。
陆时嘀咕:“难搞……”
他在一张纸上写下英文标题,随后是每个章节的小标题,列了几行。
这时,夏目漱石回来了。
吾辈挣脱遛猫绳,猛窜进了屋里,在陆时脚边撒欢打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