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这也是为了证明我们这個新府门,与原先的那些人不同。”
“我们能吃苦,为了天下大业,为了辅佐陛下,我们可以抛弃自己的贪欲,居住在简陋的地方,却能做出比满朝公卿更大的功劳!”
不得不说,荀勖作为奸臣,口才还是不错的。
他这一番话,迅速就让几个士人兴致高涨。
荀勖这次挑人,挑选的都是一些有才能,有志向的年轻人,老臣他是一个都没要。
起初,庙堂里的大臣得知皇帝设立了一个新府邸,还比较好奇。
他们也不怕皇帝设立新府邸来夺他们的权,因为,新府邸里的人还是世家大族出身,多一个新机构,那就是多了一个让大族去吸血的地方,群臣怎么会反对呢?
哪怕明天皇帝要设立一个专门铲除世家大族的机构,只怕大族都不会反对,反而会踊跃报名。
当他们得知新府邸将是负责防备灾情,负责运输粮草物资用以赈灾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都开始发光了。
好地方啊。
陛下好想法,如此重用的府邸,为什么没能早点设立呢?
我们都愿意前来这个新府邸,帮着陛下一同解决灾情的问题,这粮草物资的调度之事,陛下可以放心的交给我们!
粮草放在我们这里,保证半点都不会少!
荀勖的府邸随即就变得很是热闹,客人那是来往不绝,过去从来没有如此热闹过,就连一向不喜欢他的荀顗,都带着几个后生前来登门,说起了宗族内的情分。
门庭若市,不过如此。
荀勖对这些前来的人都非常客气,诚惶诚恐的迎接。
他拉着荀顗的手,热泪盈眶。
他也说起了有备中丞府的无奈之处,他们并不负责粮草的运输和分配,地方赈灾还是要靠地方官府,他们顶多就是辅助和监视,没有其他的权力,他们最主要的职责是在各地跑,进行灾情的预防举措。
主要工作不是治,而是防。
当听到荀勖详细的解释了新府邸的作用后,这些前来要他安排官爵的人就变了脸。
忽然开始提起了别的事情,不愿意再劳烦荀勖了。
有几个人,甚至是转头就走,荀勖跟在他们身后追,吓得他们冲上了马车。
这些人向来是有富贵就争着去享,而有苦难就争着跑。
荀勖实在是太了解他们的为人了。
当荀勖在此处设府,招募那些年轻人后,大族们是彻底没有了想法。
就这么个破地方,还是交给荀勖自己来操办吧。
荀勖拿出了几本书,分别发给了面前的诸多后生。
“这都是我自己所整理出来的预防措施,这其中有很多都是我听说的,并非是施行过的,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一边去摸索不同的灾害该用什么办法来预防,一边前往各地进行部署和教导。”
“诸位,当下我们确实没有什么实力,也不过这些人手,但是,我们所做的事情,绝对是最重要的。”
“你们这些人,都是我精心挑选的,往后,定是公卿之才。”
“在有备府,尔等将前往各地,增加阅历,将来成为国相的人,大概就是在你们之中吧!”
士人们很是亢奋,纷纷行礼拜见。
也只有裴楷,看起来一脸的淡定,还公卿之才,你怎么不说你自己以后会以司徒录尚书事呢?
有备府的设立和运作,在如今的洛阳内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事件。
洛阳内的大事实在是太多了。
西北的大胜,庙堂的整顿吏治,庆功宴上的马钧,又或者是诸葛诞跟荀顗的矛盾,都远比这个更有话题性。
而在这几天里,最火热的话题还是东堂宴。
皇帝又要召开东堂宴了。
听闻这次的东堂宴,要求极高,已经不是寻常士人所能去参与的了。
此刻的东堂内,曹髦站在一旁,看着马钧掏出了一件又一件工具。
“马公?您真的能做到吗?”
听到曹髦的质问,马钧有些不开心了。
你可以质疑别的,但是不能质疑我的实力。
他当即回答道:“陛下,当初有人给明皇帝送来木偶百戏,这些木偶栩栩如生,格外精美,明皇帝就让我想办法使木偶动起来。”
“臣加以改造之后,这些木偶开始各自表演,有的击鼓,有的跳舞,有的舞剑,有的纵马,变化无穷,明皇帝极为开心,赏赐了臣。”
“如今您这木偶,只有数十个,臣怎么可能做不到呢?”
曹髦笑了起来,“那就好,那就好。”
“马公啊,这次的东堂宴,可是朕为了您而操办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