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以朝南时琛挥手,语气是欣喜:“好久不见!”
南时琛攥了下衣角,眼前的场面让南时琛心率不断攀升。
方以的热情像冬天里暖烘烘的太阳。
南时琛回应了声:“好久不见。”
方以走过来,南时琛怀里再次被塞满鲜花。
花束比上次更大,更沉。
保安室里的工作人员为他们开门。
方以背着黑书包,跟南时琛进小区。
前两次都是坐车进来,徒步体验让方以觉得新鲜,左瞧瞧右看看,偶尔指着旁边路过的一家院子,对南时琛说:“你看,他们家的花园设计就不错。”
南时琛怀抱花束,看两眼方以说不错的地方,院子里仅有光秃秃的枝干,南时琛略皱眉,不懂为什么叫不错。
如果未来他院子要装修,一定比这个好看上千百倍。
没有艺术细胞的南时琛无法与方同学共鸣。
富人区别墅的风景是往日没法见到的,方以一路轻叹到南时琛家,换上熟悉的拖鞋,屋里很安静,大厅角落有大包编织袋,像是被人随意堆在那。
方以脱下书包,跟在南时琛身后进屋,问:“你家妹妹呢?”
南时琛把花小心搁到茶几上,说:“我爸妈刚走,南时玥跟着回去看爷爷奶奶。”
方以啊了声,从书包里拿出两份包装精美的礼物,一份是上次没送出去的花瓶,一份是给学霸南时玥的学习文具。
南时琛沉默了几秒,看方以像哆啦A梦一样从百宝箱书包里往外掏礼盒。
南时琛懊悔,他刚才应该坚持开车去接人的。
方以把学习文具放桌上,“这是给她的小礼物。”
南时琛声音有些哑:“有心了,谢谢,礼物我下次转交给她。”
方以点了点头,指着他准备许久的花瓶,说:“等你欣赏完这束花的造型,再把它们移到花瓶里,剑兰花期长,一天换一次水,可以养很久。”
系礼盒上的蓝色飘带在南时琛眼下晃动着,南时琛虚心听教:“好。”
方以的真诚让南时琛招架不住。
南时琛庆幸自己也为方以准备了礼物。
他等不到零点再送,他必须马上把礼物拿出来。
他上楼,把漂洋过来来的东西拿出来,是一套知名画家的七部曲画集。
画家是澳洲人,作品国外畅销,国内需要代购。
将七本画集交给方以。
“在店里偶然看到的,”南时琛隐去让助理跑三条大街排上两小时队抢购的事情, “我想你应该会喜欢。”
画册封面以墨绿色为基调。
方以只看一眼就认出这是谁的作品。
方以是知道这位画家的,他受宠若惊,心情雀跃,却又懂得分寸:“这太贵重了……”他的那些花花草草根本没办法比。
“是挺重的,”南时琛看茶几上那七本书的高度,挑字眼回复,怕方以拒收,语气不容置疑:“你收着,好好学习,我的宣传册要出好作品。”
换种方式让方以心安理得地手下,方以抚摸书本上没拆的薄膜,轻声道:“嗯,我一定好好学。”
***
客厅电视在放新闻联播。
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新闻里是辞旧迎新的欢乐气氛。
南时琛叫的外卖送来了,五星级酒店的工作人员将菜品一一摆上桌。
方以抱着南时琛现榨的果汁,小口小口地喝,插不上手,就坐在一边看大家忙碌。
有钱人家的外卖和方以认知里的外卖不是一回事。
等菜摆好,南时琛又做了几道家常菜。
开饭后,方以看桌上食物不止是两个人的份。
“本来还有南时玥的碗筷,”南时琛解释,“晚点你打包喜欢吃的回去,明天宿舍里加热下还能吃。”
南时琛记得前不久方以和他分享过宿舍新买了个微波炉。
方以没有拒绝:“好啊。”
南时琛让方以不要客气,多吃菜。
比起外卖,方以觉得南时琛煮的更好吃。
比如面前明显炖了一天的鸡汤。
金黄色的汤汁泛着浓郁的香。
热乎乎的,方以喝了两小碗:“为什么你厨艺这么好呢?”
南时琛道:“我曾经在国外当留学生。”
白人菜吃不惯,索性研究起中华美食。
只会泡泡面的方以呼了口气:“这样。”
除了鸡汤,方以还对南时琛做的肉沫茄子、卤鸡翅赞不绝口。
南时琛把功劳分一半给白天来家里坐坐就走的南爸南妈:“茄子是我爸菜园里种的,鸡翅加了我妈腌的酱料。”
方以哇了声:“你家人厨艺一定都很好!”
看方以感兴趣,南时琛做出邀请:“下次有机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