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仅仅是殿下的福星,她也是大乾百姓的福星。
若不是她提议,殿下也不会想到要囤粮,如今灾荒已经开始往京城蔓延,这些粮食应该够京城以及周边三州府渡过危机了。
孟大将军也沉冤得雪,前往边关扭转战局。
朝堂暂时由首辅何巳轩等内阁协同殿下主持事务,想必不会再发生赈灾不及时,或有人贪污赈灾钱粮的事情。
青舟只觉得一片新景象,连这毒辣的天气也变得没那麽令人烦闷了。
……
孟府。
孟千姿的母亲,二叔二婶以及堂妹孟千岚,端坐在前厅,不解地望着孟千姿和裴砚辞。
裴砚辞找不到机会见孟千姿,不得不来孟府守着。
终于将孟千姿堵在家中。
孟母林氏看着两个孩子一冷漠,一满面悲伤,不由得在心中叹了口气。
她不知发生了什麽,导致两个孩子如今的关系变成这样。
柔柔道:
“云仙,这次你父亲得救,全靠清焕召集士子向朝廷请愿……”
闻言,孟千姿猛地朝裴砚辞看去,顿时冷笑起来。
“我竟想不到你能无耻到这个地步,那些士子跟你有关系吗?”
事到今日,裴砚辞也明白了,当时那些从外地赶来的士子并非是老天也在助他。
而是小雍王恰巧与他想到了同一个办法,向皇帝向朝廷施加压力,救孟伯父出狱。
来孟府之前,他也早有準备。
面对孟千姿的质疑,他虽心中难过,却也有所準备。
他走到她面前,从怀中摸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来,递给她。
“云仙,我不敢居功,但我却是做了。”
孟千姿迟疑了一下,终究还是接过那张纸看起来。
这正是当日裴砚辞在群英阁煽动士子们时,由罗筠写下,在场所有士子签名的那份联名状。
裴砚辞的名字赫然在其中。
他低声道:“我自知力薄,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助孟伯父脱困,云仙,你相信我,我不是忘恩负义之徒。”
孟千姿有些难以置信。
她看得出来,那份联名状不是作假,也听小雍王说过这件事顺利得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原本只想让士子给朝廷施加压力,当日却有许多人向京中百姓散发写着孟峥冤情的传单。
顿时群情激愤,百姓们加入了士子的请愿行动,声势更为浩蕩,吓得相关官员都不敢贸然镇压。
此时,她终于明白,裴砚辞居然真的在背后做了这麽多。
一时间,心情複杂万分。
裴砚辞见她反应,以为她被自己有所打动,又道:
“云仙,我知你当初以江家小姐的身份出现,是迫不得已,如今孟伯父沉冤得雪,你也不必再遵循圣上的赐婚……”
“这件事与你无关!”孟千姿猛地打断他。
裴砚辞心中一痛,他早已经认清了现实,云仙是真的不爱他了。
孟伯父出狱后,云仙依旧对他不理不睬,根本就不是他之前幻想中那样,是怕连累到他。
她是真的厌弃他。
思及此,裴砚辞沉默了片刻,道:
“能告诉我为什麽吗?”
“我哪里做错了?”
裴砚辞显得无助又无措,整个人无意识地散发出一股悲伤之意,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孟母心中不忍,忍不住开口道:
“是啊,你们有什麽误会说开就好,别闹成这样。”
孟母也是无奈。
如今圣上还没正式退位,只是对外宣称养病,只字不提对孟千姿和小雍王的赐婚还作不作数。
这件事就一直拖着,自家女儿也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一问就是小雍王自有成算。
她这个做母亲的怎麽看不出来,女儿的心怕是已经拴在小雍王身上了。
可她又着实心疼裴砚辞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暗暗心急。
孟千姿擡眸,第一次认真地望着裴砚辞。
他目中的委屈和哀伤做不得假,他为了父亲所做的事也不假的,处处显示着他与前世的裴砚辞不一样。
可她仍旧没办法原谅他。
那些过往,只要一想起来就是锥心般痛,能忍住不对他动刀子已经是她涵养到家。
半晌后,孟千姿生硬道:
“你没做错什麽,只是,我心意已决,此生非小雍王不嫁!”
这个答案,裴砚辞早已猜到,可当听到她真正说出口来时,仿佛被人抽走了灵魂,几欲站立不稳。
他身体晃了晃,急忙伸手撑在一旁的桌面上。
他稍微定了定神,望着孟千姿,嘶哑着声音道:“他、他就这麽好?”
孟千姿唇角浮起一抹温柔的笑意来,“他在我心中,是最好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