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千姿的心跳得都急了一分,“什麽样子的金钗?”
绿枝比划了一下,“姑娘可知五六年前,京城中最流行的鸾鸟钗?”
孟千姿心道果然这东西有问题。
故作思索了一会儿道:“可是镶嵌着红珊瑚做眼珠的鸾鸟金钗?”
绿枝忙道:“对,就是那样式的。”
孟千姿更加确定姚娘曾给她的两件东西或许就是姚娘被害的线索。
如今金钗丢了,那张绣着墨竹的丝帕还在吗?
萧久屹诧异地看着她,这丫头不喜打扮,居然也会对首饰留心麽?
很快自己就给出了答案,是了,哪有女子不爱脂粉首饰的?
不过是孟峥囊中羞涩,买不起好东西给妻女罢了,因此这丫头也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倒是可怜。
正在此时,周逸满头大汗地拿着一本册子返回。
“姑娘,快对照一下,看看丢了什麽东西?”
第66章 令她心疼的习惯
孟千姿接过册子,打开快速浏览起来。
蓦地,一行字引起她的注意:纹银一万九千七百一十三两。
孟千姿眼睛紧紧一缩,惊讶不已。
姚娘怎麽会有这麽多银子?!
姚娘前世跟她透过底,说自己存了近三千两银子,日后老了也不至于太凄苦,让她学着点。
算上姚娘的俸禄,加多年来客人的打赏,三千两现银才算是正常。
那多出来的一万多银两是怎麽回事?
她能想到的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姚娘对她有所隐瞒,但这种可能性极小。
二是,莫非裴砚辞真有赚大钱的本事,姚娘出本钱,跟着他赚了不少?
可她想破脑袋都想不到裴砚辞能做什麽营生赚这麽多钱。
一时间想不到原因,便暂且撂下,她朝绿枝招了招手,“与我一起对照一下。”
经绿枝证明,所有记录在册的东西都一样不差,衆人疑惑不已。
就连邓修也暂时忘记了来自小雍王的冷压,奇道:“那、那贼人来这里做什麽?现场也一点没变啊。”
只有孟千姿知道,少了那条丝帕。
也有可能是跟那金钗一起丢的,只是绿枝没有留意这件不值钱的小东西罢了。
她试探着引导道:“你再想想,是不是有什麽不值钱、不起眼的小东西丢了?”
绿枝皱着眉头思索了良久,还是摇头道:“姑娘,奴婢想不起来。”
“比如手帕、鞋袜之类的……”孟千姿也是无奈,只得又说明白了些。
绿枝面色为难道:“鞋子肯定没少,但袜子手帕这些,奴婢也不知姚妈妈具体有多少……”
周逸抓了抓头皮,“这种东西有什麽要紧的?也值得偷?”那岂不是肚兜、亵衣这些更值得偷了?
孟千姿没回话,只对绿枝道:“你把这件事放心上,没事就想一想,兴许就想起来了呢。”
周逸实在忍不住了,提醒道:“姑娘,你不如看看这里有什麽不同,兇手再次返回现场一定是有原因的,总不至于来回访吧。”
孟千姿看了他一眼,“这好像是你们的事吧。”
周逸一噎,摸了摸鼻子不说话了。
萧久屹看了看窗外渐渐西沉的落日,吩咐周逸,“你再仔细查看一下。”
再瞥向孟千姿,“肚子不饿了?”
说着就往外走,孟千姿顿了顿,急忙对绿枝说了句,“一定要再想想。”便跟了上去。
小雍王心情又阴了,还是顺着些吧。
周逸盯着二人背影:“……”摸了摸肚子,他也很饿了好吧,他就不配吃晚膳?
……
马车在上京城最豪华的酒楼前停下。
此刻已到酉时中,正是酒楼最热闹之时。
京中达官显贵多,这一顿不下五十两银的靖水楼几乎日日爆满,小厮们忙得脚不点地,都顾不上招呼才刚进门的客人。
看着挤满人的厅堂,孟千姿皱了皱眉,“不如换一家吧。”
萧久屹却不理会,径直往里走。
没走几步,一拎着茶壶的小厮见到他,立刻迎了过来。
一张脸笑得像朵花儿,恭敬道:“殿下今日怎有空赏脸,快请上楼。”
直到坐在临河的雅间里,孟千姿才从小厮的话中得知,原来这雅间常年为小雍王保留,概不接待外人。
就算他偶尔才来,店家也不会因客满用这间厢房来接待客人。
这样的待遇,怕是数不出三人来。
雅间的位置极好,一擡眸便能看见河边柳树上悬挂的一长列橘色灯笼,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三两艘棠木画舫穿梭其中。
白日的暑气散下不少,微风穿过大开的窗户,带着清新的水汽温柔地抚在面上,令人心旷神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