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捡到只小狗
杨珹是在第三次遇到他的时候把他领回家的。
身为大康大皇子,杨珹早早出宫建了府,他身子弱,平日里告病的时候总比上朝的时候多,除了上朝之外出门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就这样还能连续三次遇见那个狗崽子,杨珹觉得这是缘分。
狗崽子小小一只,干巴巴脏兮兮,裸露在外的皮肤被寒风吹得青紫,偏偏那双黑沉沉的眼睛里凶光毕露,看上去好像随时能从人身上叼下一块肉来。
杨珹坐在轿子里看了他一会儿,摆摆手,让老管家周来祥问问他愿不愿意同自己回府。
再回府,身后已经多了一条小尾巴。
狗崽子没有家,连名字都没有。
在烧着暖烘烘炭炉的室内,杨珹依然裹着件薄薄的裘袍,他身形照比寻常男子来说更加纤瘦,懒懒靠在狐皮毯子上的时候,简直像是个成了精的白狐狸。
没有名字?杨珹温声开口,大概是因为体弱,他说话的声气也不高,听起来就格外温柔:今日是冬月十四,不如就叫你十四吧。
狗崽子对名字没有什么概念,这个人没有嫌弃他,给他吃给他穿,别说叫十四了,就算叫他猫嫌狗不理他都乐意。
杨珹满意地点了点头,让老管家带他下去,给他安排住处。
十四学着老管家的样子给杨珹行礼退下,却又在即将退出去的时候悄悄抬头看了那人一眼。
刚好对上了那双多情带笑的眼睛。
十四飞快低下头,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地想着:
他可真好看。
时光的车轮兜兜转转,又是三个春去冬来。三年的时间,足够朝堂上的阴谋诡计你来我往好多场,也足够一个半大小子长成玉树临风的模样。
这日,杨珹下了朝,刚到府,就见老管家的儿子匆匆赶来,让他快去看看,十四又和人打起来了。
除了十四,杨珹还养了很多小狗,这些人或是被他买回家,或是被他捡来的,小时候好吃好喝的养着,教他们识字和武艺,养到年纪,衷心又聪慧的就把他们放出去当暗桩,衷心但不聪慧的就留下做仆役,至于那些不忠心的那也自有他们的去处。
十四今年已经十五岁了,识字做文章一类的实在不行,习武方面却是天赋异禀。
若只是天赋异禀便罢了,偏偏他这人还好斗得很,从三年前到现在,他就像一个争宠的小狗一样和其余人以各种理由掐过无数次。
乍一听十四又和别人打起来了,杨珹还挺习惯,不紧不慢地朝后院走。
后院本该是女眷的住处,只是杨珹身体弱,外加身份尴尬,多年以来无妻无妾,又收养了这些孩子,干脆就将这些厢房改成了孩子们的房间。
杨珹才到后院,就见一俊秀挺拔的少年木头桩子似的杵在那,眼眶红了一圈,也不知道是气的还是委屈的,嘴唇紧紧地抿着,满脸的不服气。
众人见杨珹来了,纷纷行礼,杨珹挥挥手,温声问他:十四,怎么回事?
十四本来只是眼泪在眼圈里含着,杨珹的声音一出来,他就吧嗒掉了滴眼泪,也不说话。
倒是被打的那个叫小三的孩子膝行上前,添油加醋地说自己向来仰慕殿下,刚刚不过是多说了几句殿下风姿过人,这疯狗上来就打他。
杨珹淡淡地看了被打得有点惨的小三一眼,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这孩子被买来的时候已经很大了,会打自己的小算盘,聪明是真的聪明,心术也是真的不正。
相比之下,自己三年前带回来的小十四虽然不懂得如何讨喜,有时候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倔脾气,但对自己倒是一心一意,没什么坏心思。
十四,你说。
十四愤愤地抹了把眼泪,一吸鼻子:就是这样。
杨珹虽然心里清楚事情肯定不是这样的,但十四既然已经认了,那纠缠下去也没意思,他也没那么多闲工夫给一群孩子断案,只让他们今天晚上都不许吃饭,闭门思过十四另外加扣一个月的月钱。
回去的路上,老管家提起,是时候该送出去一批孩子了。
不知殿下心里可有定夺?
杨珹在九曲回廊上慢悠悠地绕着:去安排一下老大、小六和幺儿吧,其余的你看着办,十八和老三他话未说完,眼神轻飘飘地扫了老管家一眼。
老管家一躬身:老奴省得。说罢便要退下。
等等。杨珹喊住了他,眉毛微微锁起,表情凝重,似乎是在做一个很艰难的决定。
老管家安静地立在一旁。
十四杨珹缓缓道:先让他在我身边伺候。
老管家猛地一撩眼皮,反应过来后又垂下:
是。
第2章 猎场
十四就这样被安排在杨珹身边,成为了他的贴身侍卫。
除了每天守在杨珹身边保护他的安全之外,十四还有了一个新的武师傅,这位武师傅和之前的那位不一样,一举一动之间都是杀伐气,一看就是杀过人饮过血的。
武师傅对十四也是格外严苛,几乎是他刚可以接受一种等级的训练,他立刻就会把他的训练等级提升到下一个等级。
十四之前稀里糊涂地习了几年的武,还是近期才体会出习武的辛苦来。
演武场上,他摇摇晃晃地站定,神思有些恍惚他已经连续训练两个时辰了,实在是有些撑不住。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他被派到杨珹身边的那个夜晚。
灯火衬得那人越发貌美,几乎像是个玉做的假人。
他跪下,听见杨珹对他说,这是他唯一一次选择退出的机会了。
如果他点头,他将永远是杨珹最好的兄弟,最得力的部下。
当然,他也要承担着随时丧命的风险。
但十四不在乎这个。
他跪在地上,脊背深深地弯下去,额头触地,姿态虔诚。
十四永远效忠殿下。
杨珹是不信什么永远的。
他母后在嫁给他的父皇时,他父皇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庶子,文不成武不就。后来,他的皇兄们斗得两败俱伤,他依靠着岳家支持,一路走上了那个万人之上的位置。
那时候,他也许诺过会永远对母后好。
可是后来呢?
杨珹不信永远忠诚,他只信自己,信权色名利,信威逼利诱。
可如果对方是小狗呢?
阳春三月,正是春猎的好时节。
大康多年以来没经历过战乱了,朝中武将式微,皇子们也少有武艺精通的,因而每次春猎几乎都被这些王室世家当成一次有点耗费体力的踏青。
对于那些身体好的世家公子尚且这样,更别指望杨珹个病秧子能猎出什么名堂来。
倒是十四挺激动,看起来好像一只出来放风的小狗,兴奋得围着杨珹直转圈圈。
不过半日,一行人就到了猎场,随即,十几个小帐子就被支了起来。
三皇子杨琏素日里最爱舞刀弄棒,上了猎场更是得心应手,他纵马疾驰而过,在马背上射出三箭,箭箭正中红心。皇上龙心大悦,当场赏了他一把好弓。
杨琏心中得意,口上也没了遮拦。纵马归队的时候刚好一眼瞥到了杨珹。
他眉眼一弯:大哥今日身子可好?
杨珹也浅笑:劳三弟挂念了。我这身子你也是知道的,平日里拿药泡着,不好不坏罢了。
杨珹的生母以去,当今皇后育有二皇子和四皇子,向来容不下这个先皇后的孩子,如此, 堂堂大康大皇子,锦衣玉食地养着,竟成了谁都能踩一脚的存在。
也是,杨珹嘴角咧开,眼中有着明显的不怀好意:大哥这身子骨,当是在府中好生养着的。只是春猎这样的活动,大哥身为大皇子,理应做出个表率,一直这么躲在旁边乘凉可不太好吧?
几个有心巴结三皇子的人小声笑了几声,二皇子杨琰冷眼旁观他确实觉得杨珹碍眼,挡了他成为太子的路,可他也觉得杨琏蠢到家了,杨珹就是再不济那也是大皇子,母亲是先皇后,身份地位就能压一头。何况杨珹本人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真惹着了他,他能让你安生?
杨珹避其锋芒:三弟骑射的本事是父皇认可的,兄长甘拜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