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平又不吭声了,云秀也在旁边,一脸的阴沉。
看她那样子,似乎也在为那罗用实抱屈。
谢余也没发表什么感慨。
他之所以不愿意去朝堂上混,不就是烦这些钩心斗角的事儿吗?
类似魏吉祥之流,朝堂上不知多少。
真要是混官场了,那天天应付这些人,都够谢余头疼的了。
不过罗用实死了,曹检递补了他那知府的缺,从这一点来看,曹检跟那魏吉祥,恐怕也是一个阵营的了。
毕竟谢余早就知道,曹检是徐元玉的人。而徐元玉和曹吉祥的关系自不必说。
这次去大同,势必会和曹检撞上。
……
使节团一路不曾耽误,从京师到大同府,不过用了七日时间。
到了大同,新任知府曹检果然亲自出城迎接。
先是和使节团的主副使官杨思敬、赵孟仁一番客套,接着又和使节团的诸位成员一一打招呼。
在和谢余打招呼的时候,曹检一脸笑容:“原来是于兄弟……不对,谢兄弟啊!呵呵,多日不见,谢兄弟还是风采依旧啊!”
听曹检的意思,好像他和谢余早就认识!
杨思敬也是一脸惊讶,他连忙问二人之前的故事。
“谢兄弟便是我应州人啊。他岳丈于员外,也是应州有名的富商。可惜去年于家出了变故,于员外一家离开了应州。听说现在在钱塘一带定居了。对了谢兄弟,于员外如今还好吧?”
谢余笑着点了点头:“还好!”
“那就好!”
曹检笑得很开心。
这笑容落在旁人的眼中,绝对会认为,曹检和谢余的关系确实不错。
只有谢余听出来了,这家伙第一句的“于兄弟”是在提醒谢余:你以前冒充于谢,在我面前搞的那些事情,我已经全都知道了!
谢余并不在意。
知道又怎么样?你能奈我何?
我背后的靠山是兵部尚书、太皇太后,你呢?甭管是徐元玉还是魏吉祥,谢余都不怵。
“杨大人、赵大人,一路舟车劳顿,你们且去歇息片刻。今晚我设宴为你们接风洗尘。对了……”
说到这里,曹检又看向谢余笑道:“还有一位谢兄弟的老朋友,今晚也会过来!”
老朋友?
谁?
第197章 :共处一室
曹检所谓的“老朋友”,正是和谢余许久不见的雨小将军雨白。
京师一役,雨白沾谢余的光,很是捞了一笔战功。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他被提拔成了大同前卫指挥使,广威将军!
所以雨白对谢余也是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按理说老友重逢,雨白应该很热情才对。
但是……谢余却从雨白的热情中,看出了几分客套和冷漠。
略一思考,谢余就明白原因了!
看来雨白已经和曹检混在一起了!
曹检和胡勇、王义等人沆瀣一气,那么以前谢余在白石寨上做的所有事情,雨白肯定也通过王义,了解得一清二楚。
雨白初来塔县、围剿山匪时折损的一半人马,包括和云鹰寨发生的误会,出自谁的手笔,自然是瞒不住了。
谢余没有要解释的意思,事实就是事实。
他只是觉得有些可惜。
本以为能和雨白交朋友,但现在来看,二人之间的罅隙,怕是无法弥补了。
接风宴上,雨白与知府曹检作为东道主,只顾着和两位使官大人聊天。
而谢余因为官位最低,所以被安排在了末席。
谢余也不会自讨没趣,强行套近乎给自己脸上贴金。
他乐得清闲,坐在那里和崔平张卫几人凑个小圈子,边吃边聊。
但酒过三巡,等舞姬上场助兴、全场气氛到了最松弛热闹的时候,雨白端着酒杯来到了谢余这边。
“谢兄弟,京师一别,已隔数月!别来无恙啊?”
谢余笑着冲雨白举了举杯子:“雨将军威风依旧!”
二人碰了碰杯子,崔平非常有眼力劲儿地把位置让开。
雨白也不嫌弃,直接一屁股坐在了谢余的旁边。
坐下后,雨白扫了一眼在谢余旁边添酒的云秀,脸上露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怎么白大当家的没跟着一起来吗?”
以前雨白管白晓楠叫白姑娘,现在叫白大当家的,其用意已经非常明显。
划清界限的同时,也在提醒谢余:以前你在土匪寨子里做的那些事情,我已全然知悉。
谢余笑了笑,摇头道:“此番北上是为了国事,兹事体大,岂是她能随便掺和的?”
雨白顿时笑了起来。
谢余的意思也表达得非常明白:我这次出使瓦剌,是得到朝廷授权的。我以前是匪,但现在已经是“官”了。你用不着再拿以前的事儿来点我。 ', ' ')